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司马迁完成了史记,信念是人生的导向的事例素材

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司马迁完成了史记?
司马迁对事业的追求和为完成父亲遗愿的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史记》
司马迁发愤著书,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忍辱发奋,从沉痛中奋起,用更坚韧的毅力来完成传世之作。第二,揭露和抨击统治者的荒淫和横暴,同情社会的下层人民,歌颂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历史人物,把个人的不平和愤懑,宣泄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上,述往事,思来者,升华了《史记》的主题,这是加害于司马迁的统治者们非始料所及的。
自己的理想,对伟大华夏历史的诚挚敬畏与无尽热爱,这也是他父亲的愿望。
信念是人生的导向的事例?
我认为信念是人生导向的事例,可以有以下哪些。
一,热爱祖国,无悔追求。屈原热爱楚国,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就算是清楚国家遭难,他也不变初心。为了自己的祖国“虽九死其犹未悔”!文天祥就算被俘,爱国的信念不动摇: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二,持续性追求的信念让事业走向人生巅峰。褚时健成功将红塔山打导致中国名牌香烟,使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
用支撑造句?
【例句】
1、八根柱子支撑着这个大圆顶。
2、 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支撑着他。
3、 管道内时常是有支撑拉条。
4、 利率提升了,借以支撑疲软的美元。
有关信念是一种谋略论据?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29岁时编写《国榷》。经过27年的辛勤笔耕,前后更改6次,写出了长达500万字的初稿。不幸的是,书稿还是没有出版,便在一个深夜被人偷走。27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谈迁心痛欲裂,悲愤地仰天长号。但是沉重的打击没有动摇谈迁的志向,书稿丢了,可人还在,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书就一定要出来。
谈迁擦干泪水,重新拿起了笔。尽管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记忆衰退,行走不便,但是,倔强的禀性和执著的信念支撑着他千里奔波搜寻史料,夜以继日,笔耕不辍。
又经过9年,他谈迁终于完成了《国榷》这部巨著。这时,谈迁已经是一位65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