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中秋烧塔日记,题三义塔赏析

三年级中秋烧塔日记?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就一起迫不及待地去刘家坡看烧塔。
我远远望着那皎洁的月两,像一个白玉盘,水清玉静,皎洁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为大地换上一件银装。我们到了刘家坡,我就看见这里人山人海的,刘家坡的中间有一座又高又大的塔,这座塔大约有十多米高,塔身是由红砖一块一块砌成的。在塔的下面有一个小门,里面已经装好了不少干柴和稻草。
这个时候,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点燃了火塔,塔里的火慢慢地,慢慢地,火越来越大,鞭炮声,欢笑声在刘家坡飘荡着,我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要烧塔呢!爸爸高兴地对着我说:“因为烧塔能让我们的日子更红火。”
在我们回家时,我看见有许不少多的孔明灯在空中飘动着,就像流星一样从天上划过去,我也卖了一个孔明灯,并写上了我的愿望,放完后,我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题三义塔》的大意?
诗句原文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2〕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奔霆飞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3〕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4〕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5〕 六月二十一日作品注释 作于:(1933年) 原题注: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鲁迅日记》1933年6月21日:“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全部,聊答遐情云尔。”西村是一个日本医生。诗中“[火票]”作“焰”。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一日:“为西村真琴博士书一横卷……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全部,聊答遐情云尔。”西村真琴(1883—1956),日本生物学家。一二八事变时曾来上海。 〔2〕鸠指鸽子,日语称为堂鸠。 〔3〕大心佛家语,“大悲心”的略称。《大乘起信论》以“欲拔一切众生苦”之心为大悲心。瀛洲,传说中的东海神山,这里指日本。《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皦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4〕精禽即精卫。《山海经·北山经》:“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劫波佛家语,梵文Kalpa的音译,略称为劫。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启动,叫做一“劫”。后人借用指天灾人祸。创作背景 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故将他立冢掩埋。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日中两国友好的愿望。鲁迅先生于是写成上面说的著名诗篇。据1933年6月21日的《鲁迅日记》:“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全部,聊答遐情云尔。”原题注说“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诗句鉴赏 鲁迅先生《题三义塔》是一首七言律诗。头两句“奔霆飞火票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是写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由租界向上海闸北一带进攻,狂轰滥炸,烈焰飞腾,残害人民,闸北成了一片废墟,就剩下一只饥饿的鸽子(日本俗称鸽子为“堂鸠”)。 第三四句“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是说鸽子偶然撞见了一个怀有宽厚仁义之心的人。这好心人,指的是日本医生西村真琴博士,鸽子离开了闸北三义里这个“火宅”,被西村博士带回去扶养,死后日本农民建立一座鸽坟,并郑重地称之为“塔”,因而受到作者对这一善举的感念。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志诚坚共抗流”是想象鸽子化成了“精卫填海”神话里的“精禽”,梦醒后还在衔石填海,要消除日本侵略导致的中日鸿沟,配合反法西斯斗士抗击反动逆流。 后两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开拓了诗的意境,高瞻远瞩,展望未来,预言经过这场战争灾难(“劫波”是印度梵语,指灾难),中日人民兄弟情谊也还是存在,必将世代友好,相逢时就可以笑一笑,消除以往的冤仇。 这首诗是1933年4月29日鲁迅收到西村真琴信“索诗题咏”后,在6月21日写成的。到目前虽然已有72年了,但鲁迅先生伟大的胸襟、过人的见识、人道主义思想,在今天看来也还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怎么写有关广州塔(日记白天,晚上)?
在世界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中国;在中国,也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广州;在广州,有一个名声在外的建筑,那就是广州塔。
广州塔是一个高大雄伟的建筑,在广州中心区。它有600米高,主体建筑有450米,而天线占着150米;它有108层。我们深圳高的帝王大厦,与它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划不来一提了。这个建筑可是融娱乐,观景,电视信号发射……的一座坐落在珠江旁边的塔。
它可漂亮了,高大的身躯中间,有一个小蛮腰,这可是它的标志啊!它的身躯由一层层的铁杆组成,既透着妩媚多姿之情,又偷着阳刚坚强之气真是令人无限神往……目前,我们出发了,在淅淅沥沥的雨点下……
来到时,天上弥漫着大雾,我们很遗憾的没有领略到它晴天的风采,不过,雾天它还是别有一番风味:
远的地方看,发现塔顶如同锋利的宝剑,扎入云层,雾让塔顶变得忽隐忽现,让塔顶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增添了一股谜大多数情况下的气息;走进了后面,小蛮腰看不见了,只看见钢铁的塔基,望上看看到了雾在似乎无限的塔上漂泊……
我们走进了电梯,这个可是中国快的电梯,可以达到一秒钟行五米的速度,可是,这没有吸引我们的视线,我们的注意力都在透明的电梯门外,我们看着人变成了蚂蚁,可是已经在回味呢,叮一声把我们从幻想中惊醒,哟,终于到了108层,一出电梯,看到窗外是雪白的,如同牛奶的,没有一些杂色的雾,再看到的是坚硬的窗户,后看到的是人山人海。哎,真是天意弄人,在这个地方,竟然因为那雾而看不见了下面的景色,真是可恶啊……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雾散开了,我们看见的是另一个世界,道路像一根牙签笔直的,珠江的水,正哗哗的流淌,这些我们都看见了,我后看见的是就是举行亚运会开幕式的海星沙,这些景色混搭在一起,真是太漂亮了……我往前走,看到了观景台(就是那种全部地方都是玻璃,可以直接看到下面的站台)我走了上去,雾还没有散,我没有恐高症的人都快被吓出恐高症了,我脚踩得是一块玻璃,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就像掉下去一样,我拍完了照,便抓紧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
我们回了宾馆,到了晚上,我们去游珠江,我们看见了早晨雾包裹着的广州塔,目前,它换了一身五彩的衣裳,五种颜色在它身上不停转换,不停跳动,让人眼前一新,很漂亮。
这是广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这个广州塔是我所见过的漂亮,新奇,美丽的一座现代建筑。我期望以后的人,可以设计出更美丽,更实用的塔,也期望广州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给中国添一道新的风景线……
怀仁的白塔(日记)?
早上一到学校,老师交代完须知后,就在操场上集合,出发了。我们先走到水东门,然后便乘车去东山。车上,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下车后,我们排好队,便向东山白塔进发。在路途上,我们见到了三个金碧辉煌、香烟袅袅、古朴清雅的寺庙:东山寺、天王殿、大雄宝殿。到了塔下,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高大雄伟。东山白塔 东山白塔古称东雁塔,位于宜宾城岷江北岸登高山(又名东山)上,因塔身呈白色故俗称东山白塔,与南岸七星山对峙。 塔为八层搂阁式砖石结构,攒尖顶,塔身为空心密檐六方圆锥形。塔高35.8米,边长4.45米,基座直径为11.2米,塔门一面有雕龙抱柱。始建于1569年。它已建成几百年了,我真佩服我们国内古代的能工巧匠,虽然白塔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但仍完好无损的屹立在那里。塔上还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他们形态各异、动作不一,白塔装扮得更美了。白塔旁还有几棵参天大树,笔直的屹立在白塔旁,它们仿佛是白塔忠实的警卫。我们还去了东山古城遗址,从烽火台往下望,山下云雾迷蒙像是仙境一样。一会儿,雾飘来了,仿佛这儿就是传说中的蓬莱瑶台........
我们在欢声笑语结束了本次白塔山之旅。
猎人生存日记怎么做刷怪塔?
猎人生存日记如想刷怪塔,需打败野兽或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