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氏和完颜氏都是古代少数民族皇室的专有姓氏。这当中,耶律氏为契丹人的姓氏,完颜氏为女真人的姓氏。这两个姓氏在古代特定时期曾经很活跃,人口很多、名人辈出。比如,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完颜阿骨打、完颜亮等。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当今已难觅这两个姓氏的踪迹了。但是因为历史上这两个姓氏曾经很显赫,至今仍然留下了很多他们的后裔。不过他们基本都已改成其他姓氏了。
耶律氏
历史渊源
耶律氏是一个相对古老的姓氏,初起源于唐朝末年契丹迭剌部耶律家族是一个以家族名称命名的姓氏。辽朝时,耶律氏成为国姓,知名人物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德宗耶律大石、军事家耶律修哥等等。辽、金、北宋时,耶律氏人口达到顶峰,名人辈出,以军事家居多,后面渐渐衰落。清朝以后,耶律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后裔分布
耶律氏后裔大多是刘姓。在该姓氏为鼎盛的辽朝,就有很多耶律氏兼称自己为刘姓。按照《辽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除开这个因素不说,后世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也会耶律氏改称为刘氏。耶律氏的后裔继承了家族中英勇、坚毅的特点,大多是忠义之士。现在,耶律氏后裔多分布在安徽、云南、陕西等地,总数约十几万人。
完颜氏
历史渊源
完颜氏为女真族姓氏,乃金朝的国姓。在女真语中,完颜是“王”的意思。因为这个原因有很多女真人的汉姓即为“王”。完颜氏名人很多,涵盖完颜阿骨打、完颜伟、完颜麟庆等。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亦有完颜氏的身影,如完颜洪烈等。金朝时,完颜氏人口很多,达到顶峰。金朝灭亡后,很多人为了避祸纷纷改姓,完颜氏渐渐衰落下来。
后裔分布
现在,仍然有少量完颜氏群落,总人口大概有一万余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等地,这当中平凉市泾川县有一个完颜村,整个村组四千余人都是完颜姓,占完颜氏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更多的完颜氏后裔则因为种种原因改作其它姓氏了。按照考证,一些王、汪、完、苑、粘等姓氏为完颜氏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安徽、福建、台湾省等地。
特别要注意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那些耶律、完颜等少数民族国姓,后来都改成什么姓了?
我们国内姓氏文化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那就是,一个姓氏的人口越多,说明了这个姓氏在历史上的地位越显赫。例如我们国内现代人口多的李、王、张、留、陈、杨、赵,这些姓氏,随随便便就可以再是历史上找出一大批的帝王将相。虽然可能相当大一部分名人与当今的芸芸众生都是八竿子八百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可仍然有人遇上同姓的陌生人会说一句"五百年前一家人"。
很有趣的是,中国近代的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实际上是叔侄俩。这两人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直接认了2000多年前的蜀汉皇帝刘备当祖宗。姓氏文化专家一研究,居然真的给他们续上了刘备后人蒲编堂(编草鞋的名门)的家谱。另一个蒲编堂后人是民国狂野的知识分子,掌掴委员长的刘文典校长。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可是当我们看少数民族历史时,却发现他们使用的那些国姓,却大都已经难觅踪迹,这些人的后人,后来都到哪里去了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先来梳理一下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国姓都拥有些什么?
1,匈奴族:
匈奴一开头没有姓氏,南匈奴归附汉朝后,大都改成刘姓。南匈奴建立的政权主要是汉赵(也叫前赵)和大夏。前赵的国姓是刘,大夏的国姓则是赫连。
目前,还有姓赫连的人,他极有可能是匈奴王室后人。
2,摩羯族。
摩羯族实际上是匈奴人和鲜卑人的杂交品种,属于边缘化小部族。但是,石勒天纵奇才,居然首次统一了黄河流域。石勒后人被汉人冉闵篡位,摩羯族基本被杀光。
姓石的考生学员,不要说自己是摩羯座,因为摩羯族已经被杀光了。
3,鲜卑人。
鲜卑人,原先住在鲜卑利亚,目前改成西伯利亚,实际上是同一词语的不一样翻译。鲜卑人建立的政权还非常多,主要是多个燕国和和多个魏国。燕国的国姓是慕容,故此,这一部叫做慕容鲜卑,燕国也有段姓,叫做段氏鲜卑。建立魏国的另一部叫做拓跋鲜卑,后来改姓为元。
目前慕容姓、段姓和元姓,都是存在的,他们有可能是鲜卑王族后人。
4,氐族羌族。
氐族和羌族规模比较小,但是,包含的国姓还很多。氐族先后建立过前秦和成汉,国姓分别是符和李。羌族建立了后秦,国姓是姚。
这三种姓,目前还有,而且,还很多。
(蒲松龄是不是符pu坚后人?)
5,沙陀族。
沙陀族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三个朝代,后唐、后晋和后汉,国姓分别是李、石、刘。
这些都是汉族大姓,很多人以为这三个朝代是汉人朝廷,实际上是误解。
6,契丹。
契丹族建立了辽朝,可是他自己又总是改国号为契丹国。在俄罗斯语里面,中国就是契丹。契丹国姓是耶律。
耶律家族后一个名人是辅佐成吉思汗的汉文化大臣。这说明,耶律基本从那时起就融入汉人了。耶律姓到目前基本上没有了,不少改成汉姓了。
7,党项和吐蕃、南诏等。
党项族、吐蕃和南诏,都是羌族的分支,党项族一开头姓魏铭,后来改成了李唐赐给的李姓,这一点与沙陀族李克用一样。吐蕃族没有姓氏,后来渐渐以家族徽号、封地为姓氏。南诏也没有姓,南诏国王以父亲名字的后一个字作为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例如皮逻阁的儿子叫阁罗凤。
8,蒙古。
蒙古族建立的中原政权是元朝,国姓为孛儿只斤。孛儿只斤,后来就成了"包"或者"宝"两个姓氏。
现在蒙古各部的音译复姓,大都改成了乌、席、白、杭等。给人的印象好像和汉族人没什么区别。
9,女真。
女真族建立过两个中原王朝,分别是金和后金(清),国姓分别是完颜和爱新觉罗。完颜这个姓,一支存在着,清朝丧权辱国割让伊犁的完颜崇厚,就是完颜家族在近代的优秀代表。爱新觉罗在清朝灭亡后,大都改成金姓。因为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
爱新觉罗在现代有名的两人,一个是溥仪七妹金志坚,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临死前说献身革命,贡献教育是为清朝皇室赎罪。另一个旁支后人启功是个书法家,他觉得自己姓启。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流行,更多人给自己改一个少数民族复姓,慕容、完颜、耶律就成了重灾区。实际上这些人不清楚,改变自己的姓氏,实际上没什么意义。
更有甚者,一部分人自称皇室后人,招摇撞骗,又是打款解禁皇室资产,又是兜售壮阳滋阴神药。那就是违法行为了。
目前还在姓“耶律”、“完颜”的,多是近二三十年为了赶时髦,改回来的,大多数属于满族、锡伯族和达斡尔族。
因为,他们老祖先的那个年代,在亡国之际,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各自不同的灭门式的追杀,早就把这些容易惹来“杀身之祸”的姓氏统统的改掉了。
大家及时间顺序,先看“耶律”一家人。
这个大辽的“耶律”家族,比较悲催,被金朝的女真人和蒙古大汗的铁骑给灭了两轮。
想当年,大辽在北宋“岁币”的“滋养”下,渐渐飘了起来,在专心享受生活,忽视秣马厉兵之时,东北的女真部落有了异动。
长时间以来,契丹人视女真人为野蛮的贱民,欺压和各自不同的歧视不说,还剥皮抽筋大多数情况下的向女真人征收非常多“贡赋”,逼得女真人都活不下去了。
女真部落有一个首领,叫完颜阿骨打,提出-把这个王朝直接端掉,干掉大辽皇帝,那么大家就不需要再受气交税了吗?
于是,女真人一不做二不休,鼓起精神头,一路南下,没几年,联手大宋,就开进了大辽的南京(目前的北京),再往西走了几步,顺势又杀到了西京(山西大同),在西京郊区俘获了大辽的末代皇帝-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这个大辽的末代皇帝先是被解送到了金上京,软禁了不短的一个时期,后面被杀死。更有传说觉得,他死后,尸体还被马群踩成一摊肉泥。
当年,“耶律”家族的皇室男性直系成员基本被金人杀了个光,很多宗室男童被手术改导致了“公公”。宗室女性则被计入奴籍,供人玩乐践踏。
更没想到的是,没多久,战斗力超强的女真人又拎回了两个北宋皇帝,还把顺便大宋宗室带来给大辽宗室当“难友”。
据《大宋宣和遗事》则记载南宋绍兴年间,金朝皇帝完颜亮强迫57岁的宋钦宗和54岁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善骑术的耶律延禧,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后,让乱马踩成了肉泥。
不过,在大辽灭国之际,有一个叫耶律大石(这个名字好接地气)的宗室,带着队伍和老百姓,过境西夏,一路向西,后落脚在了我们国内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王国。
然而还不到一百年的光景,具有更多的杀伤力的蒙古人大老远的赶了过来。西辽的王公贵族们,受到了比金朝灭国时要猛烈的多的杀戮和各自不同的物质性的破坏。这轮糟蹋,让西辽的有关史料古迹多不完整,一直困扰着后世的考古工作者。
再看,“完颜”一家人。
在大金国时代,蒙古人长时间受到女真人的欺压,民族当中接下了很深的梁子。
加上,绝境之中,女真人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统治者带头选择了死战,让蒙古人确实费了大劲。出于当年的蒙古人的行事风格、民族传统和作战成本,加上历史上血淋淋的怨仇,他们对金国皇室,采取了异常残暴甚至极端手段。
例如,蒙古人曾找到金哀宗自杀后没来得及烧干净的遗体,劈开,自己和南宋一边分一半。
成功灭金的窝阔台大汉直接除掉了金朝的皇室男丁和直系女性,差点就把完颜家族杀光光了,而剩下的完颜家旁系族宗室则被当成了奴隶,拉到草原上受苦遭罪去了。
这样的情形下,遗落民间的金朝宗室,各个谈“完颜”变色,为了保命,争相恐后的改成了颜、王、符、汪、完、魏、顾、院等汉姓。
再回头看“耶律”。
整个蒙古—大元的时候代,曾经的契丹族也已经跟汉族融合的差很少了。例如大名鼎鼎的汉化契丹人-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多年,成为了把儒家思想引入到了草原民族的营帐内的第一人。
再往后,因为契丹族完全融入到了北方汉人之中,久而久之,大多数的“耶律”,都渐渐改用了汉姓,各种分支,已经很不可考了。
这段岁月里,有部分留在东北的女真人,在白山黑水间,仍坚持着“完颜”姓氏。
随着大清国崛起,完颜们也迎来的“第二春”。这个时候,还出了一部分“完颜”系列的名人。例如,治理黄河水患有功的完颜伟、完颜麟庆(下图)祖孙二人等等。
只是,风水轮流转,到了大清国覆灭时,作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害怕被“革命群众”报复和“驱逐”的满族大户和他们的近亲达斡尔族、锡伯族,又都纷纷低调的改了汉姓。例如,叶赫那拉氏,就改成了“那”、富察化作了“富”、“纽祜禄氏”改成了“郎”、珍妃的那个他他拉氏,成了“唐”姓等等。
建国后,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代表的一堆前朝“皇亲国戚”,又掀起了一阵改姓热潮。
“爱新觉罗”在满文里是金子的意思,于是,直接改姓“金”;其余的皇族,例如婉容的娘家,郭布罗氏(达斡尔族),简化成了“郭”姓;更有清末,末代皇后婉容的表妹-“美格格”完颜童记(下图),他妈妈是乾隆五世直系嫡长孙女(爱新觉罗·恒慧),爸爸是完颜立贤贝勒。
这位格格和她的亲妹妹,直接把名和姓全改了-姐妹两人分别叫做了“王敏彤”和“王涵”(原名完颜碧琳)。
类似的还有溥仪的亲妹妹,爱新觉罗·韫欢(下图),也选择了很具时代特色的“响亮”姓名-金志坚,成了一名桃李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
至今,真正的皇室贵族后大家,基本早都成了汉人姓氏了。
只是,目前产生个怪情况-有据可考的皇室后裔都很低调,认真的用着汉姓,积极的入团、入党。
反倒是一部分前清宗人府大门都挨不上的“野生爱新觉罗”们,或是拿着各式“宫廷祖传秘方”专治疑难杂症,特别是“不孕不育”(照说,大清国的后三代帝王都没有子嗣,当年怎么没舍得自己用一下呢?);或是天天黄袍加身,一口一个阿玛、阿哥、额娘的叫着,还供奉了大清国的“列祖列宗”,每天坚持祭拜........也不了解此情此景下,那些被供奉着的祖列宗们的在天之灵,情何以堪。
耶律:契丹祖先大概从奇首可汗启动,至耶律阿宝机七代祖先耶律涅里,启动建立制度,设置官署,刻木为信,掘地穴为牢狱。
耶律涅里让位于阻午而不肯自立。耶律涅里生耶律毗牒。耶律毗牒生耶律颏领。耶律颏领生耶律耨里思,耶律耨里思仁德大度,淡泊无私欲,教令不言而百姓得到教化是为肃祖。肃祖耶律耨里思生耶律萨利德,耶律萨利德曾向皇室韦挑战,身中数箭仍不下阵是为懿祖。
懿祖耶律萨利德生耶律匀德实,耶律匀德实启动引导百姓种庄家,放牧,国家因为这个原因而变得富裕是为玄祖。玄祖耶律匀德实生耶律撒剌的,耶律撒剌的仁爱百姓,爱惜民物,启动设置铁冶,教百姓铸铁是为德祖,其实就是常说的太祖耶律阿宝机的父亲。耶律家族世代为契丹遥辇氏之夷离堇,执掌大权。”
完颜:凡姓完颜者,皆女真族即满族人。 公元1115-1234年,女真人完颜旻(阿骨打)及世系十帝在东北建立了金朝,立国120年。因为这个原因,完颜为金朝国姓. 按照史书记载,女真人姓氏有百余种之多,分为白号之姓和黑号之姓,女真人崇尚白色,以白为贵,因为这个原因,白号之姓属贵族之姓比黑号之姓要高贵的多,完颜氏是皇族姓氏,于是成为白号姓氏中高贵的姓氏,名列白号之首。
完颜氏在女真语中是"王"的意思,即帝王之王.据宋朝宇文懋昭撰写的大金国志记载说,阿骨打在称帝建国时,采纳了渤海士人杨朴的建议"以王为姓,以曼为名,国号大金".完颜的拼读之音,与汉字"王"字读音相近,因为这个原因"完颜"极有可能是女真语对"王"的译音。
金代以来,因战争而动、而迁的金宗室后裔完颜女真人以家族群聚式定居并成当地望族的地区有:北京、安徽肥东、福建泉州、台湾省彰化、甘肃泾川。从金代起,未东归的女真人多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之别。金灭后,完颜后人也有以陈为姓。现在,北京、安徽、福建、台湾省的金、完、苑、粘姓者,经查证都是金代女真宗室的完颜氏后裔。而金朝灭亡以后,完颜守祥东归,其后世子孙得到后金(清)的认可,纳入正黄旗满洲。
今日完颜氏多改汉姓为金、王或汪. 历史名人:完颜家族有名望者,百年来层出不穷,有完颜阿骨打、完颜伟、完颜麟庆等等。
我老家山东潍坊临朐,我们村姓王的非常多。但分为两支,我们这一支人多,家谱记载祖上姓完颜,故称完颜王。另一支人少点,称为沂山王。
耶律和完颜曾是两个少数民族的国姓。不少人以为目前是不是没有这些姓氏了,实际上完颜这个姓还是有人姓的,但是,相当大一部分都已经汉化改成其他姓了。
在宋朝时期,出自东胡分支鲜卑的契丹族,在公元916年成立了大辽,耶律阿保机成为了辽太祖,耶律成为国姓。据《辽史•后妃传序》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耶律阿保机很仰慕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因为这个原因耶律的汉姓为“刘氏”。
耶律氏在辽、金、宋时期发展到颠峰,元朝政权崩溃后,耶律氏族人为避祸乱,纷纷转改成其他汉姓。这当中,归顺明朝的云南契丹后裔经历了三次改姓。首次是明洪武十七年(1382年),因朱元璋曾多次发布命令,凡长江以南各族,不准穿胡服,不准说胡话,胡人间不可以通婚,逼迫契丹人改名换姓。第二次是在明正统(1441年)年间,因征兵改称“莽”姓,本次改姓是“官改”。第三次是在万历时期,将“莽”改成“蒋”。本次改姓中,中下层将士也有按照原籍地的不一样而改成“杨”“李”“赵”等其他姓氏。
目前云南自称为契丹后裔的有大概15万人,这当中9万人在蒋开磊的故乡施甸县,其余6万人散居在德宏、大理、临沧还有缅北部分省市。
完颜是女真族的姓氏,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后,完颜成为国姓。明朝末年,完颜家族后代中有一些加入八旗,跟随努尔哈赤建立清朝。清军灭明朝后,改女真为满族,故此,完颜也是满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来,这部分完颜家族的后代现目前大多汉化,姓“王”或者“汪”。
金朝灭亡时,还有留居关内的几支完颜家族,分别居住在了:安徽肥东、山西夏县、福建泉州、台湾省彰化、甘肃泾川。
这当中安徽肥东一支已于1953年民族人证时确觉得满族,现目前改姓“王”“完”“金”三个姓。
山西夏县一支汉化后成为汉族,大多姓“王”。
福建泉州一支填写成汉族,但自己觉得满族,大多姓“粘”,很小一部分姓“苑”。
台湾省彰化一支与福建泉州是近支,大多姓“粘”。
甘肃泾川一支现目前仍姓“完颜”,1984年向国家申请经确认后改回满族。
五斗一向觉得,姓氏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些,故此,看待和分析姓氏文化的演变,态度要小心谨严。
五斗之故此,有这么一段开场白,实际上是想突出两个重要点。
一条么,以“耶律”这个姓氏来说,虽然是辽国皇族的国姓,但实际上并非唯有唯一源头,其他姓氏的族人也有一定概率改成耶律姓。
二则么,耶律姓并没有消失,只是用这个姓的人很少罢了,其实就是常说的千人左右。
故此我把问题简化一下,也许回答起来会更简洁一部分。
大辽“耶律”皇族的后人,大金“完颜”皇族的后人,除了以“耶律”、“完颜”为姓以外,还改成什么其他姓氏?
一、大辽的耶律氏皇族:
耶律氏是辽国的国氏,以部落/家族而得氏,听别人说是来自契丹的迭剌部耶律家族。
1. 辽国灭亡前,本身就有耶律、刘、王的混用。
就耶律氏在汉人中的叫法,史料中起码有三种说法。
耶律:《辽史·国语解》中记载,“耶律和萧两个姓,以汉字书者曰耶律、萧“。
王: 《续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其汉姓曰王。
刘: 《辽史·后妃传》中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
也就说,实际上在大辽国没有灭亡以前,汉人称之为王氏和刘氏中的一部分人,可能本身就是来自耶律氏。
2. 辽国灭亡后,有不少的耶律氏人被杀,但也还是有耶律氏族人。
大辽兴起于公元前907年,灭亡于公元前1125年。
在大辽兴盛时,因为常常歧视和欺压大金的女真人,故此,两国当中的历史仇恨太深。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金国灭亡辽国以后,针对耶律氏皇族极尽羞辱、折磨和屠杀。
但是就算耶律皇族很多人被金国屠杀,并非这个姓氏当时完全就灭绝了。
比如,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叫耶律楚材,金代是开州同州,元代是中书令。
3,改成其他姓氏的耶律族人
幸存的耶律族人为了避祸,纷纷改成其他姓氏,多数为汉姓,比如王、李、郑、刘等,散居于中国各地。
五斗就给各位考生扒几例,也请广大辨别一下真伪。
陕西西安耶氏:大概唯有200人,自述先祖是大辽的天庆王。大辽灭亡后,改“耶律”姓为“耶”姓,真假未考证。
江西的刘姓和窦姓:听别人说先祖是耶律突花,辽亡后归顺大金,金亡后归顺大元,为大元立过战功。明代时,他们这一族人被朱元璋赐姓为刘,这当中的一些后裔后来改姓窦。
辽宁阜新叶氏:由耶律姓改成叶姓,有家谱和两份官府发给这个家族的文书为证。官府文书的一份清道光十五年的文书,另一份是1918的文书。
云南保山蒋氏: 有明朝的家族作为证据,但不清楚历史学家如何评判。听别人说这一支耶律氏的后裔原本以“阿”为姓,后来又改成“莽”姓,曾经跟随蒙古人南征。先祖在明朝时因战功封爵后在了当地,改成了蒋姓。
山东临朐谷氏: 有清朝的宗谱作为证据,但不清楚历史学家如何评判。听别人说他们的祖先是来自隋末年上谷郡的契丹族耶律氏族人。其实就是常说的说,辽国当年灭亡以后,有一支耶律氏改成谷氏,目前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乃至陕西的一部分地区,人口大概有万人左右。
达斡尔族:在研究达斡尔族传说、生出现活的习惯、风俗,乃至宗教信仰和语言的基础上,很多专家觉得达斡尔族很大概率是辽代契丹的后裔,不过却没有证据现实他们是耶律皇族。
……
至于金代皇族的“完颜”氏,灭国后和“耶律”氏的情况差很少,不少的族人改成了颜、王、符、汪、完、顾、金、高等汉姓姓氏,五斗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一言蔽之,不管是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中的主体汉族,实际上都融合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液和智慧,这也是中华民族可以悠远流长,持续性进取的力量源泉。
考据是个辛苦活,五斗一家之言,欢迎指正,多特别要注意关注,谢谢。
姓完颜的后代改姓王姓晏,姓耶律的后代政姓叶姓吕。有的被赐姓刘姓李姓赵(汉唐宋皇姓)。
先说一下耶律姓氏。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并于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2年就可以汗位。大同元年,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巅峰时期的辽国契丹族人口达到100万之多,然而,辽国被金国灭亡后面,有关契丹人的下落,历史上很少有史料记载。
辽国后一任皇帝-天祚帝,被金人追杀,东躲西藏,后被杀。于是辽国人被迫融入到金国女真人中,女真人为了打击契丹文化,把他们的文字废除,把大的两个姓氏“耶律”和“萧”改成“移刺”和“石抹”。金国中后期,金人接受汉化,连带那些“耶律”和“萧”姓的契丹人也一起汉化了。
另据记载,耶律大石,辽太祖的八世孙,因被天祚帝猜忌,带着几百人逃跑,一路向西,在新疆一带聚众万人称帝建立“西辽”。曾因一时强盛,不少辽国人因天祚帝无道,都投奔到“西辽”。但西辽也很快被蒙古人打败,逃亡西域变成了穆斯林。
听别人说在辽国灭亡后,天祚帝的八弟耶律阿育律转战云贵川等地,他们就地落户,改姓“阿”,继而改姓莽、蒋。现有人口10万,分布在云南大理、临沧和保山等地,分属汉、彝、佤、景颇族等十多个民族当中。
另据学者研究,山东的丛氏是皇太子耶律倍的后裔,耶律倍是耶律阿保机的皇长子,但没有登上帝位。耶律阮即位后,追谥耶律倍让国皇帝,庙号义宗。
下面再说一下完颜氏。公元1234年,接任金哀帝完颜守绪位置仅仅一个小时的金末帝完颜承麟抵挡不住蒙古大军而战死。蒙古人下达命令:唯完颜一族不赦。因为这个原因不少完颜家族的人都被杀,幸免于难的很少。
据史料记载,完颜承麟死后,他的下属和一小部分完颜家族的人偷偷的把他的尸体运往甘肃泾川一个村子里,从此以后就在这个村子隐形埋名的生活着,并与当地人持续性融合。后来不少迁到了兰州。
下面说一下完颜家族的来历。公元1115年,女真人阿骨打在哈尔滨阿城建立了金国,120年后,金国灭亡。完颜这个姓氏是金国的国姓,故此,唯有皇族才姓完颜。据史料记载,女真人有一百多个姓氏,分为白号姓氏和黑号姓氏。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白号姓氏就是高贵的姓氏,完颜是白号姓氏当中高贵的。
当初阿骨打建国时,听别人说渤海国有一个叫杨檏的人,建议他改姓“王”,国号为“大金”。原因是女真人读“完颜”的发音跟“王”很相似。故此,那就是“完颜”这个姓氏的由来。
后来金国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其占有疆域扩大至长江北岸,乃至华东、华北大片地区都成了它的地盘。金海陵王把都城干脆迁到了目前的北京,这个时候的女真人被汉化的程度远远超越辽国人,一部分立有战功的完颜氏女真人,不可以再喜欢继续生活在荒凉寒冷的北方,举家迁往温暖的南方。按照史料记载,这些完颜家族的人迁到了安徽肥东、福建泉州、台湾省彰化和甘肃泾川一带。
金国灭亡后面,不少完颜姓氏的女真人,都改姓为单字汉姓。例如王、汪、鄢、张、颜、苑、粘、赵、符、顾、瀛、魁、雍、艾、银等姓氏,还隐姓埋名几百年。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福建、台湾省、甘肃和山西等地区。这些女真人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已经与中原人没有任何区别了。还有一些完颜家族的人,返回他们当初起家的地方-金上京。据史料记载,完颜守祥带着一些完颜族人回到黑龙江金上京附近,后来与后金的女真人融合在一起。在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听别人说完颜家族的人口听别人说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这些只是承认自己是完颜氏族的人,可能还有不少就一直隐姓埋名跟汉族人或其它民族融合了。
北岸木子话文史,纵横古今,纵览世界。
第一很感谢能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在我们国内的姓氏文化历史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情况,一个姓氏的人口越多,这个姓氏在历史上就越突出。如李、王、张、留、陈、杨、赵等姓氏,历史上就出过很多的皇帝和将军。
有趣的是,现代中国的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其实是叔侄关系。这两个人直接承认蜀汉的刘备是他们的祖先。姓氏文化专家研究后,把他们续上了刘备后人蒲编堂(编草鞋的名门)的家谱。
中国的姓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当我们审视少数民族的历史时,发现他们使用的相当大一部分民族姓氏目前都超级难找到。他们的后代去了哪里?
说到这里,让我们第一梳理一下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民族姓氏是什么
匈奴族
匈奴隶初没有姓氏,入汉后,大多改姓刘。南匈奴建立的政权主要是汉族的赵(也称前赵)和大夏。汉赵(也叫前赵)和大夏。前赵的国姓是刘,大夏的国姓则是赫连。目前,有一姓也叫赫连,不出意外的情况大概是匈奴王室的后代。
摩羯族
摩羯座其实是匈奴和鲜卑的混血儿,属于一个被边缘化的部落。但石勒统一了黄河河流域,石勒的后人被汉人冉闵篡夺,摩羯座差不多全被杀死。
故此,姓石的考生学员,不要说你是摩羯后人,因为摩羯族基本上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鲜卑人
之前住在鲜卑利亚但目前改成了西伯利亚,其实是同一个词的不一样翻译。鲜卑人建立了多个政权,主要多个魏国和燕国。燕国姓是慕容,因为这个原因这一个部落叫慕容鲜卑,燕国也有段姓,叫段氏鲜卑。另一部建立魏国的叫做拓跋鲜卑,后改姓元。
目前,慕容,段姓和袁的姓氏都存在,他们可能是鲜卑王族的后裔。
氐族羌族.
氐族和羌族的规模相对较小,但仍有不少国家的姓氏。氐族建立了前秦和成汉,分别以符和李为氏。羌族以姚为国姓建立了后秦这,三个种姓也还是存在,而且,还有不少。
沙陀族.
沙陀族建立了五代十国三代,即后唐、后金、后汉。国家姓氏分别是李,石和刘。
这是汉族的大姓。不少人觉得这三个朝代是汉人的政权,其实这是误解。
契丹.
契丹人建立了辽朝,但他总是把自己的国号改成契丹。在俄罗斯语言中,中国说法是契丹。契丹的姓是耶律。
耶律家族的后一个名人是帮助成吉思汗的汉文化大臣。这表达自那以后,耶律差不多融入了汉族。耶律的姓氏基本上消失了,不少人都改成了汉姓。
党项和吐蕃, 南诏等。
党项族、吐蕃和南诏,都是羌族的分支。党项家族初的姓氏是,后改成李氏,这与沙陀族李克用一样。吐蕃人没有姓氏,但渐渐以家族徽号和封地作为姓氏。南诏也没有姓,南诏国王以父亲名字的后一个字作为他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
蒙古.
蒙古人建立的中原政权是元朝,国姓为孛儿只斤。孛儿只斤,后来就成了"包"或者"宝"两个姓氏。现在,蒙古各部的音译复姓大多已改乌、席、白、杭等。给人的印象它和汉人没啥不一样
女真.
建立了两个王朝,金和后金(清),分别以完颜和爱新觉罗。完颜的姓是存在的。清朝灭亡后,大多数改成金姓。因为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普及,更多的人喜欢改姓为少数民族复姓,慕容、完颜和耶律等等。其实,这些人不清楚改变他们的姓氏是没有意义的。
北岸木子在这里期望各位考生可以喜欢我的分享,各位考生假设有更好的有关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共同讨论这一话题。
言午许,立早章,弓长张,阝东陈,美女姜,木子李,木易杨,双口吕,又刀邓,二马冯,二木林…
姓氏 ,词语,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据研究,中华古姓来源自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中华古姓的初来源是根据“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
弓长张
木子李
立早章
女兆姚
姓朱的朱是普通的人名姓氏朱。因为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朱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在现代社会中,朱姓人群也分布广泛,有不少朱姓的知名人士和文化符号。比如,朱熹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朱元璋则是中国明朝早的一位皇帝。除开这点朱砂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常被用作颜料或防腐剂。综合上面所说得出所述,姓朱的朱属于普通的人名姓氏,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
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朱。因为《姓氏歌》所列举的朱氏皆起源于朱元璋。朱元璋时期的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有非常的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故此朱氏的历史渊源也很丰富。
未丿朱。
大家习惯将姓拆成两个字作讲解,如∶
木子(李)
弓长(张)
立早(章 )
耳东(陈 )
口天(吴)
古月(胡)
文刀(刘)
双木(林)
言午( 许)
双口( 吕 )
丘山(岳)
关耳(郑)
广龙( 庞)
木易(杨)
舍予(舒)
女兆(姚 )
加贝(贺)
鱼包(鲍)
委鬼(魏)
言射(谢)
刍耳(邹)
口俞(喻)
木白(柏) ……
讲解朱姓时,将朱拆成一撇和未。称为未撇朱。
姓朱的朱就是朱元璋的朱。
以上就是本文古代的姓氏耶律、完颜现在都改成什么姓了具,文刀刘类似的姓氏有哪些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waiyu/202307301993906.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GRE视频网课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waiyu/greshiping/)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古代的姓氏耶律、完颜现在都改成什么姓了具,文刀刘类似的姓氏有哪些和GRE视频网课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古代的姓氏耶律、完颜现在都改成什么姓了具,文刀刘类似的姓氏有哪些和木子姚考试视频全集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古代的姓氏耶律、完颜现在都改成什么姓了具有一个初步认识,...
2023-07-30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让自己在考试前兴奋起来,中学学生考试怎样建议家长和好玩的考试建议视频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如何让自己在考试前兴奋起来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
2023-07-30
本文主要针对枣庄公务员招聘一般在什么时候,2021年枣庄市公务员面试成绩和枣庄市公务员考试视频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枣庄公务员招聘一般在什么时候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
2023-07-29
本文主要针对英语四级听力的频率是多少,用耳朵听的职业有哪些?和英语四级听力能报哪些职业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英语四级听力的频率是多少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
2023-07-28
本文主要针对不喜欢上网课的词语,上课苦恼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和烦网课的成语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不喜欢上网课的词语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