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内容有哪些,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内容有什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内容: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实质特点,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促进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按照教学内容的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教学中要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法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取得好的学习结果。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 、活动目标
1. 为了使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到科学思想、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努力建构良好的考试教材结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步逐步递次推动,让学生越学越能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一步一步挖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每次学习的时候培养兴趣,在游对戏中学习科学。
3.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活动日期及地址位置
每周三下午活动课 , 科学实验室
三、活动内容
选取较简单的实验,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加这当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
了进一步逐步递次推动我校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科学知识及实验操作兴趣小组活动制定以内容:(1)科学知识(2)实验操作等活动。
四、活动措施
1、按照不一样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没有必要要前活动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采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升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做一定程度上介绍,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过程当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详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百分之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多强调须知 ,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评价
1.每一次上课前进行签到,下课后,将自觉打扫卫生的学生名字记录下来,在学期中、结束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发喜报或笔记本)。
小学科学探究过程的六个步骤?
科学探究活动的六个步骤分别是:
第1个步骤:研究的主题,实际上质就是探究什么。
第2个步骤:探究的问题,实际上质是落实到详细问题。
第3个步骤:问题的假设,实际上质是按照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是想。
第4个步骤:处理问题的过程和方式,实际上质是深入实践,用不一样的方式试验以图得到解答。
第5个步骤:讨论与交流,实际上质是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搜集不一样的意见。
第6个步骤:归纳得出结论,实际上质是将结论进行总结。
二年级科学探究的主要内容?
瓶子赛跑、带电的报纸、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带电的气球、可爱的浮水印、分合的水流、漂浮的针、神奇的牙签、有孔纸片托水、手绢的秘密。
一、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开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早一点到达终点
介绍: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当中还会有摩擦,因为这个原因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二、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需要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可以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清楚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快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特别是在冬天),假设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可以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三、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何种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介绍: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因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四、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那些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那些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马上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当中,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介绍: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五、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就可以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哪些情况。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介绍: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可以影响水分子相互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六、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可以合成一股。
5、假设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七、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介绍: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促使其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样的内聚性的连接是因为某一些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操作。
八、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目前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介绍: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部分水分,故此,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很强,故此,会把牙签向外拉。
九、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不少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介绍: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出现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不少小孔,也还是不会漏雨一样。
十、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快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因为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们第一来分析试题,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小学课堂”,一个是“探究”,既然,是小学课堂,面对的主体是小学生。此外探究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追本溯源的意思,说直白点就是刨根问底的意思。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在上面两个方面下功夫。面对小学生,我们启发孩子的刨根问底的能力。
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知识面较窄,考虑问题单一,看问题表面化。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要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逐层、多方位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慢慢提醒着孩子去思考问题。要尽可能做到点到不说破,给孩子留一层窗户纸。这样,孩子的思维既能接受,也给孩子看穿问题那一刻的成就感。
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先让孩子回答容易想到的,然后,再深入一层,提出另一问题,让孩子马上思考,也可引导孩子自己去剖析事物本质,更加深入底层提出问题,老师来回答。做好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参加度。假设每节课都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上面说的环节处理一个问题,长时间坚持,孩子自然在探究问题的能力上回取得提升!
什么是教师探究课?
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考试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质上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处理实质上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基金从业资格证考试资料
基金从业百度云网盘资料免费下载
百度网盘资源
网校培训课程
©该资料为华宇网校原创,仅供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使用,购课请点击上方培训课程!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辅导课程

>>基金从业考试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文章编辑:华宇考试网;相关博客: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网)
基金从业百度云网盘资料免费下载
-
百度网盘资源
网校培训课程
©该资料为华宇网校原创,仅供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使用,购课请点击上方培训课程!

>>基金从业考试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