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贝怎么算,声音速度和温度公式
1分贝怎么算?
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 B 。是计量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单位,分贝值表示的是声音的量度单位。分贝值每上升 10 ,表示音量增加 10 倍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1 分贝大约是人刚刚能感觉到的声音。
分贝计算公式:1.分贝相加 L=10lg(10^(L1/10)+10^(L2/10) 2.分贝相减 实际 噪声测量 中,往会遇到从中的被测量的 噪声级 中减去背景噪声级,以确定由单独 声源 产生的噪声级。 算法 基本和分贝相加类似: L=10lg(10^(L1/10)-10^(L2/10) 3.综合1和2,先加后减。
关于声音和温度的公式?
是受温度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公式v=(331.4+0.607T)T为摄氏温度.在21度,为每秒344米.还受湿度度影响 :声音的速度会随着空气温度及空气压力而改变的,温度越低,空气里的分子密度就会增高,所以声音的速度就会下降;
音调公式?
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公式?
声的公式大概就只有速度公式了,用来求声音传播的时间,路程等.V=S/T
好象就没有其他公式了吧
声音的速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在19世纪,德国马德堡市市长盖利克曾做这样一个实验,把钟放在一个玻璃罩里,在玻璃罩上钻一个小孔,接上抽气机,然后把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来,这时,钟摆的滴管声逐渐减弱,后终于听不见了。这一实验证明了声音必须在一定的媒质中传播,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第一个测定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的人是法国的默森。他使用的方法是:一个火枪手站在甲山头放枪,站在乙山头的另一个人记录下从看见火光到听到枪声时的时间间隔,再测出两山头之间的直线距离。他测得空气中的声速为1380英尺/秒。
1677年6月23日,巴黎科学院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的声速为356米/秒。1738年,法国有几位科学家做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实验。他们测的声速为337米/秒。后来,人们又做了许多次实验,发现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相同。在零下30℃时,声音每秒跑313米,在100℃时,声音每秒跑340米,而在常温下,声音的速度为340米/秒。也就是说,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每上升或下降5℃,声音的速度上升或下降3米/秒。
知道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在水里的速度一样吗。
1827年,柯莱顿和斯特姆在瑞士的日内瓦湖,第一次测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他们分别乘坐两只船,相距十四公里。在甲船上,他们先向水里放下一口钟。在放炮的同时,敲响大钟。在乙船上的人,看到甲船上的火光的同时开始计时,用一个特殊的听音器鉴听钟声,测出火光和声音到达乙船的时间差。
他们的实验结果是: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35米/秒。后来经过多次测定,声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大约为1500米/秒。
实验表明,不同材料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的速度与声音本身的性质无关,只与温度和材料的性质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物质的坚韧性的增大而增加,随物质的密度减小而减少。如:声音在冰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水的传播速度快,冰的坚韧性比水的坚韧性强,但是水的密度大于冰,这减少了声音在水与冰的传播速度的差距。利用声音的这种特性,可用它来测距。例如,测量海洋深度的声呐系统就是利用声波来进行工作的。
声波的计算公式?
声速=波长×频率人耳能听到的大频率为20000Hz,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340m/s,则人耳能听到的大频率的波长为:340m/s÷20000Hz=0.017m
分贝计算公式?
1.分贝相加
L=10lg(10^(L1/10)+10^(L2/10))
2.分呗相减
L=10lg(10^(L1/10)-10^(L2/10))
3.综合1和2,先加后减。
声音的传播速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公式:c=ρ*C
c:声速
C:坚韧性(coefficient of stiffness)
ρ:密度
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物质的坚韧性的增大而增加,物质的密度减小而减少。如:声音在冰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水的传播速度快。冰的坚韧性比水的坚韧性强,但是水的密度大于冰。这减少了声音在水与冰的传播速度的差距。
还是用v=s/t进行计算。常温下,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为5100m/s,在水中为1700m/s,在空气中为340m/s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例外如:软木 500m/s,小于煤油(25℃)、蒸馏水(25℃)等),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