诂【读音】:gǔ
基本释义
用当代,解释古代文献词语的意义: 训~。 释~。
具体释义
〈动〉
(会意。从言,从古,古亦声。本义:用通行,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同本义
诂,训故言也。-《说文》
后汉桓谭传郑兴传注皆引说文、训古言也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
诂,训故言也。-《后汉书·桓谭传》注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罢了,博览无所不见。-《汉书·扬雄传》
又如:诂解(用当代语言解释古语);诂训(解释古书的文义。也用以指古言古义。同故训)
〈名〉
古言古义;词语的意义
同字而异诂,同辞而异义。-陆游《万卷楼记》
又如:诂释(古言古语的解释)
诂,普通话读音为gǔ,早出现在秦篆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诂”的基本含义为用通行,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如训诂、解诂。
陆宗达先生深厚的国学根基配上其钩沉稽古,抉隐发微的详细与耐力,打造了看似整版内容短小,实则字字珠玑的简论一书。作为门外汉的我总认为训诂学因其枯燥细琐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过遥远,且太过艰深晦涩,故丝毫未曾有翻阅有关著作的想法,翻开此书前的我无知亦胆怯。
“道不远人,而人日用而不了解”,草草翻阅此书后的我杂糅名句,写下了自己的直接感受,耳熟能详的古书例子配上陆先生详细入微的介绍将“绝学”带进我的视线,被人无辜默认为棺内干尸的训诂学实则一直活跃在我们的学习之中啊!
简要言之,文字学研究偏重形,音韵学研究偏重音,而训诂研究偏重于义。不过三者实则相互贯通,联系密切。析形辨声固然重要,但以声韵和字形为桥梁进一步因声求义,因形求义的训诂工作应为小学之根本。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训诂第一应推求客观的概括的词义,继而在概括意义基础上厘清语境中的详细含义。解释词义是训诂的基础工作,但除开这个因素不说,它还在分析句读、阐述语法(后面的语法学)说明修辞手法、阐明表达方式(后面的修辞学)还有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的“章句”之学上带来一定表现,真正反映了“其道各位,无所不包”。
陆先生同时总结了前人的训诂方式,就是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核证文献语言、考察古代社会四种详细方式,研究方向清晰明了,实操却很难上手,若无对浩如烟海的古籍经典信手拈来的本领和博通天文、地理、韵学、算数、礼制、建筑的扎实积淀,便难在训诂领域登堂入室,童稚从事而皓首不可以穷其理,恐怕并不是危言耸听。遍引群经,逻辑清晰的词义溯源凝聚了很多训诂大师披阅数载,反复增删的辛酸苦辣,若他们读到曹雪芹表达红楼梦时“字字读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感喟,应该也会深有认同吧。
意思是指让世人感觉到惊讶,不一样于大多数情况下的俗套。指思想、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世俗震惊。
出处为宋·朱熹《答陈抑之》:“勤劳半世,汩没于章句训诂当中,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
惊世骇俗,汉语成语,拼音:jīng shì hài sú,指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出自宋·朱熹《答陈抑之》。
骇世惊俗肯定是惊世骇俗
【成语】:惊世骇俗
【拼音】:jīng shì hài sú
【解释】:世、俗:指大多数情况下人。使大多数情况下人感到惊骇。
【出处】:宋·朱熹《答陈抑之》:“勤劳半世,汩没于章句训诂当中,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
【示例】:这超越自我对自然情况的理解度,这是大自然有意作出的~之举吗? ◎薛尔康《北国秋叶》
【近义词】:惊世震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大多数情况下人感到震惊
1. 骇世惊俗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可以震惊当世、惊异大众的事物或人才。2. 这当中,“骇世”指的是可以在当时激起巨大轰动的情况或事件,而“惊俗”则说明了在相对的程度上可以破除普遍观念或习俗的束缚,具有很强的突破力和创造力。3. 换言之,“骇世惊俗”要求所表现出的特质不仅属于超群绝伦,同时还要有满足带有超越时代、开创时代的特点,足以让世人为之折服和惊叹。
骇世惊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很离奇、惊人的事情,可以惊动世人、超越常轨。1,“骇世惊俗”这个词的构成十分重要,这当中“骇”表示惊恐,与“惊俗”组合则表示不一样寻常、惊世骇俗。这个成语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有一部分重要的事件或者娱乐表演中产生了令人很难想象的场面,对大家出现了很大震动。2,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家针对“骇世惊俗”的理解也更复杂多样了。在当代生活中,“骇世惊俗”已经成为了一种娱乐产业,它可以刺激大家的神经,打造一种异常刺激和扭曲的感觉。但是骇世惊俗也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风气病态,对社会正常规则和程序导致了非常大的伤害是需警惕的。
意思就是为了让世界害怕也惊骇了世界的约定俗成。是说有事情出现或是这个事情的本身就超过了大家平常所清楚的和所觉得的,震惊了大家的内心,也刷新了他们的三观
世、俗:指大多数情况下人。使大多数情况下人感到惊骇。繁体是___俗。年代是古代成语。拼音是jīng shì hài sú。感情色彩是中性成语。结构是联合式成语。
惊世骇俗指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陈抑之》:“勤劳半世,汩没于章句训诂当中,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大多数情况下人感到震惊。
【解释】:世、俗:指大多数情况下人。使大多数情况下人感到惊骇。
【出自】:宋·朱熹《答陈抑之》:“勤劳半世,汩没于章句训诂当中,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
【示例】:这超越自我对自然情况的理解度,这是大自然有意作出的~之举吗?◎薛尔康《北国秋叶》
【近义词】:惊世震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大多数情况下人感到震惊
惊世骇俗,汉语成语,拼音为jīng shì hài sú,指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出自宋·朱熹《答陈抑之》。
惊世骇俗-释义:
骇:震惊。俗:世俗。指思想、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世俗震惊。也作“惊世震俗”
出处
宋·朱熹《答陈抑之》:“勤劳半世,汩没于章句训诂当中,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
以上就是本文诂什么意思,训诂简论读后感500字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011720782.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考试时间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huanshengben/yunnan/kaoshishijia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诂什么意思,训诂简论读后感500字和考试时间的相关信息。
诂什么意思? 诂【读音】:gǔ 基本释义 用当代,解释古代文献词语的意义: 训~。 释~。 具体释义 〈动〉 (会意。从言,从古,古亦声。本义:用通行,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同本义 诂,训故言也。-《说文》 后汉桓谭传郑...
2023-07-01
副总裁副总经理区别? 副总裁与副总经理的区别:副总裁大多数情况下是指集团公司总部的职务,而副总经理则是集团所属子公司的职务,其实就是常说的说,子公司副总经理应接受集团副总裁领导。其实,集团公司总部大多数情...
2023-07-01
本文主要针对黑龙江五七工新政策,黑龙江省2023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多少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通过阅读本文内容可以对黑龙江五七工新政策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下文仅可参考,希望本...
2023-06-30
玄幻小说与奇幻小说有哪些区别? 玄幻小说的脑洞更大。 玄:深奥不容易理解;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玄幻小说泛指脱离了现实范畴的一切文学。是建立在东方元素基础之上的小说是传统东方幻想类的小说。发展于2023左右,光...
2023-06-29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点不一样1运输方向不一样:主动运输的方向是逆浓度梯度运输或沿着电化学梯度运输的,而被动运输的方向是顺浓度梯度或沿着电化学梯度运输的2主动运输需载体参...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