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1节的内容,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本章教学内容从生命起源开始,到生物进化,后关注人类自身的起源和发展。《生命的起源》是本章的第一节,也是生物进化的历史起点,主要介绍了生物的起源的过程,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起到理论支持的作用。
二、说学情
“盘古开天地”“腐草化萤”“女娲造人”“创世纪”等神话或宗教故事等都涉及生命的起源问题,学生应该能从多个方面获得一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有所偏颇、失之科学,因本节内容涉及的年代久远,学生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所以难以理解原始大气与现今大气的成分差异,以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源等知识。鉴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文本等资料,并准备多媒体素材,让学生逐步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1.比较并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描述化学进化的过程。
2.通过分析本节课的几个重要实验,提高实验分析的能力。
3.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形成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雷迪实验和巴斯德实验、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为本节重点内容,而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我运用情境创设、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比较法。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化学进化的过程,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让学生简述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生命发生的神话故事。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能说出“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创世纪”等神话传说或宗教故事,我及时对学生的描述给予鼓励性评价,随后追问:你们认同神创论的观点吗?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从而引出课题——生命的起源。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神创论观点的错误之处。
2.新课展开
这一部分将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环节一:自然发生论
教师通过多媒体简单向学生讲述自然发生论的主要观点: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
环节二:生生论
给学生播放巴斯德鹅颈瓶的实验视频,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终是谁通过实验证明“腐肉中的微生物也不是来自肉块本身,而是来自微生物的”?
(2)鹅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论,确立了生生论。生生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对巴斯德的实验有清晰地认识,并且明确生生论的主要观点:生物只能来自生物,不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产生。
之后设疑:为什么说生生论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从而引出第三个环节。
环节三:化学进化论
首先简单介绍宇宙生命论的主要观点:认为生命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之后讲述化学进化论的观点: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观点,我会播放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动画,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化学进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当学生对化学进化的过程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每个阶段的发生场所、条件以及生成物质。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结合板画补充讲解化学进化过程示意图。
这样,通过直观演示动画、小组讨论以及画示意图,化抽象为直观形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突破本节课难点。
继续设疑: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吗?从而引出米勒的实验。教师首先讲解米勒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过程。同时在PPT上展示如下几个问题:
(1)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点模拟了原始地球的什么现象?冷凝器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这模拟了什么过程?
(2)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这样,让学生自主合作分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得出结论:无机物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以及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