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之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大家就可以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当中也没有不满,你清楚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深入透彻的道理, 于是马上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清楚,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很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不少人都向他学习。
2、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 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撞见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考生游酢(1053-1123 年)一同去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3、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出现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奉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式吧。”缅伯高一想,也只可以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反映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大家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4、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去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认为这 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次日,孔子便徒步去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已经在表达《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什么事而来, 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具体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介绍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清楚它能飞;鱼儿,我清楚它能游;野兽,我清楚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可以够清楚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
5、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 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很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时,经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一次,孔融总是拿一个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 相互帮、 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1、孔融让梨;
2、千里送鹅毛;
3、程门立雪;
4、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5、孝感动天;
6、亲尝汤药;
7、啮指痛心;
8、百里负米;
9、芦衣顺母;
10、鹿乳奉亲;
1、【千里送鹅毛】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认为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
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之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大家就可以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当中也没有不满,你清楚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深入透彻的道理,于是马上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说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清楚,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很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不少人都向他学习。
3、【程门立雪】
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去世,杨时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他也还是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一日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启动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些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4、【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各位考生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不少诗赋,还懂得礼节,父母亲很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部分梨子,特地拣了一个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还一直流传下来,成了不少父母教育孩子的好例子。
1、“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之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大家就可以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当中也没有不满,你清楚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深入透彻的道理, 于是马上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清楚,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2、孔融四岁时,经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一次,孔融总是拿一个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
3、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出现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奉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式吧。”缅伯高一想,也只可以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反映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大家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有不少古代文明的礼仪小故事,这当中一条是《礼记·檀弓》中讲述的“檀弓之礼”。这个故事起源于于周朝的礼制,檀弓是一种用檀木制作的弓,用于射箭礼仪中。听别人说周天子每一年都要亲自主持这个仪式,要用檀弓射十箭,这当中一定要有九箭射中靶心。假设在礼仪中射箭不中靶心,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和责难。这个故事是古代礼仪严谨的缩影,同时也反映了周朝天子的威严和射箭士的功夫水平。
有因为在古代,文明礼仪是很重要的,小故事也时常具有一定的深意。例如在《论语》中,有一个有关赠送礼物的小故事,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个故事强调了赠礼的重要性,一定要按照接受礼物的人的身份和地位来选择一定程度上的礼物。同时,孔子还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唯有对自己有深入透彻认识依然不会断学习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君子。此外还有一部分故事是有关宴会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如《大荒》中的“七十二候”和《仪礼》中的“三仪式”,这些文明礼仪在古代小故事中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也让大家更深入透彻的了解了古代礼仪文化。
有因为在古代文明中,礼仪很重要,因为这个原因流传下来了不少有关礼仪的小故事,例如:据《史记》记载,古时候有一位国君出巡,途中路过一座桥,桥上的官员根据惯例要排队让路,但一位农民却不清楚这个规矩,直接驾车过桥。国君很生气,要惩罚这个农民,但这之后有一位谏官对国君说:“本来这个规矩是为了保证官员安全通行,假设农民了解了这个规矩,也许就可以不要一部分意外的事情出现。”国君听后,感到有道理,就没有处罚那个农民,反到是发布命令让全部人都清楚这个规矩。可以看到,这个小故事反映了古代文明中礼仪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礼仪之故此,存在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和规则和程序。
有的因为古代文明中有不少具有意义的礼仪小故事,例如说《左传》中的“见义勇为”,《尚书》中的“宾礼如仪”,这些小故事不仅仅是可以激励大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更可以帮大家在现代社会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礼仪观念。比如《孟子》里面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告诉我们要“孝”,要珍惜家族关系,而《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鼓励我们待人接物要热情好客,这些小故事也是我们认识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上就是本文有什么古人礼仪的故事,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有哪些内容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051750707.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三年级上册语文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aoxuesannian/yuwensc/)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有什么古人礼仪的故事,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有哪些内容和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有什么古人礼仪的故事,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有哪些内容和礼仪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有什么古人礼仪的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
2023-07-05
电竞学校和平精英班会送皮肤吗? 电竞学校和平精英班会送皮肤。 因为电竞学校和平精英班搭载了先进的皮肤功能,同时是可以进行自主选择的,故此,是会的。 九一八事变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还应该从“九一八”中体会到,...
2023-07-05
物业保安主管工作计划怎么写? 物业保安主管工作计划 一、第一你得搞了解是周工作计划还是月度工作计划 二、找到公司行政要统一的工作计划模板,有的公司月度计划是要求做PPT,周工作计划大多数情况下是表格。 三、周工作...
2023-07-05
本文主要针对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英语书有多少英语单词五年级下册英语所有的动词和五年级下册英语书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英语书有多少英语单词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
2023-07-05
串的组词怎么组? :串连、串通、串门、贯串、串烟、串供、串珠、串联、串铃、串气、客串、串换、串游、串讲、串戏、反串、串子、串昵、串票、串道、串合、连串、串炮、串车、串衍、惯串、串杖、串饮、截串、串月、尖串...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