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求现期值,求现期平均数公式

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求现期值?
(1)已知基期值,增长量,求现期值的公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
(2)已知基期值,增长率,求现期值的公式: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
这里非常强调这两个公式,因为我们考试中经常考核的是求基期值,超级难得出现求现期值,故此,假设不注意所求为基期值还是现期值,比较容易带错公式。
现期平均数公式的意思?
现期平均数=分子的现期量/分母的现期量=A/B。
应收账款收现期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年中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基期计算公式?
一、基期的概念
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变动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阶段。描述基期的详细数值叫作基期量。
同时,基期又按照参照的不一样,分为了同比与环比。
1.同比
大多数情况下指与上年同一时期相比的情况,其实就是常说的基期等于上年同一时期。
2.环比
指与相信的同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情况。其实就是常说的基期等于上一个相信统计周期。
二、计算方式原理
假设用A代表现期值,x%代表增长率,则可以写出增长量公式为A/(1+x%),在这里所使用的方式行之有效的肯定是首数法。在使用首数法时候,我们需要大家特别注意这么哪些问题,
第一点是在计算时候需保持分子有效数字不变这样一个原则,因为分子有效数字的改变实际上依然不会能帮我们简化太多的计算步骤,相反有的时候,候会加大计算难度并且会扩大误差,这是很得不偿失的。
第二点是分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唯有分母简化了才可以让计算进一步简化,而且,只要不是选项误差小于百分之一,这样是完全可以满足计算要求的,可以毫不犹豫选择择接近的作为答案就可以。
第三点是在除法途中我们需去特别要注意关注选项,假设选项位数一样我们完全就能够忽视小数点进行计算,所特别要注意关注的只是前几位有效数字;而假设是选项的位数不一样,我们还需特别要注意关注的是答案的位数是咋样的。
年增长率如何推导出来的?
资料分析增长率含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相比较的增长幅度,大多数情况下问法涵盖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速度等。(注:率当中的比较只可以作差得百分点)
资料分析增长率公式推导过程
1、量与率
第一如何判断量还是率,量表示的是有单位的计量数,而率表示的是两个量的比的形式,结果为百成绩的形式。例如说 黑龙江粮食产量为23495万吨,增长了17.9%。既然如此那,这里面的23495万吨就是一个量的概念,17.9%就是率的概念。
2、现期与基期
既然如此那,如何判断现期与基期,例如说 黑龙江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了多少万吨?既然如此那,我们以18年为基准来衡量19年的详细数值,故此, 为现期 为基期。一般比字后面的都是基期。
3、增长
涉及到增长时,就有两种表现形式,涵盖增长量和增长率。故此,在相对较大小时因为量是详细数值的含义,故此,问法中看到大小、多少,全部在求增长量;率表示速度的含义,问法中常见的有增速、增幅、增长趋势,变化幅度。
资料分析增长率公式
不管求增长率的条件如何给,其核心就是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其他的公式只不过是增长量和基期并没有直接给出,需用其他量表示出来。
(1)已知现期值,增长量,求增长率的公式: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百分之100
(2)已知现期值,基期值,求增长率的公式:增长率= (现期值-增长量)/基期值×百分之100
资料分析增长率例题
例题一. ,加工贸易出口额为86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进口额4812亿美元,增长2.4%。问 ,加工贸易的顺差同比增长?
A.1.9% B.2.4% C.3.2% D.4.5%
【答案】D。中公剖析解读:该题目目求加工贸易的顺差增长率,因为在材料当中已知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由顺差值=出口额-进口额,可将公式变形为出口额=进口额+顺差值,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出口额是由进口额和顺差值两个部分混合而成。材料已知出口额这一整体的增长率为3.3%,进口额这一些的增长率为2.4%,且2.4%小于3.3%,既然如此那,另一些顺差值的增长率肯定大于3.3%,结合选项可以排除A、B、C,故而选择D选项。
例题解析二.中国移动 全年净利润是1093亿元,同比增长18%,上年同期为下降百分之10,既然如此那, 净利润比 增长了了百分之几?
A.8% B.9.8% C.9.4% D. 6.2%
【剖析解读】D.此题考核的隔年增长率,将现期增长率和间期增长率代入公式为18%-百分之10-18%×百分之10,按照观察可得结果一定小于18%-百分之10,其实就是常说的选项要小于8%,故此,正确答案选择D。
资料分析隔年增长率公式
隔年增长大多数情况下时间跨度为3个统计周期,比如 - ,6月-8月等,在这一个统计周期内有关的统计数据会出现一定的增减变化。隔年增长率公式是什么
两期平均数比较原理?
(一)平均数计算
重要字:每、均、平均
公式:现期平均值=现期总值/总个数,特别注意时间范围。
拓展:削峰填谷法,数相对较大时减小计算量,提高计算速度。比如求 5、6、4、5、7 求这五个数的平均数,基本方式:(5+6+4+5+7)/总个数=27/5=5.4削峰填谷法是以 5 为基数,每个数均减去该基数得到 0、1、-1、0、2,加和为 2,则平均数 = 基数 + 削峰填谷加和数 ÷ 数据个数=5+2÷5=5.4。
(二)年均增长量
公式:年均增长量 =(末期值-基期值)/时间间隔时间隔为末期值对应时间 - 初期值对应时间,假设是五年规划,则为5年。
(三)平均数比较
现期平均数比较,即为成绩比较;基期平均数比较也是成绩比较。已知平均数的分子、分母的增长率,比较两期的平均数大小,原理同两期比重要小比较,实际上也是成绩比较。
两期增长率的公式?
两期平均数增长率公式为:两期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数平均数-1=(A/ B)/(A/B*1+b/1+a)-1=a-b/a+b,故将他记做变化率,特别需分辨的是两期比重变化和两期平均数增长率的区别。两期平均数增长率的一般题型为:今年“xxx平均数”比去年增长/下降了(%),而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找对重点数据,以此结合公式得出的准确结论。
计算公式=百分之100*(14年销售额-13年销售额)/13年销售额
隔年基期量公式?
隔年基期量=现期值/(1+限期增长率)*(1+限期增长率);隔年增长率=q1+q2+q1*q2,这当中q1指现期增长率,q2指间期增长率。
拓展:
两期比重和基期比重的区别:
基期比重和两期比重的区别在于二者的计算方法明显不同。
两期比重是指某一个目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比较,判别上升、不变或下降的趋势或详细值。基期比重比较是指基期比重当中的比较,判别上升、不变或下降的趋势或详细值。
两期比重问题是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当中的大小关系,其实就是常说的比较今年比重与去年比重相比是上升还是下降。这种类型问题的结论是假设分子的增长率大于分母的增长率,既然如此那,现期比重要于基期比重,其实就是常说的比重上升。
隔年基期量公式就讲解到这里了,希望本文内容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划重点:增长了y倍,故此,公式是:(现期-基期)÷基期=y;另外现期比基期增多x,故此,得公式:现期-基期=x;变形得到公式:y*基期=x基期=x÷y

>>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