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的公式是什么,解方程的公式法

解方程的公式是什么?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被减数=差+减数。
3、减数=被减数-差。
4、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被除数=商×除数。
6、除数=被除数÷商。
有关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可说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或方程的根。
3.解方程就是得出方程中全部未知数的值的过程。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未必是方程。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不是方程。
5.验证:大多数情况下解方程后面,需进行验证。验证就是将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两边是不是相等。假设相等,既然如此那,所求得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是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也还是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变小一样的倍数(0除外),等式也还是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也还是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也还是成立。
1.加法方程,求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如:x+3.7=9.21.8+x=11.6
解:x=9.2-3.7解:x=11.6-1.8
x=x=
2.减法方程,求减数减数=被减数-差求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如:15.6-x=10如:x-3.6=1.8
解:x=15.6-10解:x=1.8+3.6
x=x=
3.乘法方程求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如:3.5x=7
解:x=7÷3.5
x=
4.除法方程,求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求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如:x÷6.3=5如:21.7÷x=7
解:x=5×6.3解:x=21.7÷7
x=x=
用方程处理应用题
1、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当中的关系.
?2.、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3、列:按照题意列方程.?4、解:解出所列方程.
5、检:检验所求的解是不是满足题意.?6、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解方程的公式:
1.加法方程,求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如:x+3.7=9.21.8+x=11.6
解:x=9.2-3.7解:x=11.6-1.8
x=x=
2.减法方程,求减数减数=被减数-差求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如:15.6-x=10如:x-3.6=1.8
解:x=15.6-10解:x=1.8+3.6
x=x=
3.乘法方程求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如:3.5x=7
解:x=7÷3.5
x=
4.除法方程,求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求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如:x÷6.3=5如:21.7÷x=7
解:x=5×6.3解:x=21.7÷7
x=x=
用方程处理应用题
1、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当中的关系.
?2.、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3、列:按照题意列方程.?4、解:解出所列方程.
5、检:检验所求的解是不是满足题意.?6、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解复杂方程的方式:
1.“ax+b=c”(把ax看成一个整体未知数)“ax-b=c”(把ax看成一个整体未知数)
@笔走龙蛇
解:ax=c-b解:ax=c+b
ax=数ax=数
x=数÷ax=数÷a
x=值x=值
2.“a(b-cx)=m”(b-cx看成一个整体未知数)a÷(b-cx)=m”(b-cx看成一个整体未知数)
解:b-cx=m÷a解:b-cx=a÷m
b-cx=数b-cx=数
cx=b-数cx=b-数
cx=值cx=值
x=值÷cx=值÷c
x=得数x=得数
3.(b-cx)÷a=m
解:b-cx=m×a
b-cx=数
cx=b-数
cx=值
x=值÷c
x=得数
解复杂方程的方式:
1.“ax+b=c”(把ax看成一个整体未知数)“ax-b=c”(把ax看成一个整体未知数)
解:ax=c-b解:ax=c+b
ax=数ax=数
x=数÷ax=数÷a
x=值x=值
2.“a(b-cx)=m”(b-cx看成一个整体未知数)a÷(b-cx)=m”(b-cx看成一个整体未知数)
解:b-cx=m÷a解:b-cx=a÷m
b-cx=数b-cx=数
cx=b-数cx=b-数
cx=值cx=值
x=值÷cx=值÷c
x=得数x=得数
3.(b-cx)÷a=m
解:b-cx=m×a
b-cx=数
cx=b-数
cx=值
x=值÷c
x=得数
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方式,也指套用公式计算某事物,另外还有配方式、十字相乘法、直接开平方式与分解因式法等解方程的方式,公式表达了用配方式解大多数情况下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果。
六个解方程的公式是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解方程的方式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一类型项,系数化为1。ax二b,x二b/
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公式,求根公式x二(一b士根号b平方一4ac)/2a
万能公式解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万能公式x=(-b±√(b^2-4ac))/2a。
解:针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可以进行化简
x^2+b/a*x+c/a=0
x^2+2*b/2a*x+(b/a)^2-(b/2a)^2+c/a=0
(x+b/2a)^2=(b/2a)^2-c/a
即(x+b/2a)^2=(b^2-4ac)/a^2
既然如此那,可解得x+b/2a=√(b^2-4ac))/2a,或者x+b/2a=-√(b^2-4ac))/2a。
既然如此那,x=(-b+√(b^2-4ac))/2a,或者x=(-b-√(b^2-4ac))/2a。
故此,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解公式为x=(-b±√(b^2-4ac))/2a。
初中解方程公式大全?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给各位考生分享解方程的步骤及考点公式,供参考!

1解方程考点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得出判别式△=b²-4ac的值,判断根的情况。
当Δ0时,x=[-b±(b²-4ac)^(1/2)]/2a,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但有2个共轭复根。
2解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去分母是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小公倍数。
(2)去括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除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除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3)移项: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基本上等同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4)合并同一类型项: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同一类型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指数不变。通过合并同一类型项把一元一次方程式化为简单的形式:ax=b(a≠0)。
(5)系数化为1
设方程经过恒等变形后后成为ax=b型(a≠1且a≠0),既然如此那,过程ax=b→x=b/a叫做系数化为1。这是解方程的一个通用步骤,就是解方程后一个步骤。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项的系数.后得到x=a的形式。

>>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