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拼音[ruò guàn]
释义: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暂时还没有强壮,故名。
及笄-拼音[jí jī]
释义: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及笄 【jí jī】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后因称女子年龄达到十五为及笄。)
古稀之年:70岁,
及笄之年:15岁(女子),
弱冠之年:20岁(古人二十岁成年,行冠礼,男子),
期颐之年:100岁,
不惑之年:40岁。
这些都是古人对年龄阶段的又称,有一部分因为经常会用到,就保留了下来,如“豆蔻年华”,“知天命”,“花甲”、“古稀”等等,另外一部分因为字形复杂,或者使用次数很少,就渐渐荒废,随着字成为生僻字,也就成为生僻词,少有人用,像“耄耋”、“期颐”、“及笄”等等。
及笄15岁左右,弱冠20岁左右,而立30岁左右,古稀70岁左右,期颐100岁左右。
1、及笄(jí jī),又叫既笄,对应成语“及笄之年”。在古代,汉族女子年龄达到15岁就可结发,用笄贯之。什么是笄?《说文》:“笄,簪也”。笄,就是古代女子用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古时行笄礼表示成年,说明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礼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解:“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因为这个原因,及笄指的是古代15岁的女孩。既然如此那,古代15岁的男孩呢?古代男孩大多数情况下15岁“束发”,这时还应学会各自不同的技艺。归有光《项脊轩志》提到:“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有关及笄,我们还可联想到这些词语,如“总角”指幼年的儿童,把头发挽成小髻髻,很可爱。“垂髫”同样指儿童幼年,古代儿童未成年,未按要求佩戴帽子,头发下垂。
2、“弱冠”,古代汉族男子20岁行弱冠礼。弱冠之年就是20岁,弱即弱小,冠即戴成年人的帽子,还需要举行大礼,如同目前举行成人礼一样。左思《咏友》诗: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3、而立是古代汉族年龄称谓。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按照不一样年龄的生理特点而命名,但也有一部分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而立应是能循礼而行,礼可以代表“义”,即克己去私。子曰:“不了解礼,无以立也。”能马上能循礼而行。而立代表着人的行为已经不可以再只为自己,而是为他人着想。
4、古稀,对应成语“古稀之年”,那古稀之年又是多少岁呢?古稀也叫“古希”,“人生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一个人到了70岁的年纪。
一个人活到了70岁,算是高龄了,特别是在人均寿命不高的古代,就更稀少了,因而古人觉得人活到70岁是很稀少的,故而称70岁为“古稀之年”。
有关古稀经典的一句诗是“诗圣”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可以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明朝唐寅(唐伯虎)为感慨自己活过了“古稀”而填了一首《七十词》: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古代活过70岁的“古稀”老翁等学问各位考生,堪以稀少称奇。而他们在古稀之年回首往事时,假设毫无建树,仍免不了长嘘短叹,唏嘘不已。
5、期颐,读意为qī yí,对应成语“期颐老人”。期颐老人,大多数情况下指100岁的老人。期颐这个词形象、生动,期是期待、指望,颐是供养、赡养。期颐合起来,意思是:100岁老人饮食起居等都不可以自理了,一切都期待他人来供养与照顾。
百岁,在古代与现代,都是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高龄高寿,古时称百岁为“期颐之年”,我们现代也没有这样文绉绉地称呼或形容百岁老人了,除非是在文学作品当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脉流,让古文化的馨香、雅致、丰润、含蓄及唯美等,流传并沿用至今,为老祖宗的智慧点赞!
及笄女子15岁成年,男子20岁加冠成年,而立男子30岁,七十古稀,期颐一百岁
及笄是女子年龄达到15岁;弱冠是男子年龄达到20岁;而立是30岁;古稀是70岁,期颐是100岁。
及笄,又叫“既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及笄属于古代嘉礼的一种,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以前行笄礼。大多数情况下在十五岁举行,假设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笈笄,读音是jí jī,汉语词语,古代指女孩子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
芨[jī]解释1. 〔白~〕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供药用。亦作“白及”。2.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碱性草滩上。茎和叶是造纸和制人造丝的原料,亦可编织筐、篓、席等。
及笄 jíjī 亦作“既笄”。 释义: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礼记·内则》) 1、笄(jī) 释义: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2、笈(jí) 释义:用竹、藤编织,用以放置书籍、衣巾、药物等。
及笄:读音【jí jī】
及笄指女子满15周岁,其实就是常说的古代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出自:《礼记·内则》:
原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

2、及冠:读音【jí guān】
及冠指男子年龄达到二十,及冠也称加冠、弱冠。 男子满二十岁后面,需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也可取“字”了。

3、“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启动,就是男女合适的婚嫁年龄了。
扩展资料:
及冠指男子20岁,也称加冠,弱冠。古代男子二十便需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其加冠三次,分别代表了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与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
古时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到一定的年龄时候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男行加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加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kāi jī zhī nián
笄,古代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曾在河姆渡遗址出土。
在古代,汉族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行笄礼表示成年
具体释义
◎笄jī
〈名〉
1.(形声本义: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笄,簪也。-《说文》
皮弁笄。爵弁笄。-《仪礼·士冠礼》
中国冠笄。-《淮南子·齐俗》
玉笄綦会此冤弁之笄也。-张衡《东京赋》
节纵笄总。-《礼记·内则》
栉设笄。-《仪礼·士冠礼》
kai ji zhi nian
弁 拼 音 biàn 基本释义 1.古代的一种帽子:~髦(a.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除不需要,后喻没用的东西;b.喻轻视)。
2.〔~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3.旧时称低级武官:马~。武~。
擿;tī zhāi zhì
1.挑出。2.挑剔;指摘。3.指使。4.揭发。5.搜索。6.探。7.剖开;分。8.捶。
[ zhāi ]古同“摘”:“绿桑~椹。”
[ zhì ]1.搔,挠。2.搔头,即簪子。3.古同“掷”,投掷。
组词
1、纠擿[jiū tī] ;纠举揭发。2、采擿[cǎi tī] ;“采摘”。
笄:[jī]
释义:1.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2.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
有关组词;及笄、 发笄 、笄女。
弁[biàn]
释义:1.古代的一种帽子。 2.〔~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3.旧时称低级武官。
有关组词;弁言、 马弁、 弁目 。
妈,现代汉语经常会用到字,读音:mā ㄇㄚˉ。
偏旁“马”简化为“马”。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从女、马声。女子及笄礼毕时的形态是女之范式。
马之昂头怒目扬尾奋髦展行之形是马之范式。女、马两范式叠加。母相与比述之意是妈之范式。
在历史长河中,“妈妈”这个词的含义经过变化,但是,一定要强调的是:“妈妈”不是外来词,人类的各自不同的语言中,MAMA的发音总是用来称呼母亲的。在上古汉语中“母”发ma音。
一个马一个女字组成字念妈字,妈妈的妈
“及笄”。
“及笄”中的‘笄’字念 ji 读第一声。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这个词语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龄达到十五为及笄。
还有一部分书籍也有记载,如:《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儒林外史》、《夜谭随录·吴喆》。
期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及笄的意思是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相关推荐:
弱冠及笄读音? 弱冠-拼音[ruò guàn] 释义: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暂时还没有强壮,故名。 及笄-拼音[jí jī] 释义: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2022-11-07
大写的1怎么写? 1是一个阿拉伯数字,中国数字是一,不管是中国数字一或阿拉伯数字1都比较容易修改,因为这个原因在一部分财务凭证等书面材料中,为了防止修改,使用了大写数字,一的大写为壹。 大写的一到九怎么写? 是...
2022-11-07
心得总结怎么写? 1.开头部分可以简要说一下时间过的很快之类,还有就整体来说学到什么东西。 2.第二个基本上说来到学校的感受,还有学习的基本情况。 3.马上写整个学期总体的学习具体安排如何。 4.然后写一下课余生活如何...
2022-11-07
“鳌”念什么音? 鳌;拼音:áo ,笔划:18;部首:鱼五笔:gqtg; ; ; ;基本解释:鳌 (螯) áo 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 ;有一句熟语;掘下陷阱擒虎豹,撒下香饵钓金鳌;以上供参考 鳌念什么音? 鳌念作áo的音。 鳌,...
2022-11-07
主要经历教师职务怎么写? 你肯定是在内容框中填写什么表吧,教师职务在内容框中填写几级教师,主要经力从上小学写起,如1991年9月一96年7月在xx深造念书小学,一直写到目前 教师个人优势和特长怎么写? 答案:教师个人的优...
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