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5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单位换算公式,1到5年级的数学公式和概念

时间:2022-09-21来源:华宇考试网·二建作者: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 二建网课试听报名
5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单位换算公式

5年级数学考点公式单位换算公式?

单位换算

(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货币单位): 1元=10角 1角=10分

(时间单位):1年=365天(闰年366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2 、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 、长方形

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4 、长方体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体积=长×宽×高

5 三角形

面积=底×高÷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面积=底×高

7 梯形

面积=(上底+下底)×高÷2

8 圆形

(1)周长=直径×∏=2×∏×半径=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r

9 圆柱的表(侧)面积:

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另外,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1到5年级的数学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另外,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 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我需5年级数学,表面积、体积、容积、成绩的计算方式?

1、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体积=长×宽×高 ( 或)体积=底面积×高

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或)体积=底面积×高

容积计算方式与体积计算方式一样 ,不一样的是体积是从外面量长、宽、高,而容积是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容积的经常会用到单位有:升、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3、成绩的计算方式是:同分母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成绩的计算方式:先把成绩通分,化成同分母,然后再按同分母成绩加、减的方式计算。

(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1到5年级全部的数学公式?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0、单产量×面积=总产量 总产量÷面积=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面积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h=s×2÷a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a=s×2÷h

6、 平行四边形 面积=底×高 S=ab

7、 梯形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h s=(a+b)×h÷2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棱长总和: 棱长总和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一公里=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 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单位: 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

一世纪=100年

一年=四季度

一年=12月

一年=365天(平年)

一年=366天(闰年)

一季度=3个月

30天=3旬(上、中、下) 30天=一个月(小月) 30天=31天(大月)

一星期=7天; 一天=24小时; 一小时=60分; 一分=60秒;

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

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

特殊成绩值:

1/2 =0.5=百分之50 1/4 =0.25 =25% 3/4 = 0.75 =75%

1/5 =0.2=百分之20 2/5 =0.4 =百分之40 3/5 =0.6=百分之60 4/5 =0.8=百分之80

1/8=0.125=12.5% 3/8 =0.375=37.5% 5/8 =0.625=62.5% 7/8 =0.875=87.5%

算术:

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 a + b) + c

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a ×( b + c)

6、连除的简算: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质: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变小)一样 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8、简单方便乘法: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与运算,有哪些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9、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方程、 方程、代数与等式; 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 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一样的数,等式也还是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 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如:3x =ab+c

成绩: 成绩;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或几分的数,叫做成绩。

成绩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成绩相比较,分子大的大, 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成绩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一样,分母大的反到是小。

成绩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成绩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成绩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成绩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成绩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成绩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成绩的基本性质: 成绩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成绩的大小不变。

真成绩: 分子比分母小的成绩叫做真成绩。真成绩小于1。

假成绩: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成绩叫做假成绩。假成绩大于或等于1。

带成绩: 把假成绩写成整数和真成绩的形式,叫做带成绩。

倍数与因数 大公因数: 哪些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哪些数的公因数。公因数有有限个。这当中大的一个叫做这哪些数的大公因数。

小公倍数:

哪些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哪些数的公倍数。公倍数有无限个。这当中小的一个叫做这哪些数的小公倍数。

互质数: 公因数唯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相邻的两个数一 定是互质。两个连续奇数一定互质。1和任何数互质。

通分: 把异分母成绩分别化成和原来成绩相等的同分母的成绩,叫做通分(通分好用小公倍数)。

约分: 把一个成绩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约数,成绩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简成绩: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成绩,叫做简成绩。成绩计算到后,得数一定要化成简成绩。

质数(素数) : 一个数,假设唯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 质数(或素数) 。

合数: 一个数,假设除了1和它本身还不一样的约数,这样的数 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因数: 假设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既然如此那,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法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的特点个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点: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 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点:个位是0,5。

4(或25)的倍数的特点:末2位是4(或25)的倍数。

8(或125)的倍数的特点:末3位是8(或125)的倍数。

7(11或13) 的倍数的特点: 末3位与其余广大之差 (大 -小)是7(11或13)的倍数。

三到五年级的数学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

五年级比的计算公式?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理解什么是比。那什么是比呢?数学课本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比和除法差不多的,就是用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前项等于除法的被除数,比号等于除号,比的后项等于除法的除数,比值等于商。

求比值的方式是:比的前项÷比的后项=被除数÷除数=比值(商数)

被除数=比的前项 除数=比的后项 比值=商除数是比较的标准值,商数是被除数针对商数的比值。 10:1=10 10/1=10

5年级扇形面积公式简单易懂?

1、扇形的面积公式:S=LR÷2 (R为扇形半径,L为扇形对应的弧长。)

2、扇形的弧长=2πr×的视角÷360

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公式及剖析解读?

有关行程应用题中的相遇问题,我们可以作出一个总结。

甲乙两者,从两地相向而行其实就是常说的面对面走,我们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从两者同时出发到某一特定时刻(相遇或者相距一定的距离)所经过时间,既然如此那,S甲=V甲×t,S乙=V乙×t,因为这个原因S甲+S乙=V甲×t+V乙×t用乘法分配律进一步改写:S甲+S乙=(V甲+V乙)×t,那就是相遇问题的公式,这个公式要这样理解:甲乙相向而行,甲乙的路程和等于它们的速度和乘以时间。

利用这个公式我们也可求时间和速度,时间t=(S甲+S乙)÷(V甲+V乙),两者的速度和V甲+V乙=(S甲+S乙)÷t。

五年级数学相遇问题计算公式是: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二级建造师考试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责任编辑:华宇考试网)

华宇考试网二级建造师免费资料下载

    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热门资讯

  • 5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单位换算公式,1到5年级的数学公式和概念

    5年级数学考点公式单位换算公式? 单位换算 (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

    2022-09-21

  • 电感感抗公式,互感抗怎么求

    电感感抗公式? 电感的感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Xl=2*3.14*f*L。式中,f代表频率,单位是赫兹(Hz)。L代表电感量 单位是亨利(H)。Xl代表感抗,单位是欧姆。 互感感抗计算公式? 公式:XL= 2πfL=ωL 交流电也可通过线圈,但是...

    2022-09-21

  • 三角数表公式及推理过程,数列二项式公式

    三角数表公式及推理过程? 公式: (1)(sinα)^2+(cosα)^2=1 (2)1+(tanα)^2=(secα)^2 (3)1+(cotα)^2=(cscα)^2 证明下面两式,只要能将一式,左右同除(sinα)^2,第二个除(cosα)^2就可以 (4)针对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三角函数:...

    2022-09-21

  • 乘积增长率和隔年增长率的区别,隔年增长率怎么算公式

    乘积增长率和隔年增长率的区别? 乘积增长率,指的是当试题中有这样的形式时,这当中B与C的增长率分别是与,则A的增长率为,详细推导过程各位考生可以自行推导。有部分考生可能已经发现,这个公式和间隔增长率公式在形式...

    2022-09-21

  • 死神里乌尔奇奥拉才是十刃强的吧前三刃都,伏魔战记无极战

    死神里乌尔奇奥拉才是十刃顶级的吧前三刃都不咋的? 在久保带人的公式书里已经写到,虚圈的虚分3个等级厉害的是瓦史托德,一共4只,分别是1,2,3,4刃是后被找到的瓦级,找到时与葛力姆乔交手,葛力姆乔才和他有矛盾,...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