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是谁,廉生威,公生明

明公是谁?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谥号明公,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迁凤翔、邵县横渠镇。又移长安,遂为长安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嘉祐进士任签署渭州判官公事,帮助渭州军帅蔡挺筹划边防。熙宁二年(1069)为崇文院校书;第二年因病屏居,读书讲学;熙宁十年(1077年)同知太常礼院,复以病归。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张载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
明公是对一部分军阀的尊称是一部分小将领对比自己高一点的人的一洲称呼,可以理解为贤能的主公也可以理解为尊敬的主公袁绍当时雄霸一方,因为这个原因不少人如此尊称此人。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汉末著名军阀,出身名门望族自己三公之上其家族有四世三公的说法, 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被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后面,与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明公是袁绍。
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汉末著名军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四世三公”的说法。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年)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途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是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后面,于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廉生明公生威全文?
廉生明公生威出自明代山东巡抚年富表达的《官箴》刻石。
全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公生明,廉生威”出自:明郭允礼《官箴》。释义:公正则使人显得光明磊落,廉洁则使人显得不怒自威。郭允礼,字节之,明代山东曲阜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任无极知县。天性淳厚,谨严处事,遴选得人。志向远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才干,处理政务井然有序,使黎民百姓定居乐业。娴熟史学,举一反三。讲求礼仪,注重教育,修建校舍,创建社学(地方文教机关),撤销那些不在祠典的祠庙,斟今酌古,创建名宦祠、乡贤祠。为突出的是主持整修县城,治政有方,为人叹服。特别注重为官清廉,修养正身,曾于嘉靖三年(1524)十月在任所题书“居官座右铭”一条,镌刻于石,传后面代,为世人欣赏和仰慕。其书法飘逸遒劲,名重一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