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公式什么,如何计算暖气片的散热量和压力
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公式什么?
只要是新房第一次使用铜铝复合散热器采暖的业主,自己要求的供暖温度标准难免会达不到,这种情况并不是铜铝复合散热器的本身原因,而是集中用暖气供暖的原因。下面就是金旗舰散热器教大家关于铜铝复合散热器测量温度的一个标准。
一、铜铝复合散热器测量点的确定
房间使用面积不大于16m2时,铜铝复合散热器温度测量点应选择距离外墙内表面不小于(1.5±0.05)m,距离内墙表面不小于(1.0±0.05)m,距地面正上方(1.4±0.05)m范围内的位置作为测量点。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6m2时,应进行多点温度测量,金旗舰了解到测量点的选择应按5.1.1.1所确定范围内均匀选取5点进行测量。如被测房间使用面积过小,铜铝复合散热器测量点位置无法处于5.1.1.1所确定范围内时,选取房间的几何中心为测量点。

二、铜铝复合散热器温度测量
1.单点铜铝复合散热器测量
用专用支架将温度测量器具放置在5.1.1.1确定的测量点上,使温度测量器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表显示值在10min内变化不大于0.2℃时开始读数,每分钟读数一次,共计3次。测量结果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
2.多点铜铝复合散热器测量
用专用支架将温度测量器具放置在5.1.1.2确定的5个测量点上,使温度测量器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表显示值在10min内变化不超过0.2℃时开始读数,每分钟内5个测量点依次读数一次,共计3次。测量结果按公式(3)、公式(4)和公式(5)计算。

3.日常铜铝复合散热器室温监测
日常铜铝复合散热器室温监测时宜选用符合表1技术要求的温度测量仪器。铜铝复合散热器测量点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距楼层地面高度700mm~1800mm范围内的位置。铜铝复合散热器温度测量器具显示值在10min内变化不大于0.2℃时开始读数,每分钟读数一次,共计3次。
以上就是金旗舰美学散热器小编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生活有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多多关注金旗舰,金旗舰旗哥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如何计算暖气片的散热量?
暖气片在使用过程中,家庭都会关注影响暖气片散热量因素,那么影响暖气片散热量因素有哪些啦?今天就让金旗舰散热器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下吧。
一、接触热阻对散热量的影响
接触热阻对暖气片散热量影响非常大,接触不好影响到20%以上。对于铜管对流暖气片要求铜管与对流片的过盈0.1mm。钢制焊接翅片管优于绕片暖气片。
二、翅片高度对散热量的影响
四根管翅高15mm提高到17mm的钢制翅片管对流暖气片,散热面积提高20%,散热量增加6%左右,这说明翅片管高度及其它结构尺寸选择比较合理时,增加翅片高度来提高散热量是不经济的。
三、翅片间距对散热量的影响
四根管翅高15mm的钢制翅片管对流暖气片,片距8mm下降6mm,散热量提高13%;但也不是片距越小越好,一般两管3~4mm,四管片距4~5mm,六管5~6mm。铜管对流暖气片一般两管3~4mm。翅片间距与高度、管根数及其它结构尺寸对散热量有相互之间的影响。
四、翅片管径对散热量的影响
翅片管的管直径DN20提高DN25时,四根管(高度15mm)散热量提高10%;六根管(高度17mm)散热量提高5%。因此增加翅片直径来提高散热量是不经济的。虽然散热面积增加很大,这主要是管内流速降低对暖气片散热量影响较大。一般在DN20较为合理;对于翅片高度较小并且片距较小,管径16mm也合理。一般对流暖气片的水流速为0.1~0.2m/s以内,如果水流速提高到1m/s,散热量提高到50%,同时进出水的温差为1~2℃,阻力要大幅度增加。
五、翅片根数对散热量的影响
四根管(高度15mm)增加六管,散热面积增加50%,散热量提高10%左右,因此不经济。
六、外罩对散热量的影响
1.高度
四根管外罩高度400mm提高到700mm,散热量提高20%以上,这主要“烟囱效应”;但外罩高度有优化值。
2.宽度
四根管外罩宽度100mm提高120mm,散热量提高5%以上,这主要与空气接触面增加,提高热效率。
3.外罩开孔率
外罩开孔率影响在5~20%左右,这取决于高度、宽度及结构形式直接相互的影响。一般建议底部全开(侧面),上部开空率50~60%,散热量影响在1~2%。
七、结构形式对散热量的影响
1.管排列
叉排排列比顺排散热量大5~20%,因为叉排排列增加冷空气与翅片及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量。
2.连接方式
翅片管串联连接比并联连接的暖气片大,因为串联连接水流速比并联大。
3.翅片管与外罩密封
翅片管必须与外罩密封减少冷空气短路,影响暖气片的散热量,如顺排方式就是例子。
以上就是金旗舰美学散热器小编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生活有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多多关注金旗舰,金旗舰旗哥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请问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和功率怎么计算?
铝的导率系数是237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1平方米的铝片功率P=237W/ML×35×1÷导热片厚度这个是这换热器能够稳定换热的计算方法。
传热系数和散热量的关系?
我了解了房屋所需散热面积,接下来看看散热器的散热量与哪些因素相关。对散热器来说,散热量用公式表示为Q=K.F.△T,其中Q代表散热量,K代表传热系数,F代表散热面积,△T是指标准传热温度。
标准传热温度值是64.5,根据国家标准工况得出:Tin(进水温度)=95℃,Tout(出水温度)=70℃,Tromm(室温)=18℃,温差△t=1/2(Tin+Tout)-Troom=64.5℃。
散热器的散热量与传热系数、散热面积成正比例关系,在△T一定时,散热面积F值大,传热系数K越大,那么散热量便越大。一般在散热器表面上会有标签,上面标明了每片散热器的散热量W。
要达到供暖的效果,实际上是让散热器散热量与房屋所需热量相匹配。居室面积*每平方米热量=居室所需热量,为避免暖气热量不够,一般在房屋所需热量的基础上再适当加上20-50%,终数值将是该房屋的所需热量。接下来根据散热器每片的散热量,可以直接推算出所需的散热器片数。
以上是对散热量散热面积的计算,但是影响散热的,不只是暖气片的数量,还有很多因素。暖气片十大品牌金旗舰在这里提醒,影响散热的因素的还和家庭所在地,房屋的朝向有关系。
散热器怎么计算带足片数?
暖气片片数计算(散热量、功率、面积):需要安装暖气片的房间数量,(假设房间数量是a),然后每个房间多少平米(假设其房间面积是m、n、x、y)。钢制50f-1800mm暖气片每片散热量是290.93,(假设所选的一种暖气片型号的带热面积是t),根据所需的数据计算片数和组数。也即组数=房间数=a ;面积为m的房间所需一组暖气片的片数=m/t; 面积为n的房间所需一组暖气片的片数=n/t;面积为x的房间所需一组暖气片的片数=x/t;面积为y的房间所需一组暖气片的片数=y/t;功率法计算:家庭住宅按每平方米60W-90W来计算,可用房间面积来乘以这之间的一个数值,活动该房间的散热量。
一片暖气片散热面积大概多大,如何计算?
当前采暖市场以钢制暖气片和铜铝复合暖气片为主。暖气片材质不同,高度不同,品牌不同,单片暖气片散热面积也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暖气片出厂都会标记暖气片单片散热量,以暖气片进水温度70-90度,回水温度50-70度预估的暖气片单片散热量,无需采暖用户在单独计算,但是因为每家具体情况不同,用户可根据家中实际情况在增加10-20%的富余量即可。 钢制暖气片600mm高,单片散热面积约1.32-1.65平米,1500mm高,单片散热面积约3.19-3.99平米; 铜铝复合暖气片600mm高,单片散热量约2.02-2.52平米,1500mm高,单片散热面积约4.21-5.27平米。
如何计算房间所需热量?
一般没有做墙体保温的房屋按照房间面积每平方米100W的散热量计算所需散热器片数的多少,向北和每栋楼两头的房间以及底层和顶层的房间的散热量适当加大20-50%,有墙体保温的房屋可以适当减少。
商店和住宅差不多,仓库中储存的货物有一定的温度要求,如果要求温度较高,就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