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并”是一个多音词,它既可读“bīng(一声)”;又可读“bìng(四声)”,而且,当它的语义环境不一样时,其意思也不一样。
一、“并”的读音是“bīng(一声)”时
“并”一般充当名词,其不一样意思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古地名:并州。
2、 古人传说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又称。
3、 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比如:宋·沈括《梦溪笔谈》: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
二、“并”的读音是“bìng(四声)”时
1、 当“并”充当动词时,其不一样意思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本义:并行,并列。比如:《说文》:并,并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并。又如:《仪礼·乡射礼》:并行。再如:《礼记·儒行》:并立则乐。
2) 合并(由一些与另一些结合一起)。比如:苏洵《六国论》:并力西向。又如:《资治通鉴》: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再如:《荀子·儒效》:并一而不二。
3) 兼并;并吞。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初并天下。又如:《资治通鉴》: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再如:《战国策·中山策》:魏并中山。
4) 具备。比如: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5) 通“屏”,“摒”。排除。比如:《庄子·天运》:至贵,爵国并焉。
6) 一样。比如:嵇康《卜疑集》:行与世异,心与欲并。
2、当“并”充当副词时,其不一样意思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 全,全都。比如: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又如: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二人并有愧色。再如: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荣贼并不是推心待慰帅者。
2) 一起;一齐;同时。比如:《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又如:《资治通鉴》: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3、当“并”充当连词时,其意思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还,连。比如:《聊斋志异·促织》: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可以行捉矣。
并有两读,一是读作 bīng,名词是古地名-并州。比如: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二是读作bìng,可以作动词、副词和连词。
作动词时,意思有合并。比如: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资治通鉴》
又有兼并、并吞的意思。比如:秦初并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作副词时,意思是全,全都。比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荣贼并不是推心待慰帅者。-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有一起、一齐、同时的意思。比如: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资治通鉴》
作连词时,有还、连的意思。比如: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可以行捉矣。-《聊斋志异·促织》
并有两读,一是读作 bīng,名词是古地名-并州。
比如: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二是读作bìng,可以作动词、副词和连词。作动词时,意思有合并。比如: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资治通鉴》 又有兼并、并吞的意思。比如:秦初并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作副词时,意思是全,全都。比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荣贼并不是推心待慰帅者。-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有一起、一齐、同时的意思。比如: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资治通鉴》 作连词时,有还、连的意思。比如: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可以行捉矣。-《聊斋志异·促织》并,在古文的意思
bìng
(1)〈动词〉合。《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动词〉兼并;吞并。《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动词〉并列;挨在一起。《与妻书》:“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
(4)〈副词〉一并;一起。《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可以薄兮。”
(5)〈连词〉连。《芋老人传》:“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
(6)〈连词〉还。《〈黄花冈七十二一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bīng
并州,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并在古文的意思是
bìng
(1)合。《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力西向。”
(2)兼并;吞并。《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吞八荒之心。”
(3)并列;挨在一起。《与妻书》:“吾与(汝)~肩携手,低低切切。”
(4)一并;一起。《涉江》:“腥臊~御,芳不可以薄兮。”
(5)连。《芋老人传》:“固已贤夫~老人而芋视之者。”
(6)还。《〈黄花冈七十二一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既痛逝者,~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bīng
并州,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基本字义
合在一起:~拢。合~。兼~。
一齐,平排着:~驾齐驱。~重(zhòng )。~行(xíng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且。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不容易。
具体字义
〈动〉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并,并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并。-《说文》
并行。-《仪礼·乡射礼》
并立则乐。-《礼记·儒行》
俄而并乎尧舜。-《荀子·儒效》
并纽约用组。-《礼记·玉藻》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诗·齐风·还》
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文心雕龙·附会》
且夫尧、 舜、 桀、 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韩非子·难势》
又如:并列;并肩作战;并介(不论穷富,都可以耿介于守。兼利天下叫并,孤介自守叫介);并夹(古代习射时从箭靶上拔取箭头的工具);并封(古代传说中的双头兽);并心(同心)
合并(由一些与另一些结合一起)
并力西向。-苏洵《六国论》
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资治通鉴》
并一而不二。-《荀子·儒效》
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汉书·艺文志》
今野兽并角。-《汉书·终军传》
又如:兼并(容纳合并);并叠(收拢;拼凑);并坐(谓因牵连而一并治罪);并兼(合并;并吞)
兼并;并吞
秦初并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魏并 中山。-《战国策·中山策》
又如:并火(即“拼伙”。同伙拼杀);并卷(兼并席卷)
具备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通“屏”,“摒”。排除
至贵,爵国并焉。-《庄子·天运》
一样
行与世异,心与欲并。-嵇康《卜疑集》
〈副〉
全,全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人并有愧色。-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荣贼并不是推心待慰帅者。-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并然(完全);据我了解,事情并非这样
一起;一齐;同时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史记·陈涉世家》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资治通鉴》
又如:并举;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饭);并存不悖(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连
还,连
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可以行捉矣。-《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我们完全同意并拥护这个报告
和,还有
以上就是本文“并”的文言文解释起高人指点,并的文言文意思及出处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6021510002.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初中英语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chuzhong/yingyu/)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并”的文言文解释起高人指点,并的文言文意思及出处和初中英语的相关信息。
“并”的文言文解释起高人指点? 在文言文中,“并”是一个多音词,它既可读“bīng(一声)”;又可读“bìng(四声)”,而且,当它的语义环境不一样时,其意思也不一样。 一、“并”的读音是“bīng(一声)”时 “并”一...
2023-06-02
广东工业大学军训时间2023? 军训时间 9月17-30日,共14天 军训服装 军训前,军训服装中标供应商将在学校指定的地址位置,按中标价格向新生销售军训服装,请广大新生关注公告自行去购买。 军训是必修课,成绩分四个等级,优秀...
2023-06-02
广西中学生怎么进行网上在线查成绩? 可在广西中学生成绩查询系统上查询本次考试成绩。这个系统需学校提供账号和密码,在线登录后完全就能够查询到自己的各科成绩。假设学校没有提供系统账号和密码,可以咨询班主任或学...
2023-06-02
福田高级中学怎么样? 很好,教学质量和环境卫生都不错。福田高级中学坐落在景色怡人的中心公园与美丽如画的深南大道的交汇处,东邻上海宾馆,西靠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读书求学条件优越,从城市各方向乘坐公交车...
2023-06-02
沈阳铁西十大初中排名? 沈阳铁西教育相对薄弱。经过这几年教改提升了。 一、沈阳雨田实验中学 (总校)二、沈阳第22中学三、沈阳勋望中学 四、沈阳100初级中学 五、沈阳157中学 六、沈阳15中学(滑翔分校)七、沈阳博文私立...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