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后面到单位和不带单位分别用什么方法,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

成绩后面到单位和不带单位分别用何种方法?
1、成绩带单位是指确定的数,比如1/2千米;成绩不带单位是指相对的数,比如路程总长的1/2。 唯有明确了总数,成绩带单位和不带单位才可以进行比较。 例如:总路程2千米,比较总路程的1/2与1/2千米的大小,这样才可以比较; 例如:1根竹竿的2分之1与2分之1米那个长,这样的比较需竹竿的总长度,不然没办法比较。 2、成绩带单位表示确定的量, 成绩不带单位,表示总数的一些。 例如:将一个3米长的绳剪掉2/3米,还剩下长度:3-2/3=7/3(米); 将一个3米长的绳剪掉2/3,还剩下长度:3x(1-2/3)=1(米)。
成绩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
成绩后面有单位表示详细的量(有确定的大小和多少),例如说一幢楼有12层,说自己爬了二分之一层(那他其实只爬了0.5层,和这幢楼有多少层没相关系);如没有单位,表示是整体的几分之几,大小,多少由所分的整体决定,还是前面的例子,假设他说自己爬了二分之一,没有单位层(那他其实爬了12*二分之一=6层,和幢楼的层数密切有关)。成绩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全部事件的比例。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成绩。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就被古巴比伦王国的人正式提出。
成绩的单位‘1’的量是什么意思?
说到成绩的应用,就一定要要说到单位“1”,这里说的单位“1”,就是指我们把一个量看做一个整体,其实就是常说的试题中看是把哪个量平均分的,而平均分的这个量就是单位“1”。在不一样试题中的单位“1”的量是不一样的。而这个整体我们就用单位“1”来表示,也叫做标准量。下面就举例说明详细的题型中什么是单位“1”?如何在试题中找单位“1”?
1、20的1/4是多少?
该题目中,有一个成绩,就是1/4,谁的1/4呢?“的”字前面是20,而这个“20”的量就是该题目中的单位“1”,也叫标准量。
2、男生比女生多1/3。
这儿这个1/3,指的就是女生的1/3,而不是男生的1/3。故此,该题目中的“比”字后面的量女生的人员数量就是单位“1”。
3、桃树是梨树的1/5。
该题目中我们是把梨树分成5份,桃树就占了这当中的一份。故此梨树就是该题目中的单位“1”。
故此成绩的应用当中,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的”字前面,“是”、“比”字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的量。千万不可以找错吆。
延伸知识:成绩应用当中,假设已知单位“1”的量,求对应的量,就用乘法计算。假设已知的是对应的量,求单位“1”的量就用除法计算。
一个成绩的分母越小,他的成绩单位就越大。对吗?
这句话是对的。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版份取这当中的权一份的数,叫做成绩单位。即分子是1,分母是正整数的成绩,又叫单位成绩,记为1/n。单位成绩又叫“单分子成绩”,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埃及成绩”。
比如成绩3/8和3/5。
成绩3/8的成绩单位是1/8。
成绩3/5的成绩单位是1/5。
分母5小于分母8,成绩3/5的成绩单位大于成绩3/8的成绩单位。即1/5>1/8。
扩展资料:
成绩单位的性质:
(1)成绩大小相等,成绩单位未必相等。如八分之二与四分之一相等,四分之一的成绩单位大。
(2)大的成绩单位是二分之一,没有小的成绩单位。
成绩可以表达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这当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成绩分数线等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成绩值则等于商。
成绩还可以表达为一个比,比如;二分之一等于1:2,这当中1分子等于前项,—成绩分数线等于比号,2分母等于后项,而0.5成绩值则等于比值。成绩的基本性质:成绩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到的成绩与原成绩的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