抗病毒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是2020年初级药士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华宇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药物分类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抗病毒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1)穿入和脱壳抑制剂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恩夫韦地、马拉韦罗。
(2)DNA多聚酶抑制剂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磷甲酸钠。
(3)逆转录酶抑制剂 :①核苷类: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恩曲他滨、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②非核苷类:依法韦伦、奈韦拉平、地拉韦定。
(4)蛋白酶抑制剂 :沙奎那韦、利托那韦、英地那韦、奈非地韦和安普那韦等。
(5)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6)广谱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干扰素。
(二)常用药物
1.阿昔洛韦:人工合成的无环鸟苷类似物
作用特点:抗DNA病毒药,对RNA病毒无效,对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强 ,对带状疱疹病毒作用较弱。
抗病毒机制:竞争病毒DNA多聚酶 ,抑制病毒DNA复制 ;掺入病毒DNA链中,生成无功能DNA。
临床应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疱疹病毒脑炎和带状疱疹 。
2.更昔洛韦 对HSV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抑制作用与阿昔洛韦相似,而对巨细胞病毒(CMV)的抑制作用强于阿昔洛韦,作用机制为更昔洛韦进入感染细胞内首先被激活为更昔洛韦三磷酸,后者与鸟苷三磷酸(GTP)竞争相应的酶,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不良反应严重。可诱发骨髓抑制,仅用于防治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患者的CMV视网膜炎,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者和艾滋病患者的CMV感染。
3.拉米夫定 作用机制同齐多夫定,对HIV包括对齐多夫定耐药的HIV以及乙肝病毒(HBV)均有抗病毒作用 ,细胞毒性低于齐多夫定。单用易产生耐药性,主要与齐多夫定合用。
4.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病毒唑)
抗病毒机制:
(1)抑制磷酸肌苷脱氢酶,进而干扰三磷酸鸟苷合成。
(2)抑制病毒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转录。
临床应用:甲型肝炎、单纯疱疹、麻疹、呼吸道病毒感染 。
5.齐多夫定 经宿主细胞酶的作用,转化为齐多夫定三磷酸,以假底物的形式竞争性抑制RNA逆转录酶,并掺入到正在合成过程中的单链DNA中,终止病毒DNA链的延伸 。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及重症艾滋病相关症候群 。治疗艾滋病主张联合用药疗法(鸡尾酒治疗法),可显著提高疗效,延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性产生,并减轻药物的毒性反应。一般采用三联疗法,如齐多夫定与拉米夫定和阿波卡韦合用,或齐多夫定与拉米夫定和蛋白酶抑制药合用。
6.广谱抗病毒药-干扰素
为一种强力的细胞因子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抗增生的作用。
抗病毒机制:与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相关基因,导致抗病毒蛋白的合成。 RNA病毒较为敏感 ,DNA病毒敏感性较低。口服无效,需要注射给药。
临床应用:慢性肝炎、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等;还用于肿瘤。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