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按出现的先后,从古至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从古至今信息传递方法的演变(按产生的先后顺序)?
击鼓(远古)-邮驿(西周)- 烽火(商) -孔明灯(三国)-旗语(14-15世纪) -信鸽(不详)-风筝(春秋)-书信(有文字启动)-电报(1837)-电话号码(1875)-卫星电话号码 -计算机互联网。
信息传递是指大家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或者动作相互沟通消息的意思。信息传递研究的是什么人,向谁说什么,用什么方法说,通过什么途径说,达到什么目标。
信息传递程序中有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传达人,一定要把信息译出,成为接受人所能懂得的语言或图像等。第二个环节是接受人(消费者)要把信息转化为自己所能理解的解释,称为“译进”。第三个环节是接受人(消费者)对信息的反应,要再传递给传达人(销售经理),称为反馈。
1、远古 口耳古人传说或借助器物,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2、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非常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一样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总体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针对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这当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宋代将全部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产生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种类型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3、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部分、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4、现代 电报、电话号码,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5、当代 计算机互联网,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隔。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