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的复习备考正在进行中,华宇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搜集整理了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如下,希望对各位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1.妊娠期
血容量约增加30%~45%,至孕32~34周达高峰;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子宫增大,膈肌上升使心脏向上向左移位和大血管扭曲,更易使心脏病孕妇发生心衰。
(1)心脏移位:向左、向上移位。
(2)心音变化:心尖第一心音增强、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并可有轻度收缩期杂音。
(3)心输出量增加= 心排出量 × 心率
孕早期:主要引起心排出量增加;
受体位影响大:可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孕中晚期:需要心率增加来保证心输出量;
分娩前1~2个月心率平均增加10~15次/分。
2.分娩期
(1)心脏负担重的时期;
(2)每次宫缩时,有250~500ml液体被挤入体循环,心排血量增加24%。同时有血压增高、脉压增宽、中心静脉压增高。
(3)产妇屏气使肺循环压力增加,可使先心病孕妇原来左向右分流转为右向左分流而出现发绀。
(4)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突然缩小,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骤增,极易发生心衰。
3.产褥期
(1)子宫收缩使一部分血液进入体循环。
(2)妊娠期组织间潴留的液体也开始回到体循环。
(3)妊娠期心血管变化不能立即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