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国历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因晋朝皇室姓司马,故此,又称司马晋。晋朝又分为两个时期,即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合称“两晋”,共154年。
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首都为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首都为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过渡。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中文名称晋朝
国家领袖司马炎、司马睿、司马绍
外文名称The Tsin Dynasty
国土面积543万km²(281年),302万km²(417年)
简称晋
人口数量3500万(300年),1746万(五世纪初)
所属洲亚洲
首都洛阳、建康
主要民族汉族、鲜卑、匈奴、羯、氐、羌
主要城市睢阳、陈留、长安、广陵、江陵
主要宗教道教、佛教、儒家
官方语言雅言
货币圆形方孔钱
时区东八区
政治体制君主制
政治制度三长制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军事制度世兵制
行政区划州制
重要事件西晋“八王之乱”、“淝水之战”等
意义推动了社会发展,短暂的统一了全国,开发了南方
国号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被魏帝曹奂封晋公。咸熙元年(264年),加封晋王晋公,这也是晋朝国号的由来。
历史
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完全一样拥戴,317年三月在建业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并熟悉魏国政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
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十一年(280年灭吴统一结束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总共96年的大乱到291年八王之乱启动了长达298年的五胡十六国及以后的南北朝纷争)。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导致五胡乱华的局面,非常多百姓与世族启动南渡。
316年,西晋被匈奴建立的政权所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于建康称帝,东晋建立,据有中国南方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平民相继南迁,形成中国北方侨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皇权衰落,朝廷大权主要由世族掌握并熟悉,因为军权外重内轻,朝廷控制力弱,很多方镇心怀野心,先后出现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虽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担心野心家借此扩张势力,大多消极支持。
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凭借淝水决战夯实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后期又出现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出现叛乱。谯纵在蜀地自立。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这当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夯实。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非常多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进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1][2]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需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3]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4]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是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蓬勃发展和进步。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候代。因为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产生革新,有部分成为独立的学问。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渐渐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司马家族的司马懿在和蜀汉摸诸葛亮对抗当中,渐渐在曹魏中崛起,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并熟悉了曹魏的核心权力。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晋国,这之后统一了三国,史称西晋。
然而司马炎死后,因为司马家族各自不同的得位不正带来的隐患,爆发了内乱-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严重的削弱了晋朝的国力,北方的胡人乘机入侵,灭亡了西晋,史称五胡乱华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两晋共历十五帝,享国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曹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城,史称西晋,司马炎即西晋世祖。280年,西晋灭孙吴,完成统一。
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西晋愍帝迁都长安城,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西晋的建立开始于晋武帝司马炎,但埋下乱根也在晋武帝。
其一择嗣有眼无珠,要说司马炎前期眼神还不错,估计后期老花眼了,致使选择接班人的眼光差的太远,毫不犹豫选择择了晋朝皇族中的第一白痴司马衷还为其娶了短丑悍的贾南风;后不乱也不可得了。
其二、佞臣当道,终武帝一世,贤臣很多,如羊祜羊太傅、杜预、张华等,文中后面有机会独自叙述,在这里不详诉;但佞臣更多,且多位居中枢,如贾南风的老爹、司马家忠实走狗贾充及其狐朋狗友荀勖(xu)、冯紞等;外戚三杨,晋武帝后杨氏的父亲杨骏及其弟杨珧(yao)、太子太傅杨济等、“食日万钱,犹曰无下著处”的何曾等;
其三偃武修文、罢州郡兵,直接致使洲府兵力空虚;
其四大封宗室,希望万一有难,宗室能出来帮忙抗衡,还有对抗士族,不要自己想曹魏家族也被士族所欺,不想后反而八王之乱。
后被匈奴刘渊建立的汉国其子刘聪所灭。
1晋灭吴之战(西晋)
263年魏灭蜀后打破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局面,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这个时候形成了晋、吴对峙局面。
279年11月至第二年3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直取建业(今南京),220年3月一举灭东吴,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百年的中国复归统一,统一王朝晋朝历史正式开场。
2太康之治(西晋)
太康元年(280年)到十年(289年)是西晋比较繁荣的阶段,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西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产生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情况,史称这个时期为“太康之治”。
太康年间的中国是与西方罗马帝国并列的大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太康之治”尽管是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但它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一定影响,为西晋王朝历史增添了一点光彩。
3八王之乱(西晋)
晋朝出现的重要事件中“八王之乱”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出现于西晋时期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是中国历史上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本次动乱共历时16年。
直到307年,晋怀帝改元永嘉,大赦囚犯,废除诛三族刑。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掌握并熟悉了朝廷大权,至此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后的成功者,这场内乱使当时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致使了西晋亡国还有近三百年的动乱。
4西晋末年流民起义(西晋)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是晋朝著名历史事件,这是从元康六年(296年)至建兴三年(315年)各族流民反抗西晋王朝的起义战争,而且,不止遍及各地的流民大起义此起彼伏。
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还在第二年遇害。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流民起义中,各地流民起义虽然没有走上联合的道路,但各支起义队伍顽强奋战,沉重地打击了西晋的腐朽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过程。
5永嘉之乱(西晋)
西晋历史事件中“永嘉之乱”基本上算是它致使了西晋灭亡,因该事件主要出现于晋怀帝永嘉年间(公元307-公元313年)而称为“永嘉之乱”。
西晋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南下蛮族趁机起兵反晋,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313年晋怀帝于平阳被刘聪杀死后面,司马邺于长安即皇帝位,改元建兴,316年晋愍帝投降被杀,至此西晋历史落幕。
6五胡乱华(东晋)
五胡乱华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从西晋灭亡(316年)启动开始计算,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在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塞外很多游牧民族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其实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当中的厮杀,让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7王与马,共天下(东晋)
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司马睿即位为晋王(东晋),年号建武。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东晋历史正式启动。
司马睿即位后,因为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单力薄,故此,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是,他重用了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
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夯实了东晋一朝政局的基础,影响是深远的。
8王敦之乱(东晋)
王敦之乱是晋朝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又称王敦之叛是东晋初年出现的一场动乱,爆发于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结束于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
王敦之乱这个时间段,东晋集中应付内斗,针对北方的侵扰都没有力量去应付,致使后赵在王敦之乱这个时间段夺取了东晋兖州、徐州和豫州的大片土地,苏峻凭著协力平定王敦之乱而有功获封赏,还威望渐长,军事力量强大。但同时苏峻亦骄傲自满,甚至有异心,后致使了后来的苏峻之乱。
9苏峻、祖约之乱(东晋)
苏峻、祖约之乱又称苏峻之乱是晋朝出现的重要事件之一。这是东晋成帝年间出现的一次大规模叛乱,爆发于咸和二年(327年),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联结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
事于咸和四年(329年)随苏峻于前一年战死和余众相继被消灭而结束,这场动乱对东晋当政的门阀士族打击很大,教训极深。此后东晋至孝武帝时为止,士族内争在方法上带来一定顾忌,不敢轻动干戈,因而东晋得避免除内战达七十年之久。
10淝水之战(东晋)
淝水之战是东晋重要历史事件,这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
于淝水(现今安徽寿县的东南方)交战,后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三十万左右)前秦军,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哪些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逐步递次推动到了黄河,还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
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夯实。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晋朝历史事件
司马炎篡魏
自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始,司马氏掌握并熟悉魏的大权,至司马炎手篡魏的机会成熟,司马炎篡魏,吞并吴、蜀而有天下,国号晋是为晋武帝,传至愍帝,为前赵所灭,史称西晋。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
西陵之战
西陵之战,讲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受到吴军沉重打击。吴大将陆抗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
秃发树机能扰凉州(鲜卑)
秃发鲜卑族首领。“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的四世孙,他在祖父寿阗死后接替大首领位置。率部反抗西晋王朝,先后大破晋的封疆大吏胡烈、苏愉、牵弘、杨欣,攻陷凉州,威震天下,晋武帝惊呼:“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咸宁三年十二月,秃发树机能为晋将马隆所败,旋即为叛徒所杀。
晋灭吴之战
太康之治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产生的太平盛世。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西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产生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情况。史称“太康盛世”。
八王之乱
我们国内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并引发了亡国和近300年的动乱。其后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对统治导致了严重破坏,被觉得是致使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启动,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导致了很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快速灭亡的重要因素。后面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加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加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西晋(265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古代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大一统的阶段,乃于265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后世称“西晋”,并不是当时分类,为晋朝的一些。这大一统时期为时仅51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37年。西晋先定都洛阳,后以长安为陪都。实行俩京制。
西晋(265年—317年[54])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后面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建国启动,传四帝,国祚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2]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时间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这里说的“昙花一现”。
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3]定都洛阳。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据现代学者推算预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国人口恢复至3500万人,形成“太康盛世”的局面。[4]
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局势是非常多游牧部落内迁,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5]。[6]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时间发展,早就形成巨大的权贵集团,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导致五胡乱华的局面,非常多百姓与世族启动南渡。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长安失守,317年西晋灭亡[54]。第二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由陈寿所著。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后面的统一王朝。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沾祖父、伯父、父亲两代三人的“光”,终于在公元265年代魏建晋,开创一个大帝国,并在15年后一统南北。然而统一后的西晋只存在36年时间便走进历史。
三国末期曹魏的司马家族权倾一世,司马懿韬光养晦多年,曹氏皇帝日渐衰微,此消彼长,司马家便越来越壮大。不可以不说司马懿也是很明智,如同曹操一生不称帝,后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司马懿也是如此,他们明白,篡位之事会有多么恶劣的影响,还年岁已高,就算是坐上了皇帝之位也没有多久时间了,何况凭借他们当时的权势,虽不是皇帝也胜似皇帝,故此,司马懿也会此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后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也是比较明智的,后还是由其嫡长子司马炎篡位,代魏建晋。与后世东晋相区别,司马炎建立的晋被称为西晋,而西晋也一直被称为“窃取而来的王朝。
公元266年,三国时代那群英雄死完后面,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把曹操的孙子曹奂一脚踢开,篡魏称帝,成立了晋国。14年后,灭亡了东吴,完成了统一,至此晋朝正式建立,史称西晋。
贺兰山西晋皇陵
以上就是本文晋朝历史,西晋详细历史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kuaiji/202308092044487.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高级会计师考试题库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gaojikuaiji/xuexiziliao/)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晋朝历史,西晋详细历史和高级会计师考试题库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晋朝历史,西晋详细历史和晋朝历史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晋朝历史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阅览本文做一个参考了...
2023-08-09
本文主要针对工期优化有哪些方法和网络计划优化的方法有哪些内容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工期优化有哪些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
2023-08-08
本文主要针对司法会计就业前景好吗他与会计的区别,考过法考和注会和司法会计前景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司法会计就业前景好吗他与会计的区别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
2023-08-08
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结算会计结算会计具体要做什么,结算会计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和高级结算会计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什么是结算会计结算会计具体要做什么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
2023-08-08
本文主要针对退休当年个人账户计息吗,退休当年个人账户有没有利息和江苏社保高级会计师养老金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退休当年个人账户计息吗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
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