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精讲:骨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为了帮助各位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生备考复习,华宇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搜集整理了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点精讲:骨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希望对各位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常见于扁平型骨盆,以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狭窄为主。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程度可分为3级:
级别  | 对角径  | 入口前后径  | 分娩方式  | 
Ⅰ级(临界性狭窄)  | 11.5cm  | 10cm  | 多数可以经阴道分娩  | 
Ⅱ级(相对性狭窄)  | 10.0~11.0cm  | 8.5~9.5cm  | 阴道分娩的难度明显增加  | 
Ⅲ级(绝对性狭窄)  | ≤9.5cm  | ≤8.0cm  | 必须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 
临床表现:跨耻征阳性、胎头高浮;
产程的异常:潜伏期延长。
2.中骨盆平面狭窄:中骨盆平面狭窄较入口平面狭窄更常见,主要见于男型骨盆及类人猿型骨盆,以坐骨棘间径及中骨盆后矢状径狭窄为主。中骨盆平面狭窄的程度可分为3级:
级别  | 坐骨棘间径  | 坐骨棘间径加中骨盆后矢状径  | 
Ⅰ级(临界性狭窄)  | 10cm  | 13.5cm  | 
Ⅱ级(相对性狭窄)  | 8.5~9.5cm  | 12.0~13.0cm  | 
Ⅲ级(绝对性狭窄)  | <8.0cm  | <11.5cm  | 
临床表现:持续性枕骨枕横、枕后位。
产程异常:宫口开全,S+1;
活跃期、第二产程延长、停滞。
3.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常与中骨盆平面狭窄相伴行,主要见于男型骨盆,以坐骨结节间径及骨盆出口后矢状径狭窄为主。骨盆出口狭窄的程度可分为3级:
级别  | 坐骨结节间径  | 坐骨结节间径加出口后矢状径  | 
Ⅰ级(临界性狭窄)  | 7.5cm  | 15.0cm  | 
Ⅱ级(相对性狭窄)  | 6.0~7.0cm  | 12.0~14.0cm  | 
Ⅲ级(绝对性狭窄)  | <5.5cm  | <11.0cm  | 
临床表现:宫口开全,S+3/4;
第二产程延长、停滞。
4.骨盆测量:骶耻外径<18cm或对角径<11.5cm为扁平骨盆。坐骨结节间径<8cm,坐骨切迹<2横指,耻骨弓角度<90°,为漏斗型骨盆。
5.估计头盆关系:胎头跨耻征阳性,说明头盆不称,不能入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