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流程及注意事项,公职人员在接待来访群众时要做到

公务接待流程及须知?
一、公务接待程序
1.四要素。有公函(涵盖电话号码公告)、有审批、按标准、有清单。
2.接待程序。接待单位需要按照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可以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具体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全部不能接待。
二、公务接待迎送
迎送。接待单位具体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法,需要促进公务活动开展。具体安排外出考察调研的,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可以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三、公务接待住宿、用餐
1.住宿。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具体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可以超标准具体安排接待住房,不可以额外发放洗漱用品。
2.用餐。接待对象需要按照本次要求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接待单位可以具体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员数量。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员数量不可以超越3人;超越10人的,不可以超越接待对象人员数量的三分之一。
四、公务接待用车、警卫
用车、警卫。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需要具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接待单位需要严格根据相关规定使用警车,不可以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具体安排警卫的,需要按照本次要求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合理的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安排警力,尽量变小警戒范围,不可以清场闭馆。
五、公务接待预算、报销管理
1.预算管理。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合理限制要求接待费预算总额。公务接待费用需要都纳入预算管理,独自列示。
2.报销管理。接待费报销凭证需要涵盖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接待费资金支付需要严格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需要采取银行支付或者公务卡方法结算,不可以以现金方法支付。
六、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涵盖:
(1)国内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2)国内公务接待标准执行情况;
(3)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4)国内公务接待信息公开情况;
(5)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管理使用情况。党政机关各个主管部门需要定期汇总本部门国内公务接待情况,报同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七、接待清单
接待清单。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需要认真在内容框中填写接待清单,并由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涵盖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公务接待用餐须知
工作餐需要供应家常菜,不可以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可以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可以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7. 国内公务接待费不允许事项不允许在接待费中列支需要由接待对象担负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不允许以举行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不允许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不允许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不允许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8. 不可以纳入公务接待范围国家工作人员不可以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2.1公务接待流程
2.1.1接到局办公室转发经局领导同意的接待方案后,5分钟内公告接待场所。
2.1.2接到方案后与方案制作部门沟通接待服务细节(就餐形式、就餐地址位置、客人有关信息及饮食习惯等要求)。
2.1.3主要领导参与的公务接待,请示局长是不是需接待服务人员到场布置及服务。
2.1.4根据接待方案印制接待陪同人员及来宾名单名签。
2.1.5制定公务接待菜单(以辽河口渔家菜为主),公告接待场所提供基础菜单,报会务接待科初审, 初审后报分管副局长和局长审定。
2.1.6接待人员在就餐前至少早一点 120分钟到达接待场所,与酒店负责人员召开接待协调会。
2.1.7检查餐厅准备情况,台面标准化布置(白台布、主题桌芯)、名签、桌椅、衣架、饮品、服务人员配备等是不是准备妥善。保证室内干净整洁、灯光明亮、空气清新,不允许室内有异味或喷洒空气清新剂。
2.1.8检查餐厅温度,冬季室内温度 23℃,夏季室内温度 24—26℃(如室内外温度达到一样标准,可正常使用自然通风)。
2.1.9反复与接待单位沟通,确定客人用餐时间及准确人员数量,如果不小心遇到沟通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情况下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及时向分管副局长和局长汇报,保证沟通顺畅。
2.1.10纯粹就餐情况下,如领导或客人早一点到达接待场所,可引领到会见室或餐厅等候。
2.1.11尽早知晓客人到达准确时间,及时上菜,保证菜品温度与质量。
2.1.12一楼大厅具体安排一名接待人员负责引领,再具体安排一名接待人员负责住宿房卡发放、司勤人员就餐、车辆具体安排等工作。公告酒店服务人员早一点控梯,保证门前交通畅通。接待人员早一点公告客房部按客房标准化要求做好客房有关准备工作。
2.1.13就餐这个时间段,具体安排一名接待人员监台,观察了解领导用餐情况,监督执台人员做好标准化服务并做好记录,做好副省级以上领导用餐菜单的存档工作。
2.1.14就餐结束前 5分钟做好控梯工作,并按照来宾日程具体安排早一点公告客房部将主要领导房门适时打开,做好引领主要领导到房间或具体安排好出行车辆等工作。
2.1.15按公务接待标准审查核验账单,签字确认,做好下一环节的部署,直至整个接待日程结束后,审签此次接待费用,并做好接待标准工作总结。
2.2接待现场协调要求
2.2.1每一次接待前召开协调会,针对此次接待工作进行分工布置。
2.2.2召集涉及接待人员(涵盖厨师长、酒店经理)召开协调会。
2.2.3早一点对涉及接待场所进行人员分工。
2.2.4对涉及接待场所按标准应求进行布置准备。
2.2.5对涉及接待场所进行检查。
在具体安排菜肴时,既要严格执行接待标准,厉行节约,又要具体安排合乎来宾口味,反映地方特色、节令时尚、拿手的菜肴;注意菜肴的荤素、菜色、冷热、软硬、营养、烹饪方式等合理搭配,原料尽可能不重复,做到咸淡互补、色味俱佳。
公职人员接待群众行为规范?
其一,接待地址位置。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应该设置专用的来访接待室。大多数情况下来说,来访专用的接待室应干净整洁,保持肃静,并且易于保密。除开这个因素不说,还应交通便利,易于找寻。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在附近悬挂指示牌,并在其门上悬挂醒目标志。
其二,接待人员。接待来访者的工作人员,大体上可分作专业人才员与非专业人才员两类。前者是指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后者则指非信访部门的其他公务员。不论是专业人才员还是非专业人才员,在来访者的眼中都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代表。因为这个原因,在接待来访者时,都应该以礼待人,平易近人,热情助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对来访者不理不睬,怠慢轻视,推诿训斥,或者讥刺挖苦。
其三,接待程序。正式接待来访者时,有必要遵循必要的接待程序,以示接待的正规化和对对方的尊重。来访者抵达时,应起身相迎,握手问候,并为其让座,对对方以尊称相称。当来访者反映问题时,应仔细倾听,作好笔录。必要时可请对方签名或进行核对,但不可诱导对方。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不要急于表态,而应遵循规定。当对方告辞时,应起身相送,并主动道别,千万不要逐客。如果必要,应主动与来访者保持联系。
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标准?
公务接待就餐标准为:厅局级干部及其随行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每人每天不能超出100元;处级及处以下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每人每天不能超出80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倡用自助餐。
按照《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第四条 接待标准
1、住宿标准。接待对象确需具体安排住宿时,由办公室负责在定点宾馆(饭店)具体安排,省部级干部按相关规定报市相关部门;司局级干部可具体安排住单间;处级以下人员具体安排住标间。收取的费用标准根据办公室与定点宾馆(饭店)签署的协议价格执行。费用大多数情况下由接待对象支付。
2、工作餐标准。厅局级干部及其随行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每人每天不能超出100元;处级及处以下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每人每天不能超出80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倡用自助餐。
3、宴请标准。公务接待中大多数情况下不具体安排宴请,确需宴请的,大多数情况下只具体安排一次,非本地来访人员,原则上只接待到达或离去一餐。厅局级干部其及随行人员每人每餐不能超出120元。处级及处以下人员每人每餐不能超出80元。烟、酒、饮料等费用开支原则上不能超出宴请标准的三分之一,且大多数情况下以青岛产品为主。确须提升宴请标准的须报主要领导批准。
严格控制陪餐人员数量,陪餐人员数量原则上不能超出客人人员数量的三分之一;如客人有点多,可一定程度上增多陪餐人员。宴请这个时间段不具体安排司机就餐,每人每餐发工作餐补贴50元;确因工作需具体安排工作餐的,不可以再另发补贴。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九条接待住宿需要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定点饭店或者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具体安排,执行协议价格。出差人员住宿费需要回本单位凭据报销,与会人员住宿费按会议费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具体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可以超标准具体安排接待住房,不可以额外发放洗漱用品。
第十条 接待对象需要按照本次要求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接待单位可以具体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员数量。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员数量不可以超越3人;超越10人的,不可以超越接待对象人员数量的三分之一。
机关公务接待流程细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机关公务接待管理,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质上,制定本开展细则。
第二条 本开展细则适用于全区各级党的机关、人大常委会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还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开展细则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详细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 公务接待需要坚持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的原则。
第一条 公务接待,主要指上级部门、上级、校外相关单位到学校(含学院、机关部处及业务实体等,下同)视察工作、检查详细指导、考察调研、出席会议、合作交流等公务接待活动。
第二条 国内公务接待需要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一、公务接待程序
1.四要素。有公函(涵盖电话号码公告)、有审批、按标准、有清单。
2.接待程序。接待单位需要按照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可以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具体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全部不能接待。
二、公务接待迎送
迎送。接待单位具体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法,需要促进公务活动开展。具体安排外出考察调研的,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可以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三、公务接待住宿、用餐
1.住宿。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具体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可以超标准具体安排接待住房,不可以额外发放洗漱用品。
2.用餐。接待对象需要按照本次要求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接待单位可以具体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员数量。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员数量不可以超越3人;超越10人的,不可以超越接待对象人员数量的三分之一。
四、公务接待用车、警卫
用车、警卫。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需要具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接待单位需要严格根据相关规定使用警车,不可以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具体安排警卫的,需要按照本次要求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合理的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安排警力,尽量变小警戒范围,不可以清场闭馆。
五、公务接待预算、报销管理
1.预算管理。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合理限制要求接待费预算总额。公务接待费用需要都纳入预算管理,独自列示。
2.报销管理。接待费报销凭证需要涵盖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接待费资金支付需要严格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需要采取银行支付或者公务卡方法结算,不可以以现金方法支付。
六、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涵盖:
(1)国内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2)国内公务接待标准执行情况;
(3)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4)国内公务接待信息公开情况;
(5)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管理使用情况。党政机关各个主管部门需要定期汇总本部门国内公务接待情况,报同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七、接待清单
接待清单。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需要认真在内容框中填写接待清单,并由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涵盖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不可为规定
1. 接待单位“五个不可以”
(1)不可以超标准接待;
(2)不可以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
(3)不可以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
(4)不可以具体安排专场文艺演出;
(5)不可以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2. 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超标准、超范围接待
地方各级政府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多接待项目,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具体安排公务接待
3. “四个不允许”
(1)不允许异地部门间没有非常需的大多数情况下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
(2)不允许重复性考察;
(3)不允许以各自不同的名义和方法变相旅游;
(4)不允许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行会议和活动。
4. 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接待单位需要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可以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5. 国内公务接待迎送不允许行为
(1)不可以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
(2)不可以跨地区迎送;
(3)不可以张贴悬挂标语横幅;
(4)不可以具体安排群众迎送;
(5)不可以铺设迎宾地毯;
(6)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可以参与迎送;
(7)严格控制陪同人员数量,不可以层层多人陪同。
6. 国内公务接待用餐须知
工作餐需要供应家常菜,不可以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可以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可以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7. 国内公务接待费不允许事项不允许在接待费中列支需要由接待对象担负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不允许以举行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不允许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不允许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不允许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8. 不可以纳入公务接待范围国家工作人员不可以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公务员考察到家要怎么接待?
正常接待,认真回答,对党忠诚。
公务员考察到家,我们还是应该热情的接待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