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招博士吗,云南大学有农林类专业吗考研

云南艺术学院招博士吗?
云南艺术学院是有招收博士的专业
云南大学有农林类专业吗?
有的,我学的专业就是农业类的,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有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并熟悉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式和技能,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有的。云南大学农学院历史悠久,始建于1938年8月,农学家汤惠荪教授(1938年-1943年)任云南大学农学院首任院长,林学家张福延教授于1943年接任院长职务(1943年-1953年)。现任院长胡凤益教授,名誉院长朱有勇院士。云南大学农学院先后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农科人才,曾聘请任职汤惠荪、张福延、汤佩松、郑万钧、金善宝、秦仁昌、吴中伦、诸宝楚、徐天骝、段永嘉、昝维廉、徐永椿、徐季吾、蒋同庆、肖常斐、蔡克华、曾勉、余树勋等著名学者到农院任教,他们在蕨类植物、树木分类、烟草繁育与栽培、植物病理、云南果树资源收集整理、蚕遗传学等方面研究成果优异,为国家的农业兴旺和云南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奉献。遵守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整体目标,和夯实文理、完善管理、发展工学、拓展医农的学科建设思路,服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人才和科技支撑的迫切需,云南大学 正式恢复重建农学院,翻开了云南大学农学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经过近这些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发展成以本科学教育育为基础、具有一定规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的多层次办学的优势学院。学院现设有园艺、植物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2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并熟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针对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和针对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针对人才。
二、招生计划
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77人, 后招生总人员数量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三、招生类型
学校招生类型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类型都是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需脱产1年学习。
学校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领域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和汉语国际教育。
四、招生方法
采取普通招生考试方法进行择优选拔。
普通招聘考试是指学校面向满足考试报名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法,考试分初试和考研复试。初试的笔试考试科目为:英语和两门业务课。考研复试内容主要涵盖对学员学术水平的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查及体格检查等。外语听力测试在考研复试中进行。
五、学制学位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大多数情况下为4年,长学习年限为6年(含休学)。修完我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查合格后获取规定的学分,完成并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准予毕业,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对应的博士学位。
六、考试报名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满足《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详细指导意见》、《有关普通高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相关问题的公告》(详细内容查看教育部官方网站)的体检要求。
(三)有两名与报考专业、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的推荐信。
(四)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外取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入学前获取硕士学位)。
(五)报考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学员除满足前面的这3个条件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有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和很强研究能力的各级各种学校管理人员,不招收公务员。
(六)报考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方向的学员除满足前面的这3个条件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有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和很强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不招收职业学校、高校专任教师。
(七)报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方向的学员除满足前面的这3个条件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硕士学位,结束到 9月1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或有关领域全职工作满2年及2年以上,具有相当成就的教师。
(八)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相关规定办理。
(九) 不招收同等学力学员。
云南大学硕博连读毕业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未受过刑事、行政或纪律处分。
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满足我校要求。
3.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4.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前( 7月)一定要完成规定的硕士阶段课程的学习和考查,成绩优秀,无补考或重修科目。
5.硕士在读专业与申请专业相近或有关。
6.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很强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还有协同合作精神。
7.硕士在读这个时间段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且为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可默认为第一作者),或硕士在读这个时间段独立担负校级或者以上级别课题,或参加导师科研项目,(需提交书面证明材料)。
考研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考研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网盘提取码:gha7
考研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考研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