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作者是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第二个(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第三个(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作者: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早年梁启超学习经史,擅长八股,12岁便考中秀才,17岁便中举。在接触到西方文化后,他对西学出现了浓厚的兴趣。后梁启超拜康友为为师,宣传变法。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签署《马关条约》群情激愤。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联合每个省份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为《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在戊戌维新变法这个时间段,他多次上书光绪皇帝,得到光绪的赞赏。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与康有为流亡日本,创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继续推动君主立宪,并于孙中山等革命派进行激烈的论战。在清政府虚伪立宪后,对之彻底失望,从此转向支持共和。辛亥革命后面,梁启超进入袁世凯政府,为维护袁世凯统治而创建了进步党。但随着袁世凯称帝,梁启超启动了讨袁活动。
袁世凯倒台后,梁启超支持军阀段祺瑞,这个时间段梁启超激烈抨击了张勋复辟。段祺瑞政府倒台,梁启超结束了自己的从政生涯。他启动游历欧洲,见识到了西方文明中的种种弊端,回国后专攻中国文化的研究。
1929年,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终年56岁。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假设一天没有做事,既然如此那,就一天不要吃饭。 这句话是用来告诫大家:不要做白日梦,不劳而获的行为是可耻的,教导大家要敬业乐业,每天都要做(有意义)的事。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
第二个(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
第三个(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这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意在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演讲一开头,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作者先引用孔子,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论证“敬业”问题时,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马上,用“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
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啥高下之别。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针对各自不同的职业,没啥分别拣择”。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可以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可以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庄子、孔子、曾文正公的名言,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的比较,都也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为越要,又于人生为有利。”
仅仅只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论述“乐业”重要性时,梁启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针对没办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找寻出乐趣。“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
这句设问下面,列出了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浸透着深入透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个曾经专注于某一个工作或事务的人,都会有同感和共鸣。
演讲后,梁启超通过简单、优美的句子去直击要点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不可以敬业,就不可以乐业,就不可以找到自己生存奋斗的价值。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故此,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这篇演讲稿中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工作要有责任心,二是从工作中找寻趣味。
这篇演讲稿论据充分、详细、生动,富有说服力。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非常多引用经典、格言,又自己提炼了不少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答 :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课文反映劳动的意义。《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
第二个(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
第三个(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农民诗人”臧克家的散文。《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是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经过艰苦的劳动,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宝库献上的硕果。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作的一次讲演,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稿,属于议论文范筹。文章一开头,就引用格言,开宗明义提出了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从中心论点分出三个分论点,分别谈论"有业""敬业""乐业"的重点性。后,用"责任心"和"趣味"升华文章主旨。文章论证严密,论据充分,语言平易,反映了高超的说理艺术,使讲演的效果很的好。
梁启超先生的作品是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是梁启超1922年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一次演讲。虽然时间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多年,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主要内容对我们仍很有教育意义。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充分反映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答:针对《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中反映议论手法的句子赏析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演讲一开头就引用周围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中心。
2、在论述“有业”时,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的名言及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格言,有力地证明了“有业”之必要。
3、在论述“敬业”时,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是作者认同并提出的观点。
4、除开这点又引用了曾国藩“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及孔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为作者“敬业”的论点作结。
5、在论述“乐业”时,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了解老之将至云尔”也穿插于论证途中。格言的引用提高了文章的说服力。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
第二个(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
第三个(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作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作者是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2022-10-09
湖南体育中考有什么项目? 1. 素质类必测项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项目不变。 2. 素质类选测项目:在原项目基础上增多立定跳远和1分钟跳绳。 详细是: 男生:引体向上、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立定跳远、1分钟跳...
2022-10-09
合肥48中学好不好? 初中排名是1. 50中2. 46中3. 48中4. 45中。 48中龙川路校区怎么样? 48中龙川路校区很不错的。 48中龙川路校区有一支优秀的干部教师队伍,他们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和业务技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为事业贡献的精...
2022-10-09
昌平有多少个中学? 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实验中学 ,前锋学校 ,南口学校 , 南口职业学校 ,南口铁道北中学,陈庄中学, 桃洼学校中学部 ,马池口中学,亭自庄学校,沙河中学, 满井中学, 二中分校 ,...
2022-10-09
棱长之和的公式? 棱长总和公式=(长+宽+高)*4,棱长和是指立体图形各个棱的长度之和,棱长和不可以决定立体图形的体积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或叫做正方体的容积)=棱长*棱长*棱长;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它的体积为:V=...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