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要动机,司马迁为什么忍辱发愤写史记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要动机?
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在周朝时世为史官,春秋时期虽然失去官职,司马谈却把修撰史书默认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
为什么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父亲的官职。
司马迁饱览史书,游历全国,累积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在他继任太史令后,就启动开始写一部记录中国历史的巨著。
但就在这时,因为公开为战败而不可以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残酷的腐刑(阉割)。
司马迁多次想自杀。但是他从历史上不少发愤成就事业的例子中受到了鼓舞。
他想,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后,写成了《国语》;孙膑被砍了膝盖骨,写出了《兵法》,我何不能把这部史表达出来呢?
司马迁辛辛苦苦十几年,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具体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总和是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50多万字,史学价值极高。
司马迁呕心沥血写史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很辛苦,不说因为李陵碑宫刑,要忍辱负重的继续写史记,就说他写时要查询各自不同的古书,还需要去各处去找寻史实,因为这个原因,他写的过程很辛苦。给我们的道理就是要不畏艰苦,去查询各自不同的史实资料,此外因为他注重了史实,故此,对汉武帝也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其实就是常说的要不畏强权,写出正确时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