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听过红孩子的故事吗?
很久很久之前,中国人还过着苦日子,大家吃不饱穿不暖,穷人(“无产阶级”)常常受欺负,我们的祖国也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有既然如此那,一群人,他们发誓要解救人民,让各位人民过上好日子,要推翻旧世界,让孱弱的祖国强大起来,这些人成立了一个组织,叫“中国共产党”,这些东西人叫作“共产党人”。
当时的共产党人中不少都已经成家立业,有的还有了孩子,他们的孩子就叫作“红孩子”。这些红孩子可不是《西游记》里那个“红孩儿”!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有血有肉,饿了想吃,疼了会哭。他们的爸妈因为要上战场、闹革命而没办法照顾他们,他们甚至会被爸妈连累,遭遇牢狱之灾。
广大老师:各位考生好!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试题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了解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清楚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红色经典小故事_红色小故事
王二小,河北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子里面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天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很了解《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这一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日间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里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以后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考生们:
各位考生好!我是初一(8)班的施娇娇。
伟大的红军长征成功75年了,很多的长征故事一直感动着我们的心。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不可以忘记长征,不可以忘记千千万万红军流血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与贡献,能有我们的今天吗?
在纪念红军长征成功75周年时,我给考生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与红军后改名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小的女红军,因为这个原因,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她加入红军时才9岁,10岁启动到12岁跑着参与了长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可以跟上队伍。
20__年3月30日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启动了万里长征。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往哪走?那时她不清楚,只清楚一定要跟着队伍走,千万不可以掉队,掉队就是死亡。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路崎岖难走,十哪些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15天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一天早晨,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咬着牙坚持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各位考生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艰难。几天以后,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了。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这娃儿恐怕不行了。”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期望,把饭嚼烂,打开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同志看到这样的情形,建议给当地的老乡30元钱,把她留下。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清楚以后,亲自来到宣传队,说:“不可以把她留下,这孩子能唱会跳,再艰难也要把她带上。”
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需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奇迹出现了。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启动能吃东西了,脸色也不少了,能坐起来了。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
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军长许世友亲自来到宣传队给各位考生讲了过雪山的须知。临走时,军长开玩笑地对王新兰说:“你这么小,山既然如此那,高,爬得过去吗?”
王新兰满有信心的说:“爬的过去!”
徐军长又说:“山上冷得很啊!可不要冻哭了,一哭眼泪就成了冰棒棒,在脸上扒不掉。”
王新兰说:“哪个会哭啊!”
这天夜里三点,队长就把王新兰哪些姑娘叫了起来,说该上山了。大部队五点钟出发,宣传队早点上山去准备宣传,还需要搭个棚子。
每人发了一块布,让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队长说山上冷,让各位考生把全部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的时候,下雨,有的时候,下雪。各位考生把全部的东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顶用。雪山皑皑,冻煞人啊!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启动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队队红军一遍遍说着她背的滚瓜烂熟的顺口溜:
同志们,加劲走,赶快穿过大风口。
莫歇劲,莫逗留,“三不准”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坑洼里的积水不可以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相互帮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
十一师政委陈锡联带着队伍走上来了,他爱怜地摸着王新兰冻得通红的小脸蛋,说:“部队快走完了,这里风大,不可以多呆。”宣传队领导决定让年龄小的队员先上山,大一点的再坚持一会儿。
王新兰还想坚持,但是,不可以不服从命令。到了雪山顶,她往下一看,只见红军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像一条长龙,把茫茫雪山划成了两半,十分壮观。王新兰又打起了小快板,等队伍差很少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红军长征算得上世界奇迹,10岁的王新兰跑着长征是人生的奇迹。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上的红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斗争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史诗。抗战精神是万众一心、敢于斗争的拼搏精神是不怕牺牲,舍身救国的贡献精神是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自强精神。
在这场全民族的抗战热潮中,各位青年学生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民族救亡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发起了呼吁抗日救国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在国内外出现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抗日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今天。我给各位考生讲一讲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是《红岩》里的一个人物。他的人物原型叫宋振中。
小萝卜头从不到1岁就和妈妈一起被捕、他在敌人的监狱里被关押了8年。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和折磨。
刚被捕时、小萝卜头宋振中和妈妈一起被关在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宫馆女牢里。这间女牢唯有10多平方米、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离牢门不远的地方放着一个马桶,熏得人喘不过气来。狭小的牢房里。苍蝇、蚊子、臭虫多得很。小萝卜头的身上被咬得大疮连着小疮。新疮摞着旧疮、一不小心抓破了就鲜血直流。
在敌人的监狱里吃的是什么呢?他们吃的是霉米饭和烂白菜帮子。这样的饭菜闻着都想吐。甭说吃了。可是、没办法、妈妈耐着性子把饭里的老鼠屎、沙粒挑出去再让小萝卜头吃。小萝卜头刚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难友门也都愤愤地说、 “连猪狗都不吃的饭菜,怎么让孩子吃下去呢?”妈妈只好把剩下的饭菜留起来,等小萝卜头饿时再喂他。牢房里每天只给一次水。每人一勺,连喝都不够,甭说洗涮了。
亲爱的老师、考生们:
各位考生好!
今天我要讲解的是抗日英雄--杨靖宇,他曾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中共满州省委的军委代理书记。在艰苦残酷的斗争环境下,他只活了仅仅的35岁,这当中22年都在为革命战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担当了很多官职: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经过4年艰巨的打拼,杨靖宇取得了革命的信任,带着部队长时间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完美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同时还对杨靖宇进行悬赏缉捕。在着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电话联系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他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后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5昼夜。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棉絮。他以很难想象的强大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在身中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直至去世。他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故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看到这场景,日军也被他爱国之情折服、感动了。连当年参加“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可以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杨靖宇是一位民族英雄。他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用鲜血捍卫住自己的家园,用战斗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他是伟大而令人尊敬的!考生们,让我们以杨靖宇英雄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尔基以往说过一句话,书是人类提升的阶梯。正因如此才会有如此之多的人,去看书,去读书,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名为《科学家的故事》的书,里面有许不少多有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有一部分发明家,这当中有一个人让我印象深入透彻,他就是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小时给人的印象一点也不聪慧,父母经常担心他的是智力不及常人,教师也对他失去了信心,读到那里,我有一点吃惊,科学巨匠也会不聪慧?
11岁时,爱因斯坦读了欧几里得锁住的几何书。在这本书里,他体会到了另一种惊奇:针对那些抽象的定理,人的思维竟然能去证明它,这是多么的奇妙啊!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力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得出了质能关系式:E=Mc的平方。后面,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对待科学的一些不苟、分秒必争,在生活中不图名利、艰苦朴素,他的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尊重!
以上就是本文红孩子的故事演讲稿三分钟,黑龙江抗日故事演讲稿1分钟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121823826.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aoxueyinianji/yuwenxiace/)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红孩子的故事演讲稿三分钟,黑龙江抗日故事演讲稿1分钟和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红孩子的故事演讲稿三分钟,黑龙江抗日故事演讲稿1分钟和初中学生故事演讲稿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红孩子的故事演讲稿三分钟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
2023-07-12
本文主要针对鹿柴王维古诗的故事,把古诗鹿柴编成故事的诗句和鹿柴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鹿柴王维古诗的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
2023-07-12
大学主题班会要自我讲解吗? 大多数情况下来说大学的首次主题班会都是需自我讲解的这一环节的,因为各位考生都是从全国各省市地区相聚到了一间教室里,相聚就是一种缘分,各位考生第一要做的就是自我讲解,让别人认识你...
2023-07-12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一年级读后感怎样写,小学一年级读后感怎么写才好呢和小学一年级语文读后感怎么写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小学一年级读后感怎样写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
2023-07-12
本文主要针对关于形容“酒店”的句子有哪些,赞美酒店的句子夸奖酒店好的句子和关于酒店的语句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关于形容“酒店”的句子有哪些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
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