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勃的资料,王勃李白白居易杜牧他们的年代

唐代诗人王勃的资料?
王勃,字子安,河律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誉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左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偏真错。
十六岁时,幽素科试及笫,授朝散郎,沛王府文学。乌作斗鸡檄,坐罪免官。
游觉巴蜀山川景物,创作非常多诗文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古绛州龙门,其实就是常说的目前的山西河津。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且为四杰之首。
据《旧唐书》王勃简介记载,王勃小时候就聪明好学,六岁就可以写文章,而且,写作上的文章造诣流畅,被誉为“神童”。王勃九岁时,不仅能读颜师古注的《汉书》,还撰写了十卷《指瑕》,指证颜师古的不够和错误,为世人称颂。王勃十六岁就应幽素科试及第,被授职朝散郎,但王勃恃才傲物,因为写了《斗鸡檄》触怒权贵,被赶出沛王府。遭遇挫折的王勃游览巴蜀山川景物,三年中创作了非常多的诗文。返回长安后,王勃求补得虢州参军一职,可后来又因私杀官奴而再次被贬。676年8月,王勃在去交趾县探望父亲返回的路上,不慎落水后惊悸而死。
李白杜甫王勃王维的代表作分别有哪些?
你好,我是【期望幸运伴随你我】,很高兴为你解答。
李白代表作:《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侠客行》,〈春思》,〈秋歌》。《秋风词》《结袜子》《菩萨蛮》《忆秦娥》。
杜甫代表作:《春望》、《北征》、《三吏》、《三别》,《饮中八仙歌》,《登高》,《春夜喜雨》。
王勃代表作:《滕王阁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王维代表作:《相思》、《山居秋暝》、《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来说,“李白词”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很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也还是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说世时名声依然不会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篇文章学都出现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从小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写作上的文章造诣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偏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后面,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非常多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请关注我。假设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各位考生。初唐四杰是谁?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唐宋八各位考生,又称唐宋古文八各位考生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这当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总体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高,故称“宋四家”。
拓展资料
部分历史人物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从小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写作上的文章造诣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偏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后面,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非常多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算得上一时之,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这当中一宗)的说法。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黄庭坚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