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当前位置: > 学历 > 考研 > 考研培训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三化学怎样才能学好

时间:2023-06-13 16:32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考研培训
资料下载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中毕业考试化学必考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及题型归纳?

一.氧化还原有关概念和应用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对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表达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一部分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都是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1)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2)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3)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未必。

(5)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使劲。

(6)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7) 同一类型有机物大多数情况下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对。

干冰。

(9)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可以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以;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就可以升华。

(10)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1)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2)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3)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4)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5)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6)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7) 固体溶解度相当大一部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1) 同族元素单质大多数情况下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2)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3) 含C、H、O的有机物大多数情况下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4)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大多数情况下,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 ?

未必: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反而非金属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电子式的正确表达、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三.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可以非常多共存

(2)因相互出现氧化还原而不可以非常多共存

(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可以非常多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可以与强酸、强碱非常多共存

(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四.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大多数情况下产生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故此,学习时就熟悉相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涵盖一部分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反映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考生们回顾有机化学的大多数情况下条件,从中归纳对应信息,可作为一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出现反应前后的官能差别,推导有关物质的结构。

五.阿伏伽德罗常数及推论

(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一样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

(3)熟悉NA经常容易考到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六.pH值的计算

(1)遵守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七.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遵守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有关计算过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高中毕业考试常产生化学题实验题

一.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1、溶液酸碱性判断依据

溶液的酸碱性主要还是看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2、溶液的pH

(1)pH的定义: pH= -lgc(H+)

(2)pH的适用范围

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其c(H+)的大小范围大多数情况下为1×10-14 mol/L0。

当c(H+)或c(OH-)≥1 mol·L-1时,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3)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在室温下,中性溶液:c(H+)= c(OH-) =1.0×10-7 mol· L-1, pH =7

1.0×10-7 mol·L-1, pH 7

碱性溶液:c(H+)7

二.试纸的使用

经常会用到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大多数情况下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大多数情况下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可以用蒸馏水润湿。

化学实验题型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1)溶解度的测定;(2)实验室制乙烯;

(3)石油分馏。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

(1)溶解度的測定(要用温度计);

(2)银镜反应.

(3)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

(1)搅拌:(2)引流:

(3)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络在线,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

(4)转移固体;(5)取溶液;(6)粘取试纸。

4.因为空气中C0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

NaA10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0、Na202;

怎样进行高三化学总学习?

一:善待课本,夯实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课本和考试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时间、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目前已经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着很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其实就是常说的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学习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学习就可以感到障碍重重。因为这个原因,一定要真真切切注意这一环节的学习,讲究方式,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了解。比如对催化剂的认识,考试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基本上全部学生都可以背诵,粗看时常不可以理解其深层含义;假设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可以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不是参加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来说,'改变'一词指提高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经过一番折腾,对催化剂的认识就可以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再者,课本中的很多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需认真比较、仔细琢磨的很多。比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对课本中不少相似、有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取比较学习的方式。通过多的视角、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并熟悉本质之目标。  透析近这些年的高中毕业考试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基本上全部考试试卷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因为这个原因,在老师详细指导下,将十哪些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你定会大带来一定获。  二:常常联想,擅长于总结,把控掌握知识互联网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部分考生认为很小一部分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已学会。事实上高中毕业考试考场成绩,学会仅是一个方面,还应总结归纳、常常联想,找出同一类型题解法的规律,才可以更有把控掌握不失分。其实就是常说的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并熟悉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其实,重要在于怎样记。比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详细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种化合物当中的横向联系进行学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互联网。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控掌握了各种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可以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渺小而又容易受到忽视……这样,通过各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不少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很难发挥其各自功能。故此,在高三学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需要在老师的详细指导下,把各部分对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以此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点内容与框架体系。  三:讲究方式,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中毕业考试  纵观近这些年化学高中毕业考试考试试卷,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出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产生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出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2023高中毕业考试题!高中毕业考试考试试卷相关基本概念的考核内容总体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核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质上相结合。因为这个原因,对高中毕业考试考试试卷"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考试试卷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中毕业考试出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学习时可将近这些年的高中毕业考试考试试卷科学归类,联系考试教材,通过梳理考点归纳点,讲究方式,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中毕业考试;因为这个原因在选做习题时,要听从老师的具体安排,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擅长于分析和认真把控掌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式,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果是已经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自不同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取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不要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很实用。  四:把控掌握重点,消除盲点,真真切切做好纠错  分析近这些年的高中毕业考试化学考试试卷,重点实际上就是可拉开距离的核心考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需要对作业、考试中产生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偏;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本,究竟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导致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产生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不短的一个时期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什么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暂时还没有从问题的根源解除,什么是新犯的"毛病",以此持续性消除化学学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用强化的纠错方法加以处理。这里就扼要讲解几种常见纠错做法,精选整理提供参考。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试题从考试试卷上剪裁下来,根据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一样的纠错本上,并在试题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  3、在资料及考试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考试试卷,或及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  4、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对应处,用不一样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试题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总而言之,高三化学学习要讲究方式。针对化学各种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收敛、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各种方式进行学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中毕业考试,

考研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考研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考研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三化学怎样才能学好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6131587722.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考研培训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kaoyan/peixu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三化学怎样才能学好和考研培训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