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qiān wǎ]
千的笔顺:撇丿横一竖丨,千:丿一丨千,千的笔画是三画,读音:qian,形:独体字,千:记数单位,数字,组词,千年,千万,用千字写一句话:我每月收入都达到千位数。
瓦的笔顺:一卜乙丶,笔画名称:横竖提横折弯勾点,瓦是四笔画,读音,wa,形:独体字,组词:瓦特,瓦匠王。
千瓦[qiān wǎ]
功率单位
千瓦(kilowatt)是功率单位,等于1000瓦特。千瓦早期主要用于电学,目前有更广泛应用的趋势。在电学上,千瓦时(kilowatt-hour)与度完全相等,只是称谓不一样。一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00千焦=3,600,000焦耳。
千瓦一般被用来表达发电机、发动机、电机、工具、机器、电热器等的功率。它也是表达广播和电视发射塔的电磁功率的经常会用到单位。
在地面上接近赤道的地方的晴朗的中午,海平面附近,一平方米的地球表面积一般接收到大概1千瓦的直射太阳光(太阳辐射)
qianwazi
瓦[wǎ]
〈名〉
1.(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2.同本义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说文》
3.屋瓦
瓦缝参差。-唐· 杜牧《阿房宫赋》
4.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5.盾脊,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
齐子渊捷从 泄声子,射之,中楯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6.宋、元时都市中的游乐、贸易场所。也称“瓦子”、“瓦舍”、“瓦肆”或“瓦市”
临安中瓦在御街中,士大夫心游之地,天下术士皆聚焉。-《贵耳集·下》
7.〈方〉∶旧式车轮上的铁护板 。
瓦[wà]
〈动〉
1.用瓦覆盖;铺瓦
瓦屋梁。-《急就篇》
瓩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是 qiān、wǎ ,基本含义:功率单位,等于一千个瓦特,即1瓩=1千瓦=1000瓦。今写作“千瓦”。功率单位“千瓦”的旧称[1]
英文:[kilowatt]。少见的多音节汉字之一。在中国大陆差不多用千瓦,台湾省还在用此字。
是瓩字,读音为:qiānwǎ,意思为:电的功率单位,等于一千个瓦特,今写作“千瓦”。 瓩拼音:qiānwǎ,简体部首:瓦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7画 繁体部首:瓦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8画 五笔86GNYF,五笔98:GNNF,仓颉:MNHJ,郑码:AZSM 四角:12714,结构:左下包围,电码:3926,统一码:74E9 笔顺:一フフ丶ノ一丨
瓩
qiānwǎ
千瓦的旧称 [kilowatt]
瓩
qiānwǎ
ㄑㄧㄢˉ ㄨㄚˇ
电的功率单位,等于一千个瓦特,今写作“千瓦”。
郑码:AZSM,U:74E9,GBK:AD99
笔画数:7,部首:瓦,笔顺编号:1554312
瓦千是瓩,瓩的拼音:
[ qiānwǎ ]
pei的汉字有陪、配、赔、裴、佩等。
1、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很小一部分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情况。
2、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涵盖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3、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耗费时长间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相对的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经常会用到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chuan的汉字:川、穿、传、船、喘、串
一、川、穿拼音chuān
1、川
释义
1. 破,透:~透。揭~。~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凿。 2. 通过,连通:~过。~行(xíng )。 3. 着(zhuó)衣服鞋袜:~衣。~鞋。
具体释义
〈动〉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同本义
穿,通也。-《说文》
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何以穿我屋。
强弩之末,势不可以穿鲁缟。-《三国志·诸葛亮传》
此这里说的强弩之末势不可以穿鲁缟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穿墉(在墙上打洞);穿着鼻(受人摆布);穿穴(犹穿凿);穿空(犹穿孔);穿胸(胸前穿孔透背)
挖掘;开凿。如:穿井(掘井);穿掘(挖掘;开凿);穿筑(挖池塘筑假山);穿壁(凿通墙壁);穿墙(墙上凿洞)
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2、穿
释义
1. 河流:名山大~。~流不息。 2. 平原,平地:平~。米粮~。 3. 〔~资〕旅费。 4. 特指中国四川:~剧。~菜。~贝。
具体释义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同本义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二、传、船
拼音chuán
1、传[ chuán ]
释义
1.转(zhuǎn)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推广,散布:宣~。流~。~名。~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2、船
释义
◎ 水上交通工具:~舶。~只。~舱。~帆。
具体释义
〈名〉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同本义
船,舟也。-《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
小曰舟,大曰船。-《说文义证》
三、喘拼音chuǎn
释义
◎ 急促地呼吸:~气。~息。~咳。苟延残~。
具体释义
〈动〉
(形声。从口,耑(duān)声。本义:喘息,急速地呼吸)
同本义
喘,疾息也。-《说文》
其发咳喘。-《素问·五常正大论》
牛喘吐舌。-《汉书·丙吉传》
喘喘然将死。-《庄子·大宗师》
又如:心跳气喘;累得直喘;喘喝(中气不顺,口鼻有声的样子);喘乏(气喘困乏)
轻声说话
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喘来说。-《荀子·臣道》
四、串拼音chuàn
释义
1. 多个同一类型东西连贯在一起:~讲。贯~。 2. 连贯起来的东西:~珠。~铃。
3. 错误地连接:~行(háng )。~味。~换。
4. 相互勾通、勾结:~气。~供。~通一气。
5. 由这里到那里走动:~乡。~门儿。
6. 扮演戏剧角色:~演。客~。
7. 量词,用于连贯起来的东西:一~儿葡萄。
具体释义
串
〈动〉
将物品连贯在一起。亦指连贯而成的物品。如:串珠子;钱串;串鼓儿(货郎鼓);串月(苏州石湖桥下月影成串的奇观)
勾结。如:串诈(合谋诈骗);串哄(结伙儿胡闹;起哄);串拐(拐骗)
交错连接。如:电话号码串线;看书串行;串票(旧时征收钱粮后由官方发给的收据)
走;到别人家走动。如:串店(出入旅店);走村串寨;串花家(逛妓院)
担任戏曲角色。如:客串;串座(挨着座位卖唱)
〈量〉
穿在绳上的一组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如:一串
chuan的汉字有穿、传、串、川、船、喘等。
1、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很小一部分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情况。
2、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涵盖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3、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耗费时长间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相对的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经常会用到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提手加个茶念搽是一个汉字,读音是chá。解释为:用粉末、油类涂在皮肤上。如;搽雪花膏;在伤口上搽一层抗菌剂;搽药。
汉字(拼音:hàn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很小一部分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情况。
提手加个茶念搽是一个汉字,读音是chá。
解释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 涂抹:~粉。~油。~药膏。
2.用粉末、油类涂[在皮肤上] 。如:搽雪花膏;在伤口上搽一层抗菌剂;搽药
经常会用到词组:
搽粉 cháfěn涂上化妆粉
引证解释
敷粉于脸。引申为粉饰美化。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四七章:“你这是朝 黄龙飞 脸上搽粉,朝敌人脸上搽粉。”
意思是"二十",这个日历上的阳历数字下都会有阴历数字,而阴历数字到了"十九"后就应该写作"廿^^",也应该要和"二"区分一下吧. 因为本来就念做nian(第四声)表示二十三十为卅,念做sa(第四声)四十为卌,念做xi(第四声)另外还有诸如双音节字,例如糎念做(liˊmi,厘米)瓩念做qianwa,千瓦。给人的印象古怪,但是,千真万确,汉语之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廿代表数字2O,在这个字后面加十属于语法错误,没有意义。
tǔn。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又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很小一部分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涵盖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现存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耗费时长间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相对的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
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他语言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情况。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经常会用到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1. 氽 tǔn (注:人字旁;记:人浮于水上)
方言,漂浮:木头在水上~。
[方]用油炸。如:油氽花生米
2. 汆 cuān (注:入字旁;记:入水成汤)
汆是汤菜的主要做法,大部用于小形或经过加工成片、丝、条和制成丸子的原料。特点是汤多而清鲜,菜肴脆嫩。
上面一个水下面一个人这个字是氼读音(ni)部首水释义古同溺,沉没,沉溺,笔画6
氽
tǔn
方言,漂浮:木头在水上~。
氽字念 tǔn ,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来是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是漂浮的一种情况,故此,氽的本义是漂浮。又引申为用油炸(因为油炸食品时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条、氽虾片、油氽馒头、油氽花生米,还有用开了的水煮漂起来的定型食物,如氽肉丸子,氽鱼丸、虾丸。
千瓦字怎么念? 千瓦[qiān wǎ] 千的笔顺:撇丿横一竖丨,千:丿一丨千,千的笔画是三画,读音:qian,形:独体字,千:记数单位,数字,组词,千年,千万,用千字写一句话:我每月收入都达到千位数。 瓦的笔顺:一卜乙丶,...
2023-01-31
榛子粤语读音? zhēn ㄓㄣˉ 粤语:zeon1 1.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2. 丛杂的草木:~芜。莽~。~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
2023-01-31
Mr.Lion怎么读? Mr.Lion狮子先生lion英 [ˈlaɪən] 美 [ˈlaɪən]n.狮子; 名人; [天文学、占星术]狮子(星)座; 勇士,名流 MrJohes英语读什么? Mr Jones 琼斯; 琼斯先生; 伴我情深; 琼斯老师;[例句]A red-faced Mr Jones was led away by police一...
2023-01-31
away应该怎么读? away英[əˈweɪ]美[əˈwe]adv.消失; 离开,远离; 在远处;adj.不在的; 遥远的; 客场比赛;[例句]An injured policeman was led away by colleagues受伤的警察被同伴带走了。 英语单词Out它的汉语读什么? 洗的英文单词是wash 中...
2023-01-31
直读是什么意思啊? 直读意思是从大学直接念到研究生。例如说本硕连读,意思是从本科直接念到研究生毕业,等你毕业时就是研究生了。 又例如说本硕博连读,直接从本科念到博士研究生,其实就是常说的说入学时你是本科生...
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