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总成本计算公式,材料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怎么算的

采购总成本计算公式?
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有关的物流费用,涵盖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为: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材料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怎么算?
1、运杂费 分配率 =运杂费总额/(A材料重量+B材料重量)*百分之100= 6000/(80000+40000)*百分之100 = 5%A材料分担运杂费 =A材料重量*运杂费 分配率 =80000*5% = 4000元B材料分担运杂费 =B材料重量*运杂费 分配率 =40000*5% = 2023元2、A材料的 采购成本 =买价+运杂费 =320230+4000 =324000元A材料的 单位成本=A材料的 采购成本/数量 =324000/80000 =4.05元/千克3、B材料的 采购成本 =买价+运杂费 =80000+2023 =82023元B材料的 单位成本=B材料的 采购成本/数量 =82023/40000 =2.05元/千克
采购成本对利润影响多大?
采购与供应管理主要有利润杠杆作用、资产收益率作用、信息源作用、营运效率作用、对企业竞争优势作用五个方面的作用。
采购的利润杠杆作用是指当采购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时,企业的利润率将会上升更高的比例。
这是因为采购成本在企业的总成本中占据着相对较大的比重,大多数情况下在百分之50 以上,而这个比例远远高于税前利润率。
比如,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假设其税前利润率为4%,采购成本为销售收入的百分之50,既然如此那,采购成本减少 1%,就将带来250万元的成本节约,其实就是常说的利润上升到了250万元,利润率提升了25%。
可见,利润杠杆效应十分显著。
资产收益率作用是指采购成本的节减针对企业提升资产收益率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资产收益率指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和企业总资产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出来就是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该公式可以转换为: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 公式右边第一个括号里的主要内容我们称之为利润率,第二个括号里面的主要内容叫做资产周转率(投资周转率),这样,资产收益率完全就能够表示为企业的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的形式。
当采购成本下降一定比例时,通过利润杠杆效应可以使利润率提升更大的比例。
另外一个方面,采购费用减少,则库存同样数量物资占用的资金就少,即资产降低,这个问题就提升了投资周转率,两者的乘积就是一个更大的比例,大的收益率促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
至于信息源作用、营运效率作用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比较容易理解,这里就不可以再一一加以分析了。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持续性加剧和经营管理观念和方式的发展,采购在企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购部门也必将在未来发挥更深远的影响力。
采购成本影响存货成本是正比关系 存货成本影响销售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是正比关系 销售成本决定利润大小是反比关系 故此采购成本与利润是反比关系
当商品进货价格明显不同时,怎么确定商品支出成本及期末成本?
存货核算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先进先出法:在先进先出法下,假设库存单存货没有单价,经过记账处理后,会根据存货未出库的先入库记账单价,作为出库单价;假设库存单存货在内容框中填写了单价,记账后,出库单的出库成本不变,系统自动在内容框中填写入库单价与应出单价,在计价辅助库增多出库调整。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的处理方式与先进先出法一样,只是选定出库的为后入库记账的那一次单价。【注:新准则中已无此计价方式】
(3)移动平均法:假设出库单在内容框中填写了单价,直接进行记账处理;假设没有在内容框中填写单价,按现存的结存数量与结存成本来计算出库单价;假设计算出来的单价为零或者是红字出库单,则一定要在内容框中填写出库单价。不然不可以记账。
(4)全月平均一次单价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库单的记账在系统不受限制,记账后不反映存货的出库成本,一定要经超过要求规定的时间末处理以后才可以得到存货的出库成本。
(5)很小一部分计价法:很小一部分计价法是以某批次存货购入时的实质上单位成本,作为该批发出时的实质上成本。在很小一部分计价的出库单上标明了所出的批次,应按批次分批出。
换汇成本是多少?
1.换汇生产成本。即指生产型出口企业为取得一单位的外汇净收入而实质上支出的出口商品人民币生产成本,这里的生产成本在包含或不包含增殖税时,换汇生产成本的计算应略加区别。
2.换汇采购成本。与换汇生产成本类似,换汇采购成本则可指流通型出口企业为获取每一单位的外汇净收入而向工厂支付的出口商品人民币采购成本,这个方向的采购成本大多数情况下应理解为已包含了增殖税。
3.换汇费用成本。可以指出口企业为取得一单位的外汇净收入而支出的全部交易从属费用,涵盖国内运杂费、报关报检费、换单费、码头操作费、港区杂务费等,甚至涵盖经营管理费用的分摊等。
4.换汇总成本。则可以指出口企业为取得一单位的外汇净收入而支出的出口商品总成本。很明显,假设假设换汇生产或采购成本为C1,换汇费用成本为C2,则换汇总成本C3=C1+C2,推测预计过程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换汇总成本=出口人民币总成本÷出口外汇净收入=(采购成本+交易从属费用)÷出口外汇净收入=换汇采购成本+换汇费用成本
(1)结转入库甲材料的实质上采购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
1·采取“实质上成本”购进原材料,货款已付、货物未入库时:借:在途物资—甲、乙、丙材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2·支付的运费在甲乙丙三种材料当中分配,(分配方式:按重量、按金额?):借:在途物资—甲、乙、丙材料;贷:银行存款。
3·材料验收入库,计算并结转入库材料的实质上成本:借:原材料—甲、乙、丙材料;贷:在途物资—甲、乙、丙。扩展资料会计分录的方式层析法: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以此后得出结果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可以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业务链法:按照会计业务出现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当中会计分录当中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记账规则法: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搅拌站怎么计算每方砼的成本?
为了计算混凝土搅拌站多久能回本,就得先看看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一方混凝土需多少成本。;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每方混凝土的成本看你怎么算了,假设比较准确的计算方式是这样的,费用基本罗列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原材料费用:水泥、砂、砂、碎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全部材料的费用,按照配合比和原材料单价,可以比较简单计算得出的;
2、运费:主要为各自不同的车辆的油耗,涵盖搅拌车、泵车、装载车等等的费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统计计算出来。
按照经验,搅拌车(工地距离为20km左右)约为20元/方,泵车约为15~20元/方。;
3、员工工资:大多数情况下商品混凝土单位员工的工资总额跟生产方量还是呈线性关系的,还需要结合各地的工资水平和各个企业的情况而定了。;
4、设备折旧:需考虑的是折旧年限,例如是定5年收回成本,就是设备总额/五年预估产量,即为每方砼中设备折旧费用;
5、营销费用:涵盖全部在商品混凝土销售途中营销部门出现的费用(餐饮、娱乐、回扣等等),该费用肯定是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
6、水电、通讯费用:涵盖生产途中还有员工在单位生活、工作途中出现的水、电、通讯费用,相对比较固定。;
7、消耗品费用:商品混凝土企业某些消耗品的费用,比如泵车泵管、S阀等,搅拌车机油、机油滤清、空气滤清、轮胎消耗等(泵车、装载车同样有),搅拌机衬板、搅拌臂、机油等。;
8、检测费用:主要是搅拌楼、地磅、试验设备的年检费用,检测站检测费用。;
9、税收取的费用用。;
10、其他费用:涵盖办公消耗品(各种用纸、笔、电池、修正液……这个自己发挥想象吧),互联网费用,GPS费用、ERP费用……;补充说明:;补充一、成本涵盖3个部分;
1、原材料,要按照配合比,算出每方混凝土的各自不同的原材料用量,涵盖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子、外加剂、水、其它掺合料等等,原材料的用量乘单价就是原材料成本;
2、人工费、机械费、水电费、维修费,这部分和生产规模相关系,工人和机械要相对固。
月产量越高,分摊到每方混凝土的成本就越低;
3、建站的成本分摊,要把建站的费用分摊到每方混凝土里面,这个和建站规模、总的生产数量相关系,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越多,建站成本就越低。;补充二、不管什么地区,计算方式都应该差很少;
1、材料直接成本。
水泥、砂、石子、掺加剂、水的用量按照配合比用量还有采购价格计算;
2、生产机械人工成本。
大多数情况下机械人工费综合10~15元;
3、运输、输送成本。
根据公里及输送方法算;
4、设备场地。
场地费用摊销、设备投入折旧;
5、管理费用。
管理人员工资摊销按照产量;
6、税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