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的意,描写骊山晚照的诗句

诗句“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诗人感慨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情况,倒是自古至今一直如此。颔联紧承首联,从眼前情况落笔,展现出两幅图画,一幅是深山鸟乐图:在宛如巨大的翠色屏风的敬亭山掩映之中,从古到今,飞鸟长期以来都是自由自在地来去出没;另一幅是人间歌哭图:宛溪两岸,百姓临溪夹居,世世代代,他们由生到死,喜庆丧吊,欢歌与悲哭之声总是掺合在水声之中。这两幅画面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日间积下的印象,在登临时触发而出。诗人在这一联诗里运用重言错综句法,使“鸟去鸟来”与“人歌人哭”既在句中自对又上下对仗,以此加强了鸟与人还有它们各自所象征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根据各自的规律运行的强烈对照。一边是无情无知、无忧无虑,一边是大恸大悲、大歌大哭,处于两极,又高度统一在混茫又永恒不变的宇宙之中。
出自唐代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秀丽的敬亭山,风景优美。南朝诗人谢朓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杜牧在另一首诗里称为“诗人小谢城”。城中开元寺(本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名胜之一。杜牧在宣城这个时间段常常来开元寺游赏赋诗。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寺院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描写夕阳晚照骊山显的打油诗?
关中八景有骊山,
晚照似火坠西天。
荷包鸡子却翻转,
坠火阗玉犹爆燃。
红霞化为霓裳衫,
秀岭羞作少女脸。
悠然似醉定神观,
不觉已被夕阳染。
注: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第一首
绿翠骊山烟幕间,西阳画卷似江南
帝王安逸多归处,褒姒狼烟为笑玩
泉暖明皇陪贵玉,寒心安史想翻天
明君一代留遗憾,过马嵬坡遗恨冤
(作者唐塔)
第二首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作者:唐山妞妞)
第三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事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天愿。”
第四首
唐朝《宿昭应》
夜忆开元寺,凄凉里巷间。
薄烟通魏阙,明月照骊山。
赞美骊山的好诗好词好句赞美骊山的好诗好词好句
半壁空宫闭,连天白道闲。
清晨更回首,独向灞陵还。
落日水楼十笛风什么意思?
意思是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
出自唐代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