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抗侧移刚度和弹性刚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层间侧移刚度怎么计算

时间:2023-03-10来源:华宇考试网·二建作者: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 二建网课试听报名
抗侧移刚度和弹性刚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抗侧移刚度和弹性刚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侧移刚度是指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为施加于结构上的水平力与其导致的水平位移的比值。公式:

2、弹性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度大小的表征。材料的刚度一般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在宏观弹性范围内,刚度是零件荷载与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导致单位位移所需的力。公式:

k=P/δ

P是作用于结构的恒力,δ是因为力而出现的形变。刚度的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N/m)。

层间侧移刚度计算公式?

侧移刚度计算公式为 D=12i/(lo*lo)、 侧移刚度 =剪力/层间位移、 侧移刚度 =k=M/θ,这当中M为施加的力矩,θ为旋转的视角。

侧移刚度是指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为施加于结构上的水平力与其导致的水平位移的比值;而且,它的大小不仅与材料本身的性质相关,而且,与构件或结构的截面和形状相关。

pkpm能算柱的抗侧移刚度?

pkpm软件对整个建筑结构体系(涵盖柱和楼层)都可以计算它的抗侧移刚度。

d法是什么意思?

D值法

日本武藤清教授在分析了上面说的影响原因的基础上,对反弯点法中柱的抗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进行了修正。修正后,柱的抗侧移刚度以D表示,所以,法又称“D值法”,也称为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柱的抗侧移刚度不但与柱的线刚度和层高相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相关,此外柱的反弯点高度也与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横梁的线刚度比,上下层层高的变化等原因相关。

D值法有四项假定:

1.假定计算目标柱及与其上下相邻柱的线刚度都是ic

2.假定计算目标柱两端节点及与其上下左右相邻的各个节点的转角都是θ

3.假定与目标柱相交的横梁的线刚度分别是i1,i2,i3,i4

4.假定权计算目标柱及与其上下相邻柱的层间水平位移都是Δμ

D值法和反弯点法有哪些区别?

D值法和反弯点法的区别

1、概念不一样: D值法指柱的抗侧移刚度以D表示,所以,法又称“D值法”。 反弯点法指水平荷载为主时,框架分析得到的弯矩图里,框架柱脚弯矩和柱顶的弯矩符号是相反的(弯矩转动方向一样),一正一负经过零,零点位置叫反弯点,反弯点都位于柱中点附近。

2、性质不一样: D值法是柱的抗侧移刚度不但与柱的线刚度和层高相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相关,此外柱的反弯点高度也与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横梁的线刚度比,上下层层高的变化等原因相关。 反弯点法是根据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具有上面说的受力变形特点,如能得出各柱的反弯点位置及反弯点处的剪力,完全就能够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得出各杆件的内力。

拓展资料

反弯点法是指水平荷载为主时,框架分析得到的弯矩图里,框架柱脚弯矩和柱顶的弯矩方向是相反的,一正一负经过零,零点位置叫反弯点,反弯点都位于柱中点附近。反弯点法是一种手工计算的简化近似计算方式之一种。适用于规则框架。就是利用这个(反弯点都位于柱中点附近)特性,设每层柱子中点弯矩为零,把多层框架截成每层每层的计算简图来计算。

日本武藤清教授在分析了上面说的影响原因的基础上,对反弯点法中柱的抗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进行了修正。修正后,柱的抗侧移刚度以D表示,所以,法又称“D值法”,也称为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柱的抗侧移刚度不但与柱的线刚度和层高相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相关,此外柱的反弯点高度也与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横梁的线刚度比,上下层层高的变化等原因相关。

【参考资料】

来自头条百科:

https://www.baike.com/wiki/d%E5%百分之80BC%E6%B3%95/4918634?prd=home_searchsearch_id=4z0b8wjm6pc000view_id=4x3a3btedno000

https://www.baike.com/wiki/%E5%8F%8D%E5%BC%AF%E7%82%B9%E6%B3%95/5234762?prd=result_listview_id=1mzn3v74x6e800

D值法干什么用?

日本武藤清教授在分析了上面说的影响原因的基础上,对反弯点法中柱的抗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进行了修正。修正后,柱的抗侧移刚度以D表示,所以,法又称“D值法”,

也称为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柱的抗侧移刚度不但与柱的线刚度和层高相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相关,此外柱的反弯点高度也与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横梁的线刚度比,上下层层高的变化等原因相关。

剪力墙结构各项指标?

剪力墙结构是指纵横向的主要承重结构都为结构墙的结构。当墙体处于建筑物中适合的位置时,它们能形成一种有效抵抗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同时,又能起到对空间的分割作用。

结构墙的高度大多数情况下与整个房屋的高度相等,自基础直至屋顶,高达几十米或100多米;其宽度则视建筑平面的布置而定,大多数情况下为几米到十几米。

相对来说,它的厚度则很薄,大多数情况下仅为200~300mm,小可达160mm。

因为这个原因,结构墙在其墙身平面内的抗侧移刚度很大,而其墙身平面外刚度却很小,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视不计。

故此建筑物上大多数的水平作用或水平剪力一般被分配到结构墙上,这也是剪力墙名称的由来。其实,“剪力墙”更确切的名称肯定是“结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