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是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华宇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由“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南京大屠杀”三个子目构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和结果,南京大屠杀。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上承局部侵华的史实,下启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对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扎实,理解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好奇心强,对历史充满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图片和史实材料,顺应学生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的基本史实;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过程;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围绕当前日本右翼的否认历史的资料,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学习,体会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学习,发现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理念以及正视历史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七七事变的意义及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难点】
南京大屠杀的启示。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情境创设教学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众所周知,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心怀期待地投入新的学习内容。为此,我采用情境导入法。
我会在大屏幕上播放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片段,提出问题:“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为什么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与历史相关的现实新闻,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同时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七七事变
我会在大屏幕播放七七事变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归纳出七七事变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经过。
接下来我会出示《卢沟桥事变形式示意图》,提出问题:(1)七七事变有怎样的意义呢?(2)七七事变是偶发事件,还是蓄意挑衅?
让学生与同桌两人,进行5分钟的讨论后,能够理解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能够通过分析七七事变的经过,发现七七事变是日军精心策划,蓄意挑衅。
接下来我会出示淞沪会战的图片以及国民党发表的《自卫抗战宣言》片段,提出问题:淞沪会战的时间、地点是什么?国民党的抗战态度有了哪些变化?
学生自主回答出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爆发,又称“八一三事变”。国民党抗战态度转为坚决抗战。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国民党态度转变是由于淞沪会战直接关系着南京——国民党首都的安危。
【设计意图】通过纪录片和地图的使用,创设历史情境,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掌握七七事变的基本史实,同时在同桌交流中理解七七事变,提升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过渡语: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在这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