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如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如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式有:
测交法、自交法、单倍体育种法。这当中,单倍体育种法、自交法仅合适于植物。单倍体育种是以染色体变异原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产 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使染色体组加倍的方式,形成能结实的纯合正常植株的育种方法。
单倍体主要有两种出现途径,一是在体内出现,涵盖了自发出现、假受精、雄核发育、雌核发育,二是离体诱导,例如花药、花粉培养。
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出现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规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是现代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出现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实际上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为这个原因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要验证AaBb可以出现四种配子。
方式1:自交,让AaBb自交或相互交配,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假设满足A-B-:A-bb:aaB-:aabb=9:3:3:1,则验证了自由组合定律
方式2:测交,让AaBb与双隐性(aabb)个体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假设产生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验证了自由组合定律。
扩展资料:
孟德尔在做时用的是双杂合的亲本自交,得到9:3:3:1的比例,他在解释时是根据亲本能出现4种配子,而只要这4种配子自由组合就可以得到这个比例而验证,孟德尔采取的是测交法,因为只要能证明确实能产4种配子就可以证明他的结论而测交时用的是双隐性纯合体,不影响配子性状的表现,有几种配子在后代就可以有几种表现型,而且,比例是相等的,而实验结果确实得到类似的结论,故此,前面他的解释是正确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就证明出来了。
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奥地利帝国生物学家。出生于奥地利帝国西里西亚(今属捷克)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Brunn)(今捷克的布尔诺 )的修道院担任神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是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如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减数首次分裂途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如AaBb出现AB、Ab、aB、ab故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要验证AaBb可以出现四种配子。方式1:自交,让AaBb自交或相互交配,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假设满足A-B-:A-bb:aaB-:aabb=9:3:3:1,则验证了自由组合定律方式2:测交,让AaBb与双隐性(aabb)个体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假设产生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验证了自由组合定律。
如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为了证实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F1杂种,确实出现了四种数目相等的不一样配子,他同样采取了测交法来验证。
把F1杂种与双隐性亲本进行杂交,因为双隐性亲本只可以出现一种含有两个隐性基因的配子(yr),故此,测交所出现的后代,不仅能表现出杂种配子的类型,而且,还能反映出各自不同的类型配子的比数。 换句话说,当F1杂种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后,如能出现四种不一样类型的后代,而且,比数相等,那么就证实了F1杂种在形成配子时,其基因就是根据自由组合的规律彼此结合的。针对这个问题,孟德尔做了以下测交试验。 实质上测交的结果,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都得到了四种数目相近的不一样类型的后代,其比数为1∶1∶1∶1,与预期的结果完全满足。这个问题就证实了雌雄杂种F1在形成配子时,确实出现了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以此验证了自由组合规律的正确性。
基因的分离定律就是指一对相对形状来说的,纯粹Aa的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来说的。子代的性状是亲代的性状重新组合成的。如AaBb。实质上是生殖细胞在减数首次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当中的自由组合。但是,它们都是出现在有性生殖途中的。一定要有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
单倍体育种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式有:
测交法、自交法、单倍体育种法。这当中,单倍体育种法、自交法仅合适于植物。单倍体育种是以染色体变异原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产 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使染色体组加倍的方式,形成能结实的纯合正常植株的育种方法。
单倍体主要有两种出现途径,一是在体内出现,涵盖了自发出现、假受精、雄核发育、雌核发育,二是离体诱导,例如花药、花粉培养。
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出现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的发展:
1、孟德尔的工作当时并没有被世人所理解,30多年后才重新被大家所认识,并被其他不少实验证明是正确的。
2、1909年,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没办法推算预测被测个体出现配子的数量。并且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原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单倍体育种法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 1,则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判断依据?
两点:(1)同时: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
为什么测交可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途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
这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大约。
3.
测交是显性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用这样的方式可以通过性状分离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测交是如何检验出自由组合定律满足?
测交的好处是,可以了解判断被检测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了解了个体是杂合体还是纯合体完全就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检测的是共显性或半显性性状,不需要测交就可直接由表型判断其是杂合体还是纯合体。补充回答:孟德尔觉得遗传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因为这个原因他觉得采取测交的方式可以经行验证。并且他的实验的到了成功。但当时大家依然不会接受孟德尔的学说。直到几十年后才得以认识到这样的方式。考研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考研免费资料下载
-
百度网盘提取码:gha7
考研视频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相关推荐:
考研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

>>考研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