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诊断要点是什么呢?快来跟着了解一下吧!
(一)病史
1.发病缓急
急骤发病多见于中毒、外伤、低血糖、急性脑血管病、阿-斯综合征等;
渐进发病多见于代谢性脑病、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慢性发病要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
清醒后再昏迷者多见于硬膜外血肿。
2.伴随症状
伴脑膜刺激征者常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
伴抽搐者可见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癫痫、脑缺氧等;
伴偏瘫者见于脑卒中、脑外伤等;
伴颅内压增高者见于脑出血、肿瘤、血肿和脑水肿等。
3.既往史
(二)体征
1.一般检查
2.生命体征
3.神经系统
(1)昏迷程度分级
1)嗜睡:能唤醒,对刺激有反应,能用语言或运动作出反应。
2)昏睡:需较强刺激方能唤醒,且语言、运动反应较少,刺激停止又迅速进入睡眠。
3)浅昏迷:对疼痛等强烈刺激有运动反应,生命体征平稳,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和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4)深昏迷: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肌肉松弛,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出现,生命体征常有改变。
(2)按常规逐项检查:
注意眼底、瞳孔、眼球运动,角膜反射等;
注意观察面纹是否对称,体位、肢体运动功能,对疼痛的反应,有无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等。
4.对昏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
(1)呼吸:
呼吸深快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
浅而慢的呼吸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或碱中毒;
呼吸过慢或叹息样呼吸提示镇静、麻醉药过量。
昏迷病人出现潮式呼吸提示间脑受损。
当延髓病变时可出现深浅及节律完全不规则的呼吸(共济失调性呼吸),提示病情危重。
(2)循环:颅内压增高多有血压升高和心率减慢;偏瘫者既往有房颤病史,要考虑脑栓塞的可能。
(3)皮肤:
皮肤瘀点或瘀斑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血液病等;
皮肤黏膜呈樱桃色多见于一氧化碳中毒;
皮肤潮红见于感染性疾病及酒精中毒;
皮肤苍白见于休克;皮肤黄染见于肝胆疾病。
(4)气味:
呼气有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有氨味可能为肝昏迷;
尿臭味要考虑尿毒症的可能;
有大蒜味提示为有机磷农药中毒。
(5)瞳孔:
下丘脑病变时使瞳孔缩小;
中脑病变使瞳孔散大;
脑桥病变和吸毒过量、地西泮中毒等均使睛孔缩小,有机磷中毒时瞳孔亦缩小。
(6)瘫痪:
如有中枢性面瘫与同侧肢体偏瘫,提示为对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昏迷;
大脑半球受累多见有偏瘫;
颈髓损害出现四肢瘫;
脑干病变时出现一侧颅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称为交叉瘫。
(7)去大脑强直:
四肢强直伸展,颈后仰,甚至角弓反张,常常因为大脑皮质和中脑同时受累所致。
(8)病理反射:
双侧病理征阳性,常见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昏迷,大脑弥漫性损害常出现强握反射,下颌反射亢进和吸吮反射阳性。
(三)辅助检查
1.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等对诊断有帮助。
2.特殊检查 脑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全科主治医师的资讯请关注华宇考试网!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