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赔偿具体标准,一般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赔偿具体标准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赔偿详细标准?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及赔偿范围
详细处理流程:
一、抢救伤者,及时联系110、120.二、及时要求交警部门做出责任认定,这不单单是区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标准,也是计算民事赔偿的依据。同时,在交警部门一定要调查到对方的信息,以便以后调解或诉讼。
三、若伤情较重,尽可能申请交警部门主持调解(好也邀上保险公司),若对调解数目金额分歧太大,或怕日后保险公司借此拒赔而致使调解不成功,肇事方不支付医疗费的,也不需要担心。若经济状况不好,确实没办法支付医疗费,可以到法院申请先予执行。若有能力支付,先自己垫付,以后再诉讼或调解处理。注意保存好有关病历本及发票。
四、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有:
1.医疗费:指因出现交通事故而致使身体受到伤害,非机动车一方为使身体复原而花费的药费和治疗费,主要涵盖:挂号费、医疗费、检查费、诊疗费、住院费、后续治疗费及其他医疗费用等。
2.住院伙食补助费:指非机动车一方受伤住院治疗这个时间段所需的补助伙食费用。
3.营养费:指非机动车一方受伤后,根据医疗机构的意见或者鉴定结论向其补充营养而支付的费用。
4.护理费:指非机动车一方受伤后,生活没办法自理,需他人护理而支出的费用。护理期限以医疗机构的意见或者鉴定结论为准。
5.交通费:指伤者就医或办理丧葬事宜、参与事故处理而出现的车费、船费、飞机费等。数目金额认定以凭据为准。
6.住院费:指伤者到非本地就医及参与事故处理而出现的住宿费用。
7.误工费:指非机动车一方因为出现交通事故而不可以工作,致使收入减少的费用。误工期限以医疗机构的意见或者鉴定结论为准,按实质上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其近3年的年平均收入计算。不可以举证的,可参照受诉地法院所在地一样或相近行业上一年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8.残疾赔偿金:指因交通事故伤残而给伤残者的补助费用。按受诉地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
(1)60周岁以下:20年乘以上一年城镇居民人都可以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乘以伤残等级%;
(2)60周岁以上的每增多一岁减少一年;
(3)75周岁以上的计算5年。
9.残疾辅助器费:指因交通事故而致使身体受到都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购买普通适用器具出现的合理费用。
10.丧葬费:指办理死者丧葬事宜而出现的必需费用。详细根据受诉地法院所在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6个月计算。
11.死者赔偿金:指因交通事故导致非机动车一方死亡对死者家属支付的补偿金。根据交通事故出现地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1)60周岁以下的,计算20年;
(2)60周岁以上的,每增多一岁减少一年;
(3)75周岁以上的计算5年。
12.被抚养人生活费:指向死者生前实质上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支付的生活费用。按受诉地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或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计算。
(1)不满18周岁的抚养到18周岁;
(2)无劳动能力,60周岁以下的,抚养20周年;
(3)60周岁以上的每增多一年减少一年;
(4)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13.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因为交通事故的出现侵犯了非机动车一方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给受害人的精神带来一定的损害,而用金钱向受害人进行精神补偿。
通事故处理流程:一,现场勘察;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三,行政处罚;四,组织赔偿调解。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主要分为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财产损失赔偿标准还有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三大类。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导致残疾的,还需要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导致死亡的,还需要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导致人身损害的,需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还有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导致残疾的,还需要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导致死亡的,还需要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入口通道路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要按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相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交通事故处理处理流程
按照《道法》简易处理程序
(1)现场查勘(现场拍照)
(2)责任认定(按照道法出具责任认定书)
(3)处理结果(按照责任认定书进行赔偿)
赔偿流及标准:按照责任认定按标准进行赔偿,
赔偿内容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医疗费
(2)误工费
(3)护理费
(4)交通费
(5)伙食补贴费
(6)营养费
(7)残疾赔偿金
(8)丧葬费
(9)被护养人生活费
(10)死亡赔偿金
1、现场勘查。出现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2、责任认定。
3、处罚。责任认定出现法律效力后,应把对责任当事人作出的处罚意见呈送领导审批。
4、赔偿调解。交通事故的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导致死亡的需要赔偿死者家属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处理丧事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出现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需要马上停车,保护现场;
导致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需要马上抢救受伤人员,并快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化现场的,需要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需要予以帮助。
在道路上出现交通事故,未导致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不即行撤离现场的,需要快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出现交通事故,仅导致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了解的,当事人需要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