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分几级都是怎样设置的,会计科目的二级科目有规定嘛为什么

会计科目分几级,都是怎样设置的?
会计科目通常分为三级。具体设置方式方法如下:
一级会计科目,也叫总账科目,是对某一经济业务的总括反应。一级会计科目记录的数字主要是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服务;
二级会计科目,也叫分类科目。它是根据大类设置。比如“家电类”就可以是库存商品的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也叫明细科目。是对经济业务或内容明细的反应。
会计科目的二级科目有规定嘛?
会计一级科目是国家规定的,大部分二级科目可以由单位自己设置。
二级会计科目,又称明细分类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一级会计科目所属经济内容作较详细分类的科目。比一级会计科目详细,但又比细目概括。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一些会计科目的二级科目,也可以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
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
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