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育六个模式,微课与微课程的区别是什么?

精准教育六个模式?
一、精准化预习模式
-资料推送,收集反馈。课前将新课知识内容还有预习作业,以导学单或微课视频等形式,通过希沃易课堂、班级小管家、一起作业、班级优化大师、菁优网、问卷星、小盒子、UMU等软件,将课前预习内容推送到学生家长手机上,让学生在手机上对推送的导学单或微课进行课前预习,预习后并且按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前预习配套的对应作业,提交反馈给教师。
二、精准化备课模式
-结合学情,调整备课。学科学教育师利用希沃易课堂、班级小管家、一起作业、班级优化大师、菁优网、问卷星、小盒子、UMU等软件将课前导学内容、预习作业推送给学生后,根据往常方法进行初步备课,待预习作业检测情况反馈回来后,再结合学生对新课内容掌握并熟悉情况,对原有备课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思想上的调整,标注出什么教学内容该重讲详讲,什么教学内容该粗讲略讲,什么教学内容可以不讲,结合预习学情,做到详略有度,让课堂效率更高、更有效。
三、精准化授课模式
-教师主要,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主要、学生为主体,通过希沃易课堂、希沃白板、一起智慧课堂、班级优化大师、PEP公众号等平台或软件,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不可以处理的无法提升的尴尬境地问题,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构建不一样于传统、更高于传统、精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四、精准化辅导模式
-分层作业,个性辅导。按照学生平日学习状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中上等成绩的学生,B层次为中等成绩的学生,C层次为相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在布置每日随堂作业或课外作业时,通过一起作业、 UMU互动、班级小管家、作业101、智课批改、班级优化大等软件,将作业根据难度系数分高难度题、中难度题、低难度题推送给学生,高难度题为A层次学生必答题,中难度题为B层次学生必答题,低难度题为C层次学生必答题,B、C层次学生在完成必答题基础上,也可对高难度题、中难度题进行挑战练习。按照学生作业完成反馈情况,教师可对学生没有掌握并熟悉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向学生推送对应微课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再学习,再夯实。
五、精准化评价模式
-分层检测,分层评价。在学科学教育学检测时,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利用一起作业、七天互联网阅卷系、希沃易课堂等软件,将检测题分中高等难度检测题、中等难度检测题、中下等难度检测题,中高等难度检测题为A层次学生必答题,中下等难度检测题为B层次学生必答题,中下等难度检测题为C层次学生必答题,B、C层次学生在完成必答题基础上,也可对中高等难度检测题、中等难度检测题进行挑战。在对学生学习成效、进退情况进行评价时,以现有对等层次进行分层分类评价。
六、精准化对策模式
-过程监测,调整策略。通过一半年或一年对学生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精准化教学后,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兴趣情况,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考试成绩提高情况,还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风格适应情况进行诊断监测,总结反思,扬长避短,针对学生学情调整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风格,真正达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不突破风雪重围,春天永远不会诞生。在逐步递次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第一要破的是思想、要变的是观念,其次是胆识与行动要跟上。思想与观念是总开关,胆识与行动是源动力,一定要有力融合,相得益彰,教学改革才可以深入逐步递次推动。同时,在逐步递次推动教学改革中,还一定要坚持好“四问”,即: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成效如何?唯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的目标才会更明确,改革的路径才会更科学,改革的成果才会更丰硕。
微课与微课程有哪些区别?
微课需学习单元、学生的学习活动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 微课程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 微课是教师授课的电子浓缩版或课件改良版,与十多年课件教学的结局那样依然不会撼动教学方法与人力资源培养模式 微课程则反映课程改革要求,并且支持已经在酝酿中的第三代课程改革 微课需录制,需课件制作技术的支持,例如德胜智课。
全国微课比赛怎么得奖?
能得奖的微课肯定的是做的好,做得好我觉得在两方面考虑,第一个方面是内容的选取,内容应该选取经常会用到的精彩的部分,第二方面是微课的技术应用,在微课中加入一部分技术应用会让微课更的吸引人,例如德胜智课在做一个面对小学生微课时,会在微课中加入一部分动画元素,让微课给人的印象更像是小学生喜欢的动画片。
两方面都做到了,得奖应该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