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读好文言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凡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3. 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①了解作者;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①积累含有“鬼”字的词语。②查找有关“鬼”字的来历,鬼的故事等资料。③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诵读词语,做好铺垫
师:初次见面,出于礼貌我得先介绍一下自已,我是言午许的许,你们可以称呼我
生:许老师
师:咱你来相互打打招呼吧。同学好
生:老师好
师:声音再响亮些,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字,(课件出示) 认识这个字吗?
师:其实他说得很好,就是咱老祖宗在乌甲兽骨上刻的文字,我们把它称作甲骨文。
生:我想应该是世界的界
师:世界的界,还有吗?
生:我觉得是鬼
师:鬼字怎么有阴深深的感觉,我告诉大家,没错,这就是甲骨文当中的鬼字的写法,鬼字的演变过程,可不止这一个,还有几十种不同的写法都是在人眼中鬼的不同的形态,想想看,一个大大的脑袋戴上可怕的面具,形状又像一个人,如果说这是一个站立的鬼的话,那么,这个鬼是个怎样的鬼呢?你来说
生:我觉得大屏幕上的鬼是坐着的鬼
师:下边这个又是怎样的鬼呢?
生:走路的鬼
师:还有呢?
生:我觉得是站着的鬼,扒着的鬼,流汗的鬼
师:真好,这鬼也会出汗呢,这些都是古人眼中的鬼,由鬼也创造出许多含鬼的成语,谁来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老师积累了一些含有“鬼”字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同学们读读。(先指名读,再齐读。)
牛鬼蛇神 孤魂野鬼 鬼头鬼脑 妖魔鬼怪
拜鬼求神 鬼话连篇 鬼哭狼嚎 鬼迷心窍
神出鬼没 鬼使神差 疑神疑鬼 装神弄鬼
白日见鬼 鬼哭神愁 鬼鬼祟祟 鬼斧神工
(上课)
一、创设语境,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文言文,指黑板读课题。
生:《活见鬼》
师:刚才这本书明明在这里,转眼就不见了真是活见鬼,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活见鬼”就是来形容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这个词,就出自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这则文言文,一起来读题。(生齐读课题:活见鬼)
二、整体感知,读通文本
师:读好文言文的第一步就要把文章读通读顺(板书:读通)。看大屏幕这些字会读吗。(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
趋 亟奔(jí) 沾湿
持盖自蔽 以足撩之 踉跄而至 相视愕然
踉跄都有足字旁,和什么有关,是怎样的走,这两个字比较不好写,都是左窄右宽在书本旁写上一遍。
师:接下来看课文,请一个同学读。全班同学齐读。
活 见 鬼
(明)冯梦龙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