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考点有很多口腔主治医师考生都比较感兴趣,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华宇口腔主治医师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旧称牙源性角化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是一种良性、单囊或多囊、发生于颌骨内的牙源性肿瘤。而不是囊肿。
X线:单房或多房性投射区,边缘呈扇形切迹。
特征为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具有潜在的侵袭性和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
术后有较高的复发倾向,且有时可与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颌骨囊肿—基底细胞痣—肋骨分叉Gorlin综合征)并发。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组织来源,多数人认为来自牙板上皮剩余或Serres上皮岛。也可能来自口腔黏膜,特别是下颌磨牙升支区邻近的黏膜上皮。
(一)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复发原因
1.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本身是一种薄壁、易碎的囊肿,手术难以完整摘除;而残留囊壁的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
2.角化囊性瘤主囊的囊壁内可含有微小的子囊或卫星囊,若手术残留,可继续长大形成囊肿。
3.角化囊性瘤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在颌骨内呈指状外突性生长,因此难以完全摘除囊肿。
4.可能来源于口腔黏膜具有高度分裂能力的基底细胞,手术时应同时切除与囊性瘤粘连的黏膜。
(二)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病理
1.肉眼观察 肉眼见囊肿壁较薄,囊腔内常含有黄白色发亮的片状物或干酪样物质,有时囊液较稀,呈淡黄色或血性液体。
2.镜下观察
1.衬里上皮薄,厚度一致复层鳞状上皮,5~8层细胞组成,无上皮钉突;
2.上皮表面呈波浪状或皱褶状,表层多呈不全角化;
3.棘细胞层薄,呈细胞内水肿;
4.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核远离基底膜,呈栅栏排列;
5.纤维性囊壁较薄,一般无炎症;
6.纤维壁可见微小子囊和上皮岛。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