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宋朝建国历史简介

时间:2023-08-05 14:06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土建中级职题库
资料下载
本文主要针对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宋朝建国历史简介和宋朝历史简介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阅览本文做一个参考了解,希望本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

唐宋元明清历史讲解?

唐宋元明清这是中国历史重要的哪些王朝。唐结束隋末农民起义,推翻隋王朝。经过贞观之冶到开元盛世,唐朝达到鼎盛时期。由盛到衰经过安史之乱,藩镇割剧,五代十国的乱局被宋结束。

宋只是中原王朝,西夏,辽,金相对立,南宋偏安一隅,与金,蒙古对立,后被元朝取代。

元朝统治九十年,疆域大。元未农民起义,以朱元璋为主义军建立明朝。明朝在内忧外患情况下,被后金后改清所代替。清是封建王朝后一个。

是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总称,中国古代后五个王朝。

1、唐朝,618至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长,国力顶级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唐高祖李渊建立,定都长安。

2、宋朝,960至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候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3、元朝,1271年至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帝国,定都大都。

4、明朝,1368至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5、清朝,1616年至1912年,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从后金建立启动开始计算,共有十二帝,国祚267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宋朝建国历史?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共黄袍加身,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年号建隆。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派大将潘美,围攻北汉都城太原,这之后赵光义御驾亲征,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后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受到失败,从此对辽采用守势。还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这个时间段,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这个时候,十国均已平定。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面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并熟悉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这之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共十八帝,总和是319年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宋太祖为了不要中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乱象,采用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个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外一个方面剥夺武将兵权,至宋真宗、宋仁宗时期自进入了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致使了靖康之耻,北宋覆灭。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北宋建立于什么时候?它是咋建立的?发展又如何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柴荣病死,他的幼子柴宗训即位。第二年正月,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率军返回开封,夺取皇位,建立了宋朝,改年号为建隆,定都于开封。宋朝建立时,北边有劲敌辽朝和在辽朝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

宋太祖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依照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第一集中兵力进攻经济富庶的南方诸国,准备在这里后北向收复燕(今北京)云(今山西大同)等州。乾德元年(963),宋太祖出兵荆南,占领江陵府(今湖北江陵),荆南主高继冲投降,宋军继续向湖南进发,击败抵御的守军,擒湖南主周保权,平定了湖南。乾德二年至三年,宋军自剑门、夔峡两路进攻后蜀,连败后蜀军的反抗,迫使后蜀主孟昶归降。

开宝三年(970)至四年,宋发兵岭南,负隅兴王府(今广东广州)的南汉主刘张投降。开宝七年至八年,宋发兵进攻南唐,战舰沿江而下,歼灭南唐军主力,包围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南唐主李煜投降。宋太宗赵炅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钱仿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相继纳土归附,两浙、福建亦纳入宋的版图。

宋太祖曾两次发兵进攻北汉,未获克捷。太平兴国四年(979)初,宋太宗亲率大军北征,他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战法,派潘美等率军四面合围太原,并击败辽朝援兵,北汉主刘继元被迫投降。至此,安史之乱以来的两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宋朝时期世界历史情况?

宋朝是我们国内历史上富庶、繁荣的朝代之一。宋朝时期,我们国内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蓬勃发展和进步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既然如此那,一千年的宋朝有多发达?领先同时代的欧洲一百年以上!

宋朝时期,中国人口突破了1个亿,占到了世界的百分之30以上,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40多个,首都人口更是突破了100万。而同时期的欧洲超越10万人的城市寥寥无几,巴黎人口约为24万,已经属于欧洲相对较大的城市,而伦敦唯有4.5万人,直到1800年伦敦人口才达到100万。在那个农业时代,能支撑起如此多的大型城市,宋朝经济和生产力水平可见一斑。

宋朝时期,大宋境内城镇、集市林立,城市化水平约为22%,几百年后的清朝城市化率也不过9%。而同时期的欧洲还处于庄园经济时代。宋朝的城市内设有市场、消防、排水等完备的基础设施,拥有施药局、养济院、慈幼局、漏泽园等福利设施,宋朝的城市让西方旅行家和商人叹为观止。

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中国拥有世界上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宋朝时期,仅仅华北地区的钢铁产量就达到了125万吨,比几百年后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还需要多。中国的手工业城市遍及全国,到处都是商人的足迹,中国的商品畅销海内外。当时中国生产的是瓷器、丝绸、铁器等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出口赚取外国人的钱。建立在发达经济基础上的是繁荣的文化和发达的科技,四大发明三项出现在->宋朝。宋朝就像目前的美国一样。

宋朝时期,依托繁荣的经济和先进的航海技术,中国海外贸易很发达。宋朝的港口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运往海外。中国的大帆船有4层甲板、6层桅杆、12张大帆,可容纳上千人,还配备了精确的海图和先进的航海设备是当时西方人没办法比拟的。中国的船队行驶在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上,中国人牢牢控制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段。

宋朝时期,国家府库充盈,国家财政的收入突破了1亿贯,军费开支超越了2000万贯。官员的待遇很优越,品级高点的官员,年薪达到了上百万贯,宅院奢华,娇妻美妾成群,不少欧洲君主都比不上他们。而宋朝的百姓也很殷实,老夫子司马光曾抱怨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穿丝袜!虽然司马光,带有歧视色彩,但可以看得出来宋朝百姓生活是很殷实的。在欧洲,就算贵族也未必能穿上丝绸。

宋朝在中国历代的大一统国家中,国力是相对微弱的。与宋朝并列的政权有不少,如西夏、辽、金、东北亚各国、东南亚各国、蒙古、西域各国等等。它们在与宋朝的关系中,因当时各国间的形势还有自己的政治经济的差异,对宋朝的诉求各不一样,从不一样的立场出发,它们各自眼中的利益与宋朝自己的利益很难契合,因为这个原因还要从各国的视角来分析宋朝与各国的关系。本篇文章就试图以外交文书为切入点,浅析一下从双方的视角看宋朝与周边诸国的关系。

宋朝眼中的周边各国与宋朝的关系

宋承唐运,在建国之初也曾有过想恢复唐朝时期的世界地位、成为东亚共主的构想。统一了北汉以后,宋朝的这一目标被直接地表达出来。雍熙北伐前,宋朝君臣讨论战争及善后事宜,刑部尚书宋琪的奏表典型地反映了宋朝当时的目标。据《宋史》记载:

契丹小丑,克日殄平。其奚、霫、渤海之国,各选重望亲嫡,封册为王,仍赐分器、鼓旗、军服戈甲,以优遣之,必竭赤心,永服皇化。

这一席话直接设计了战后东北亚规则和程序,更表达了契丹必败的信心。但是,雍熙北伐的失败,使宋朝放弃了大统一的计划,转而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并一步一步接受了与契丹的对等地位,东亚国家关系和宋朝夷夏大防的理想也随之动摇。

对等关系在澶渊之盟中以兄弟、叔侄的形式做了规定: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尊辽太后为叔母。此后,从宋朝的视角看,世界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和三种关系:一是与辽朝和金朝间的对等国家关系,即宋朝所言“敌国之礼”;二是与东南亚和西域等地大多数国家间宗藩体制下的国家关系;三是与交趾、西夏间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或者说经历中央与地方到国家关系的转变。

宋朝眼中的对等国家:

宋朝与辽朝的对等国家关系,不仅表目前宋朝在外交上承认了辽朝与自己的对等地位,而且,实质上承认并自觉回避辽的朝贡体系,比如据《宋史》记载: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高丽转而奉辽朝正朔后,至大观之前(1107年)宋朝与高丽的国书中虽加“权高丽国王事”,以示不肯定辽朝的册封,但依然不会要求高丽奉宋朝正朔,亦不册封高丽。大观时去除了“权”字,仍不册封高丽。宋朝对金朝虽一度在国书中称臣,但从宋朝观念出发,两国仍是对等国家关系。

宋朝眼中的藩属国:

宋朝默认为宗藩体制下的国家关系的主要有高丽、大理、西北诸国,还有除交趾以外的东南亚地区及其以远国家,从国书表达来说有以下哪些共同点:一是封其统治者为国王,如高丽奉宋朝正朔时根据初来称“权高丽国王事”,正式册封则为“高丽国王”。大理、占城、于阗、阇婆、真腊等国称“大理国王”、“于阗国黑汗王”、“回纥可汗王”、“占城国王”、“阇婆国王”、“真腊国王”、“三佛齐国王”等。

二是国书标题称“制”、“诏”、“敕书”,假设名“书”,则题必加“赐”,文章主体称“敕”,这是正式表示君臣宗藩的标志。

三是文章主体皆强调宗藩和朝贡关系,如史料记载:“勅三佛齐国王悉利麻霞啰咤,省所奏……卿世居南裔,钦慕中邦,遣使传以造朝,奉国珍而效贡。”

在宋朝眼里这些国家各有轻重远近。比如在南方诸国中,宋朝给予占城、阇婆和真腊三国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据史料记载南方哪些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国家国王之册封:

“真腊,大同军节度云州刺史;阇婆,怀远节度琳州刺史;大理,云南节度;占城同阇婆封。”交趾获封国王后也与这四国并重为安南国王效忠顺化功臣静海节度。

宋朝对待同一国家在不一样时期也有差异。宋朝对高丽的重视即随着宋辽和宋金关系而变化。雍熙北伐之前,宋朝期望与高丽夹击契丹,对高丽关系十分重视,双方使节往来频繁,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则渐渐疏远高丽。宋神宗和宋徽宗时期因为想需要在燕云等方面带来一定作为,与高丽关系又有升温,其他时期,涵盖南宋则对高丽都持较为消极的政策。

西夏党项人

宋朝眼中的中央与地方:

在宋朝看来,宋朝与交趾和西夏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或者说经历中央与地方到国家关系的转变。交趾由汉至唐都为中国郡县,自己觉得继承唐朝德运的宋朝自然也会它默认为本国疆土,故此,丁部领建国称帝,号大胜明皇帝,行“太平”年号,宋朝遣使给予严正警告。据《越史略》记载:

“俾我为绝蹯断节之计,用屠尔国,悔其焉追!”

故此,宋朝对待西夏也是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原则。1038年之前,党项族之地仍由其首领以宋朝定难军节度使身份统治,宋朝封其首领为“银州观察使”、“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元昊称帝之前宋朝给予的封号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观察、处置、押蕃落使、西平王。据《宋史》记载:

元昊称帝后,宋朝不惜以战争手段迫使其放弃帝号,缔结“庆历和议”,宋朝册封元昊为“夏国主”,令其“永为宋藩辅”。国书用“赐”、用“诏”。宋朝虽封西夏为国主,但待遇与交趾南平王一样,而且,元祐二年还册乾顺为夏国主仍节度、西平王。

除了辽(金),各国在与宋朝交往中,站在小国的立场上,其对宋朝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还有对宋交往的心态和目标自然与宋朝从大国视角出发得出的认识有很大差异,且各国因为所身处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对宋朝的政治和经济需求也不一样,对宋朝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和政策也不尽一样。

高丽眼中的宋朝

高丽是宋代周边国家中受中国影响深的国家,作为处于宋、辽(金)夹缝中的小国,国家安全是其处理一切关系的出发点,大多数时期皆听命于辽(金),而不奉宋朝正朔,北宋时甚至一度中断与宋往来,宋高宗朝后更是“使命遂绝”,即便如此,其上宋朝表章从形式到内容也还是遵循“事大之节”,如《宋史》记载:

具官臣某言:去天禧四年四月日,入朝使崔元信回,奉传诏书一道。伏蒙圣恩,赐臣天禧四年《乾元具注历》一卷者。文思之化,丕冒海隅,历象爰颁,别为时训。伏惟皇帝陛下,与乾坤同载,使品物流亨,念辰卞之小邦,本依正朔,举羲和之旧职,克授寅宾,岂料孱微,叨滋注瞩。臣敢不示农桑之早晚,用彰天子之所知,稼穑之艰难,永慰小人之劳力。况自发函后面,开卷已来,窥御历之无穷,率群臣而共抃。

高丽地理位置

这是高丽在994年转奉辽朝正朔后,又不堪辽朝侵扰,转而奉宋朝正朔所上表,表达了守君臣之礼和奉宋朝正朔之意,格式用语都满足君臣宗藩之礼。

因为这个原因基本上,在高丽的眼中,高丽与宋朝关系同宋朝的相关规定并无明显不同,高丽完全接受,并自觉遵守朝贡制度和有关礼仪。

虽然高丽奉辽(金)为正朔,不接受宋朝册封,但对宋的交往中仍恪守事大之礼。建炎二年(1128年)宋朝遣杨应诚等出使高丽,“俾之假路,欲以迎銮”,即借道往迎钦、徽二帝。高丽在回表中一个方面分析了借道对高丽和宋朝自己可能带来的危害,另外一个方面一再表白自己对宋朝的事大之心。

在高丽看来,宋朝不够依赖。据《高丽史》记载:高丽文宗时就曾讨论是不是向宋朝派使,结果完全一样觉得:“如非永绝契丹,不要通使宋朝。”辽朝灭亡后,宋朝提出双方建立册封关系:“先王为已受辽册命,故避讳尔。今辽命已绝,可以请命朝廷。”高丽仔细分析了宋金关系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前景,后以“今忧制未终而遽求大典,于义未安,实增惶愧”为由予以拒绝。宋钦宗令高丽出兵袭击金朝,高丽根据同样的原因亦未实行。但从高丽所做表章可见,高丽大多数时期内虽不行宋朝年号,不接受宋朝册封,但实质上仍视宋朝为“上国”,自觉遵行以小事大的宗藩之礼。如高丽肃宗所说:“朕自御神器,居常小心,北交大辽,南事大宋。”

西域诸国眼中的宋朝

因文化传统和与宋关系的不一样,各国国书的形式必各有差异,大多数国家的国书不可以如高丽那样完全满足宋朝规定的礼仪规范,有的甚至与此有违,故此,上呈皇帝的国书(表章)不仅经译者翻译,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需经学士再次修润。

于阗国所上表章在宋朝士大夫们看来,就是十分怪诞可笑的。宋徽宗时于阗国来贡,所上表让译者翻译。一时朝中士大夫皆传“其表大有欢也”,“同班诸公喜,皆迫询曰:‘甚愿闻之。’王内相(安中)因诵曰”:

日出东方,赫赫大光,照见西方五百国中条贯主阿舅。汗黑王表上日出东方,赫赫大光,照见四天下。四天下条贯主阿舅大官家,你前时要那玉,自家煞是用心,只被难得似你那尺寸底。我已令人寻讨,如是得似你那尺寸底,我便送去也。

听完后面“于是一坐为哄”。蔡絛说道:“裕陵(指神宗)实录已载于阗表文,大略同此,特少文胜者,疑经史官手润色故尔。”众乃默然。

宋朝时期的西域

从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看到:一是国书进上,第一由译者翻译,然后由翰林学士润色。王安中被称为制表笺的“奇才”,“为文丰润敏拔”,从而获宠于宋徽宗,先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掌内外制,他所宣读的表章已经其手润色;二是于阗虽尊崇宋朝,称“四天下条贯主阿舅大官家”,但依然不会理解中原王朝华夷宗藩的体制和礼仪,在于阗眼中,宋朝是阿舅大官家,并无严格的君臣礼仪概念;三是该表被具有极端自负的文化心态的宋朝士大夫们觉得是不满足宋朝规定格式和用语的,以致不仅当时的士大夫“一坐为哄”,而且,这份表章被作为经典笑话,广为传播。

回纥、唃厮啰等都将自己与宋朝的关系默认为甥舅。《清波杂志》卷六载:

宝元间,遣屯田员外郎刘涣奉使唃厮啰。番中不识,称朝廷但言赵家天子及东君赵家阿舅。盖吐蕃与唐通姻,故称阿舅,至今不改。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仁宗朝派刘涣出使唃厮啰,厮啰“平揖不拜,延坐劳问,称‘阿舅天子安否?’”也称宋朝皇帝为阿舅,且依然不会尊君臣之礼。宋朝也接受了以甥舅相称的交往方法。咸平间宋真宗给回鹘使节的诏书中就说两国“义笃舅甥”。但是在宋朝来说,第一强调的是君臣和宗藩,在这一点上于阗、回纥、唃厮啰虽然皆尊崇宋朝,但对朝贡制度和礼仪文化的理解与宋朝的相关规定仍存在差异。

交趾、西夏对宋朝的态度

交趾和西夏不仅仅是宋朝对待两国政策上有相似之处,而且,两国对待宋朝的态度也颇为相似。宋朝也常以两国并提,据《宋史》记载:宋朝曾以同一格式颁“赐夏国主并南平王李乾德(元符四年)历日诏”。另如淳祐元年“安南入贡不需要正朔,嵩之议用范仲淹却西夏书例,以不敢闻于朝还之。两国都被宋朝定为中央与地方关系,但是在国内却都行皇帝制度,不奉宋朝正朔。两宋时期交趾所历四朝都如此。

交趾的皇帝制度比中国更为夸张,所上尊号居然有多达五十字者。尽管其国内制度与宋朝的相关规定相比已经及其严重“僭越”,但是在与宋朝的交往中,交趾大多数时期仍基本遵守君臣的礼仪。如《安南志略》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交趾黎桓代丁璇上表:

世膺朝奖,僻居海隅。假节制于蛮陬,修贡职于宰旅……土茅世及,未预以守藩。臣父部领、兄琏俱荷国恩,恭分阃寄,谨保封略,莫敢怠荒……伏望赐以真命,令备列藩,慰微臣尽忠之心,举圣代赏延之典,克治遗业,因抚远夷。铜柱之墟,庶宣捍御之力,象阙之下,永输献琛之诚。惟陛下俯怜其过,未忍加罪。

交趾郡

除开这点宝祐六年(1258年)陈朝传位表中也有“伏念臣功无帝赍,爵忝侯封”、“受命于朝”、“纳忠于国”等表示君臣宗藩的用语。有的时候,也出现破坏制度的情况,如黎龙廷杀兄自立,“未受真命,辄有称呼”,在对宋公牒中“自称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及开明王”,但这样的情况依然不会多见。而且,假设产生不合制度的情况,宋朝会拒绝接受表章,如淳祐元年(1241年)安南入贡不需要正朔而被拒绝。

据《宋史》记载:宋朝与西夏于庆历四年约定,西夏用“夏国主印”,“约称臣,奉正朔,改所赐敕书为诏而不名”,“使至其国相见用宾客礼”,誓约“倘君亲之义不存,或臣子之心渝变,使宗祀不存,子孙罹殃”。但西夏在其国内与交趾一样-“元昊帝其国中自若也”。元昊后面历朝统治者也都用自己年号,行皇帝制度。庆历议和后宋夏双方大多数时间维持了比较稳定的关系,也可以见西夏在对宋交往中基本遵循了双方的约定。甚至元丰五年(1082年)和六年(1083年)双方交战之时,西夏致宋朝表书还是没有撕破君臣名分,如元丰六年西夏贡表曰:

宋代时代背景?

宋代是继唐五代十国后面的有一个大一统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是中国历史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

经济上,五大名窑,世界上第一个纸币,泉州是当时世界上大的通商口岸,文化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举世闻名,各方面都算得上中国之。

南宋历史简介?

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庙称帝,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公元1138年,宋室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金国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南宋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

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宋中后期政府腐败,奸臣辈出,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启动崛起。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国,1211年启动大举南侵进攻金朝。1218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临安府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南宋在政治、军事等很多领域都沿袭北宋。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军事上在招收溃兵和勤王之军等基础上,启动军事重建之路,后形成几支很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有了岳家军(岳飞的军队)、韩家军(韩世忠的军队)的产生。

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反而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非常高的王朝。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中华封建文明,从此趋向衰落。

北宋末年历史?

北宋末年出现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那就是靖康之变,金国领导人带着军队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打到了北宋的老家,把能带走的东西全都带走了,连皇帝也没放过。

引发本次惨剧的重要因素,还是从宋太祖时就制定的朝政体系,制度的弊端在后期渐渐暴露出来,导致了本次悲壮的事故,当然这也和北宋末代皇帝的昏庸相关。

因为北宋末年官吏的腐败,人民纷纷起兵反抗。方腊于宣和二年(1120年)10月率众在今安徽歙县七贤村起义,建立了涵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宣和三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方腊起义严重打击了宋王朝的统治。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四月初一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那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北宋由此灭亡。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及在开封的宗室3000余人被金兵掳走,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为被委派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出外招兵而免于此难,不久在应天登基,金兵继续追杀,他逃到了扬州,后来又被逼无奈,出海逃亡,后在临安(今杭州市)落脚,暂时稳定下来。后面建立了南宋是为宋高宗。徽、钦二帝被掠去后,于1135年和1156年死于金朝。

北宋末年,宋徽宗做皇帝,宋徽宗此人是优秀的艺术家、书法家和诗人,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当年宋哲宗死后要立新君,太后太立时为端王的赵佶,宰相章惇就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宋徽宗喜欢古玩字画,又喜欢园林景观,他生活奢华,又不理政务,将朝政交给了蔡京童贯等人,这些东西人大多是出了名的奸臣。

结果,北宋末年民怨沸腾,大有天下大乱的趋势。

北宋宣和二年,方腊在东南地区起义,起义军连同眷属发展到近百万人,一度攻占杭州,将当时北宋的财赋重地动摇,严重威胁北宋统治。

宋徽宗不可以不调遣涵盖中央禁军、西军和河北边防军在内的大批精锐部队南下平叛。

经过数年征战,起义军被镇压,但经此一战,北宋不管从军事还是经济上都大受损失。

其实就是常说的在方腊起义前后,我们熟悉的“梁山好汉”宋江等人起义,征战多年,席卷数县,后被朝廷招安。

又有河北地区著名的张迪、高托山起义,因为河北“常胜军”事件,闹得河北百姓活不下去,民怨沸腾,纷纷揭竿而起,后来这些人很多都当了金兵的向导。

从历史记载来看,仅著名农民起义的就有十几处,除了上面说的起义,还有青州张仙、济南府孙列、沂州武胡、大名府杨天王、郓州李太子、密州徐进、水鼓山刘大郎等人,这些起义规模从十几万人都几万人不等,其余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更是数不胜数。

基本上,北宋末年的社会已经是处处干柴,烈火也启动渐渐蔓延,假设不是这个时候恰巧金兵崛起,南下灭宋,民族矛盾压过了阶级矛盾,既然如此那,可以肯定的是,北宋也会像秦汉隋唐元明清一样爆发剧烈的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后灭亡。

宋朝军力依然不会弱,北宋的疆域自宋建立之初起就基本上没有减少。宋徽宗年间宋朝的疆域面积达到了顶峰,宋朝设陇右都护府,完成对西夏的迂回包围。

从北宋赵匡胤一统五代十国,檀渊之盟迫使辽国签署了一百多年的合约,穆桂英挂帅,南宋岳飞,韩世忠,虞允文,辛弃疾,孟珙,文天祥很多名将和辉煌战绩完全就能够看出来。宋朝不如汉唐明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原因,就是因为从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手里丢掉了幽云十六州,没有产马地,缺乏骑兵。同时因为失去了长城天险,只可以派重兵分散成弧线拱卫京师。

哪个朝代养得起80万禁军?唯有宋朝。不过,檀渊之盟是大宋外交的大成功,辽国不一样于以前的匈奴,突厥,也不一样于后面的女真,蒙古,辽国没有彻底汉化。他施行的是农耕游牧二元政治体制,既能在中原耕种与北宋商贸往来,又能在北方利用其强大骑兵教训不安分的少数民族是大宋的天然屏障。事实证明,宋徽宗祸国殃民,联金灭辽的昏招是宋朝大的悲剧。

燕云十六州沦陷,一带雄主柴荣北伐时,燕云地区的百姓积极响应,直到宋太祖,宋太宗时代还响应北伐,然而,赵二实在不给力,高粱河一战彻底被辽打怕了,从此患上了恐辽症,让燕云百姓大失所望,过了200年后心理早就没啥“王师”了。

除开这个因素不说,一个方面是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依然不会期望被其他势力打破这样的利益关系,如当年幽州城的韩赵刘马四各位考生族,后来女真灭辽时曾与北宋同盟伐辽,宋朝军队在绝对数量优势情况下被已经灭亡边缘的辽军打得大败。

女真攻入北京,灭了辽,把幽云十六州山前诸州给了北宋,北宋进入这一地区后,以“王师”姿态自居,错误的采用土地政策,比在辽时还加重税收,侵犯了当地士家大族利益,另外对一部分幽云官员不信任,例如反复无常的郭药师,直接致使幽云地区再次脱离了中原政权的管辖范围之内。

假设盛唐十大节度使的50万募兵集中在一处,可以想象有多么恐怖,估计北方边境可以再无战事。盛唐时安西四镇不过二万五千军队就可以一挑三而不败,可见高素质的职业军队可怕之处。

故此,如此看来两种兵制(府兵制和募兵制)并存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即内地安定,采取府兵制,建立民团,朝廷不用很大的军费支出。保护乡土,定期训练,把训练成绩列入官员考查内容,这样就可以在相对的程度上保持军队战斗力。

边境地区,采用军屯,实行募兵制。多招募无业游民,利用边境的军事斗争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可优胜劣汰,很大程度上保持社会安定。还有一点,朝廷要有眼光,要让战争有利可图,尽量的以战养战,这样才可以不要越打越穷的结局。

北宋灭亡可不是只是唐末黑锅之类,一句两句说不知道。大的历史背景是,从两周秦汉以来世族渐渐巨大,隋唐意识到尾大不掉开启科举涵盖限制联姻等制度分化过于巨大的家族。从现代意义讲社会世族化意味社会固化,但客观讲,各位考生族对历史和国家民族开拓发展历史意义不可磨灭,进步意义是鲜明的。

北宋末期党争之乱,奸臣当道

神宗皇帝和哲宗皇帝执政时间加起来依然不会长,没办法为改革提供有效时间支持;这也是改革失败而致使国家内耗严重的一个问题,而北宋后期的文艺皇帝“宋徽宗”赵佶,虽然支持改革派,但这个皇帝在政治水平和眼光眼界上,均没办法与仁宗、神宗还有哲宗相比较,党派之争虽说到了他这一代从新旧之争演变成为新派一家独大的局面。

湖南土建中级职称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湖南土建中级职称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湖南土建中级职称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宋朝建国历史简介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jianzhugc/202308052033429.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土建中级职题库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tujianzhongjizhicheng/tiky/)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宋朝建国历史简介和土建中级职题库的相关信息。

    土建中级职题库热门资讯

  • 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宋朝建国历史简介

    本文主要针对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宋朝建国历史简介和宋朝历史简介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唐宋元明清历史介绍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

    2023-08-05

  • 初中英语五单元知识点,初中英语一般现在时态讲解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五单元知识点,初中英语一般现在时态讲解和初三英语动词有哪些单元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初中英语五单元知识点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

    2023-08-05

  • 九年级英语单词如何快速记,九年级英语单词怎样快速记忆

    本文主要针对九年级英语单词如何快速记,九年级英语单词怎样快速记忆和初三英语如何背单词视频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九年级英语单词如何快速记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

    2023-08-05

  • 邮政笔试资料哪里能找到,邮局考试都考什么啊?

    本文主要针对邮政笔试资料哪里能找到,邮局考试都考什么啊?和江苏邮政笔试真题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邮政笔试资料哪里能找到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

    2023-08-04

  •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与反思家长怎么写,试卷家长写反思怎么写

    本文主要针对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与反思家长怎么写,试卷家长写反思怎么写50字左右和期试卷分析反思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与反思家长怎么写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