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万能公式,物理十大公式排名

物理万能公式?
物理万能的公式
1、速度公式速度v:V=s/t m/s Km/h 1m/s=3.6km/h路程s:S=vt m Km 1km=1000m时间t:t=s/v s h 1h=60min=3600s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密度公式(ρ水=1.0×103 kg/ m3)密度ρ:ρ=m/v Kg/ m3 g/ Cm3 1g/ Cm3=1000kg/ m3质量m:M=ρv Kg g 1kg=1000g体积v:V=m/ρ m3 Cm3 1 m3=103dm3=106cm3 1L=103ml(cm3)
3、重力公式G=mg (一般g取10N/kg,试题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安培力F=BIL;(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洛仑兹力f=qVB(注V⊥B);{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在重力忽视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两种):
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请看下方具体内容: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物理十大公式?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No.7 1+1=2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 dinger Equation)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No.3 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No.2 欧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No.1 麦克斯韦方程组(The Maxwell’s Equations)
物理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算?
初是在18世纪,苏格兰的物理学家兼化学家J.布莱克发现质量一样的不一样物质,上升到一样温度所需的热量不一样,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基本上任何物质都可以测量比热容,如化学元素、化合物、合金、溶液,还有复合材料。历史上,曾以水的比热来定义热量,将1克水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定义为1卡路里。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途中吸收(或放出)热量Δ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这里途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表示,即C=ΔQ/ΔT。用热容除以质量,即得比热容c=C/m=ΔQ/mΔT。针对微小过程的热容和比热容,分别有C=dQ/dT,c=1/m*dQ/dT。因为这个原因,在物体温度由T1变化到T2的有限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T2,T1)CdT=m∫(T2,T1)cdT。一般热容与比热容都是温度的函数,但是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可近似地看为常量。于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Q=cmΔT。这是中学中用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基本公式。在英文中,比热容被称为:Specific Heat Capacity(SHC)。用比热容计算热能的公式为:Energy=Mass×Specific Heat Capacity×Temperature change可简写为:Energy=SHC×Mass×Temp Ch,Q=cmΔT。与比热有关的热量计算公式:Q=cmΔT 即Q吸(放)=cm(T初-T末) 这当中c为比热,m为质量,Q为能量热量。吸热时为Q=cmΔT升(用实质上升高温度减物体初温),放热时为Q=cmΔT降(用实质上初温减降后温度)。或者Q=cmΔT=cm(T末-T初),Q0时为吸热,Q0时为放热。(涉及到物态变化时的热量计算不可以直接用Q=cmΔT,因为不一样物质的比热容大多数情况下不一样,出现物态变化后,物质的比热容变化了。)
物理公式怎么计算结果?
物理计算的种类不少。要结合详细问题来分析。
主要就是搞了解问题模型,列出对应的物理方程,几何关系,进一步联立消元解答。
认为有用
物理定理公式是指什么?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物理计算公式及全部字母表?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