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甾字。
甾是现代汉语通用多音字,拼音读作【zaⅰ1声、zⅰ1声】,上下结构,部首田,总笔画为8。本义:读zaⅰ时同灾,宠害。读zⅰ时,指古代一种盛酒浆的陶器;水名。作淄。在山东境内。
具体释义,甾【zaⅰ】:(1)灾害,灾难;如:甾民(灾民,难民)。(2)有机类化合物的一种,甾类化合物。
甾【zⅰ】:(1)古代一种盛酒浆的陶器。甾,东楚名缶曰甾。一一《说文》。(2)水名。后作淄。在今山东境内。嵎夷既略,淮甾其道。一一《汉书》。
淄去除偏旁是“甾”zai一声。同“灾”,甾民,甾害
一个景加页念颢(hào)。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hào。
說文解字注:白皃。汉郊祀歌曰:西颢沆砀。西都赋曰:鲜颢气之淸英。颢与㚖音义略同。从景。景者,日光也。
日光白,从景,言白首也。按上文当云白,首皃。李善注文选引声类,颢,白首皃,声类葢本许书。
今许书乃爲浅人删首字耳。郊祀歌、西都赋及楚辞则皆引伸假借也。胡老切,二音部。
颢,汉字,读音为hào。本义为头白的样子,因而可指白头人,又引申为白色。“颢”字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形容词的意思是会意、从景;作名词的意思是天空。
帷[wéi]
汉语汉字
帷,(拼音:wéi)是汉语通用规范的一级汉字(通用字)。此字始见于古文。本义指帐幕,引申义为用幕布遮挡。
中文名
帷
拼音
wéi
部首
巾
字码
U+5E37
五笔
mhwy
一个巾一个维的一半读作:wéi,字:帷。
部 首:巾
笔 画:11
五 行:土
繁 体:帷
五 笔:MHWY
笔顺名称:竖、横折钩、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基本释义
围起来作遮挡用的帐子。
具体释义
〈名〉
形声。从巾,隹声。从巾,与丝织品相关。帷是帷幕。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同本义。
〈动〉
用幕布遮挡。
组词
帷幄 帷幔 帷子 帷幕 襜帷 罗帷 帘帷 帷殿 帷盖 缁帷 帷帽 床帷 搴帷 帷帟
帷幄,运筹帷幄的wei字
回答问题,读音是wei帷幕
是缁字,念 [zī]
字义:(1)黑色。(2)引申作染黑。(3)指黑色僧服。亦指僧侣或作僧侣。
中文名 缁
外文名 silks black
拼音 zī
出处 《说文》
基本信息
『缁』
繁体字:缁
拼音:zī
注音:ㄗ
简体部首:纟 部首笔画:3 总笔画:11
繁体部首:糸 部首笔画:6 总笔画:14
五笔8698:XVLG
仓颉:VMVVW
郑码:ZZKI
四角号码:22163
UniCode:U+7F01
规范汉字编号:5040
字形结构
[ 字形分析 ]:左右结构形声;从纟、甾声
[ 首尾分解查字 ]:纟甾(sizai)
[ 汉字部件构造 ]:纟巛田
[ 笔顺编号 ]:55155525121
[ 笔顺读写 ]:折折横折折折竖折横竖横
字义解释
(1)缁
形
形声。从糸(mì),甾(zī)声。糸,细丝,可以染上各自不同的颜色。本义:帛黑色。 同本义 [silks black]
缁,帛黑色也。-《说文》
缁衣之宜兮。-《诗·郑风·缁衣》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韩非子·说林下》
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陆游《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又如:缁布(黑色的布帛);缁衣(本为古代用黑色的布帛做的朝服,后借以泛称黑色衣服;僧尼所穿青黑色的衣服);缁林(僧人聚集之处。)。
(2)缁
zī
名
僧侣 [monks and priests]
游食缁黄,往来寄宿。-《聊斋志异》
又如:缁锡(僧人);缁子(和尚);缁林(僧界,僧众);缁徒(僧侣)
黑色僧服。亦指僧侣或作僧侣 [robes of monks]
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缁,去了。-《儒林外史》
又如:缁服(僧服);缁衲(僧衣。借指僧侣);缁锡(僧衣锡杖。僧人所用)
缁 zī 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
“颢”,普通话读音为hào,“颢”的基本含义为白的样子,如颢颢、颢气;引申含义为古同“昊”,昊天。
在平日使用中,“颢”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头白的样子,如颢露、颢气。
“颢”,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颢”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一个景一个页是个“颢”字。
颢的读音是hào。
颢字的意思:
1.白而发亮。《说文解字.零部》:“颢,白貌。”唐.柳宗元〈梦归赋〉:“圆方混而不形兮,颢醇白之霏霏。”
2.各位、博大。通“皓”。《广韵.上声.皓韵》:“颢,大也。”唐.权德舆〈严陵钓台下作〉诗:心灵栖颢气,缨冕犹缁尘。
怨菑及其身的菑读是zāi。
菑[zī]汉语汉字
菑,汉语汉字,拼音为zī,zì,zāi。
《康熙字典》【申集上】【艸字部】菑 ·康熙笔画:14 ·部外笔画:8〔古文〕《唐韵》侧持切,音缁。《说文》不耕田也。《徐曰》从艸从从田。川壅也,田不耕则艸壅塞之。《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葘。《注》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葘。《诗·小雅》于此葘亩。《疏》葘者,灾也,始灾杀其草木也。《易·无妄》不葘畲。《疏》不敢首发新田,惟治其葘熟之地。
这个字的读音是zī,声母为z,韵母为ī,声调为第一声,详细释义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字级:汉语通用规范字二级字。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表达意思:本义是水名,即淄水,在山东中部。后引申为古州名,隋置,后又引申为黑色。
淄是一个地名,位于中国山东中部。它的读音为“zī”是一个单音节的音节。淄河流经这里,为这里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了历史文化的得利原因之一。淄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录是齐国的一些。在唐代时期,淄是地名与州名之一,因其名字来自于淄水而得名。现目前,淄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而闻名。
1 zī2 淄是山东淄博市的简称,该地名来源自于淄水,因为这个原因读作zī3 此外也可参考汉语拼音系统中的音标,发音为/zī/
淄,读音是zī。
释义
1.〔~河〕水名,在中国山东。
2.古同“缁”,黑色。〈名〉 中国水名 今山东内的淄河。源出莱芜县东北,流经临淄市东,过广饶县境,汇合小清河入海 山东新泰县的羊流河 中国古州名。
1 是zī。2 这是因为淄是山东淄博市的一个区,其地名的读音是zī。3 在汉语中依然不会常见,但是在地名中较为常见,比如淄博、淄川等。
淄 拼音: zī, 笔划: 11
部首: 氵 五笔输入法: ivlg
基本解释:
淄
zī
〔淄河〕水名,在中国山东。
古同“缁”,黑色。
笔画数:11;
部首:氵;
1 是zī。2 这个读音是因为淄字是一个汉字,这当中“淄”部分的读音为zī,表示水的清澈。3 淄是山东的一个地名,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不少文化名胜和历史遗迹,值得一去。
1 “淄”的读音是zī。2 “淄”是一个汉字,由“水”和“田”组成,因为古代淄水流经此地而得名。3 “淄”是山东淄博市的名称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济南文化圈的核心地带。
zī,声母为z,韵母为ī,声调为第一声,详细释义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字级:汉语通用规范字二级字。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表达意思:本义是水名,即淄水。
以上就是本文缁去掉绞丝旁是什么字,一个景加页念什么字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pinyinduxie/202305081425686.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拼音读写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pinyinduxie/)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缁去掉绞丝旁是什么字,一个景加页念什么字和拼音读写的相关信息。
缁去除绞丝旁是什么字? 是甾字。 甾是现代汉语通用多音字,拼音读作【zaⅰ1声、zⅰ1声】,上下结构,部首田,总笔画为8。本义:读zaⅰ时同灾,宠害。读zⅰ时,指古代一种盛酒浆的陶器;水名。作淄。在山东境内。 具体释义,...
2023-05-08
“西”字的笔画顺序是什么? “西” 字共有 6 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 组词:西边,西北 西字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象形字。“西”的原义是“栖”,字形是一个乌巢的样子。但是,甲骨文和全文...
2023-05-08
遂去除两点读什么? 逐[ zhú ],部首:辶,笔画:10 五行:火,五笔:EPI 基本解释:(1)追赶 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 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 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具体解释: 〈动〉...
2023-05-08
吉他的英语单词咋读? 吉他的英语单词是guitar,音标是英 [gɪˈtɑdu:(r)] 美 [ɡɪˈtɑr] 。 扩展资料 I made a guitar and painted it red. 我做了一把吉他,并把它漆成了红色。《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2Her hobbies were playing the guitar an...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