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解题技巧:2019事业单位行测指导:简单题干设特值技巧。
仔细研究事业单位的考试题目,会发现有一类题目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公式中的某些未知量可以消除(即无论该未知数是多少,都不会影响终结果),则为了更好更快的去解决题目,许多人可以想到给这些未知的量赋一个值,变未知为已知,结合基本的公式或者方程去解决题目。然而给哪个未知量赋值,赋为多少,其实是许多人目前遇到的一大难题,在此简单分享一下。
一.方法概述
特值法是一种特殊的方程法,理论上来说在设特值的时候可借鉴方程中设未知数的技巧,即设基本的量为特殊值,然后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基本的关系去求其余的量,然而在真正设的时候如果设的值不够好,则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反而加大了难度。同时,既然我们设未知为特殊值,是为了大程度上的省事,在设的时候何不分析一下设谁划算。所以设未知数的技巧只是基于上述两点的基本要求根据所给条件不同而总结梳理的一种结论性语言,仅供参考。
二.一般步骤
通过定义分析可知,特值法的一般步骤为:分析所给条件(已知量,未知量具体位置)—确定所设特值。
例:一项工程,甲乙合作需要6天。甲单独做,需要10天。问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天?
解析:所求为工程问题,基本列示为:乙工作时间=工程总量/乙工作效率,为除法关系,但是总工程量及效率均无相关实际量的描述,可以设特值。那么,我们该设谁为特殊值,设为多少才能大程度上去为我们快速算出正确答案做贡献呢?分析上述例题的已知信息和所求信息可知,所涉及的基本关系就只有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则我们可以将分析进行以下呈现:
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甲乙合作: 6
甲: 10
乙: ?
要想求出乙的工作时间,只需知道总的工程量和乙的工作效率即可,则可挑其中一个设,另外量结合基本公式推导即可。根据列表可知,所给信息及所求信息中均是同样的工程总量,如设它为特值后可以直接结合公式求出相关的工作效率;如设工作效率为特殊值,首先得确定设哪个效率为特殊值,设完之后还需结合总工程量不变这个桥梁去求解其余的值,无论是在计算量上,还是过程上都变得复杂了,则选择第一种设,即设乘积为特殊值。当然,为了更好的去运算,则尽可能的保证无论是所设的值,还是结合公式推导的其余指尽可能的整,尽可能的小,则设其为小公倍数。设完之后,则结合基本公式去求另外所需值即可,该题去找乙效率即可,如下式。
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甲乙合作: 30 5 6
甲: 30 3 10
乙: 30 2 15
然而在真正考试中所给题目多种多样,除了上述基本条件之外,还有可能是以下题目:
例:一项工程,甲乙合作需要6天。甲乙效率比为3:2。问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天?
解析:所求、基本公式均与上述相同:乙工作时间=工程总量/乙工作效率,按照上述同种思路分析,可设工程总量或效率其中一个为特值。而此题若设工程总量为特殊值时,在求效率的时候则需结合比例关系进行份数分配,从而求出乙效率,而且在设特值时如果不能考虑到后续份数分配问题,则可能算出来的数不容易计算。如若设效率为特殊值时,则结合所给比例关系,可以直接得到两个效率,而求工程总量时,只需结合基本公式求解即可。与此同时,在设特值的时候只需将简比设为特值即可。该题的具体解法如下:
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甲乙合作: 30 5(3+2) 6
甲: 3
乙: 30 2 15
对比上述两种情况可知,如果题干中所给条件和所求条件均指涉及到一个基本公式,则以后在设特值的时候即可分两类进行设:
1、所给条件为不同情况下其中某个因式的值,所求也为某种情况下的该因式值,则直接设该因式中乘积为特殊值,大小为不同情况下该因式的小公倍数。
2、所给条件为某个因式的简比和另外一个因式某种情况下的实际量,所求为另外一个因式某种情况下的具体值,则直接设所给因式为特殊值,大小就为简比。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