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Zī)姓源出有四:
1、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周国有地名为訾(在现今河南巩县一带)的,居住在这里地的人家就将地名作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2、为他姓所改。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喾的一个妃子即为该部女子,訾陬氏后人有的省去陬字,成为訾姓。
3、出自祭氏所改。南北朝时,居住在齐地的祭姓人觉得祭姓不吉利,于是将祭姓改成訾姓,称此氏。
4、出自姜姓,以城名为氏。周朝的爵位为伯的祭国(今河南郑州市的东北)有城名为訾。后来这个城被齐国夺取,此城的人遂以訾为姓。
1:訾(zi)平声同资
2:訾姓很古老是从些陬氏简化而来。夏朝诸侯国中有訾陬国,他的国民大多以訾陬为姓氏,后来简化为訾氏。古代姜姓纪国有訾城,后被齐所灭,但子孙仍以訾为姓。春秋时,周国有一地名为訾的地方,当地的居民世代以訾为姓。
3:訾姓现在在我们国内没有进入百家始前一百位,该姓的历史名人有訾袥、訾顺、訾亘、訾汝道等。訾姓郡望是渤海郡。堂号是直博堂。
訾 作姓氏时念:zī。
訾
zī
基本释义:1.同“赀”2.姓。
经常会用到组词:娵訾 诹訾 訾诟 訾言
zǐ
基本释义:说人坏话。
经常会用到组词:訾议 訾毁 诋訾 訾美
訾 zi2
(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
发音相同字:子
訾 zi2(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发音相同字:子
訾 zī 姓。荃 quán 形声。从艸,全声。本义:香草名,即荪。涞 lái ◎ 〔~水〕地名,在中国河北。
zhizi
訾zi言部;十三画;形声;上下;五笔(HXYF)。訾[zī]〈动词〉衡量;计算:不~。
[又音]zǐ〈动词〉说人坏话;诋毁:~毁丨~议。
訾[zī]
动词
1.衡量;计量
息耗减损通于不訾。-《淮南子·原道》
2.考虑;希求
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韩非子》
3.放纵
离纵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訾[zǐ]
动词
1.(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2.同本义
訾,訾訾不思称意也。从言,此声。-《说文》
贷其赀的读音是shāng dài qí zī。
赀[zī]汉语汉字
赀是一个汉字,形声。从贝,从此,此亦声。“此”本义为“就餐”、“就食”。“此”与“贝”联合起来表示“饭钱”、“餐费”。本义:饭钱。
康熙字典【酉集中】【贝字部】赀《广韵》卽移切《集韵》《韵会》将支切《正韵》津私切,
相关推荐:
"訾"在姓氏里念什么? 訾(Zī)姓源出有四: 1、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周国有地名为訾(在现今河南巩县一带)的,居住在这里地的人家就将地名作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2、为他姓所改。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喾的一个妃子...
2022-11-05
“比”的正确笔顺是什么? 比的笔顺: 横,竖提,撇,竖弯钩 比 读音: [bǐ] 释义: 1.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 :~赛。~附。对~。评~。 2.可以相匹 :今非昔~。无与伦~。 比的第一笔是什么? 比的第一笔是横。...
2022-11-05
冕这个字怎么读? 冕☆ [miǎn]☆ ☆ 笔画 11笔☆ 五笔 JQKQ☆ 部首 曰部 ☆ 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 形声;从日、免声☆ ☆ 解释☆ [名]☆ 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官员所戴的礼帽:☆ 冠~|服~乘轩|裂冠毁~☆ 专指帝王的礼...
2022-11-05
写我的校园要抓住几大要素? 写学校校园时写清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观念、办学方略、办学方略、学校规划、教师规划等几大要素。如办学观念“着眼于学生未来,努力于学生素质”。办学观念的内涵:主体发展、全面发展...
2022-11-05
罘字的发音相同字有什么? 袚,豧,市,弗,伏,凫,刜,孚,辐,琈,芙,苻,桴,茯,茀,菔,浮,拂,抚,福,服,芾,佛,幅,蝠,讣,夫,付,甶,负,邞,伕,妇,附,甫,芣,扶,芣,咈,岪,帗,彿,怫,泭,绂...
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