纟的偏旁部首有纸、给、纯、练和续等。
一、纸[zhǐ]
1、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片状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成。
2、量词。用于计算文件、书信等的张数:一~电文。
二、给[gěi] [jǐ]
1、交付,送与:~以。送~。献~。
2、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他一顿批评。
3、替,为:~各位考生帮忙。
4、被,表示遭受:房子~火烧掉了。
5、把,将:请你随手~门送上。
三、纯[chún]
1、纯净;不含杂质:~金。水质很~。
2、纯粹;纯粹:~白。动机不~。
3、纯熟:功夫不~,还得练。
4、姓。
纟字念:sī。
绞丝旁的正确笔顺读法是,第一笔撇折,第二笔撇折,第三笔提,第一个撇折与第二个撇折上下对正,还第二笔撇折撇紧压着,第一笔撇折的折无缝隙连接不可以分开。
纟读作sī,声母是s,韵母是i,读作第一声。
释义
1.
同“糸”。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
具体释义
(1) 同“糸 ”[mì]第四声,1.细丝。2.幺。3.微小。4.量词,丝的二分之一。
[sī]古同“丝”。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不少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例如讠[訁]、饣[飠]、纟[糹、糸]、钅[釒],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纟”旁这样的形式,故此,带“糹”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纟”来表示了。“糸”是楷书的写法。“纟”是简化字的形体,大多数情况下只可以用于左偏旁,糸、系、絮、累、繁、紫、紊等字不简化。
纟sī 纟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部首:纟 部外笔画:0 总笔画:3五笔86:XXXX 五笔98:XNNG 仓颉:VVM笔顺编号:551 四角号码:2023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E9F基本字义1. 同“糸”。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
纟:
拼音:sī,
笔画:3,
释义:同“糸”。
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
释义:
(1) 同“糸 ”。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
(2) 郑码:ZAAA,U:7E9F,GBK:E6F9 ,五笔:XXX,
(3) 笔画数:3,部首:纟,笔顺编号:551
纟读音:[sī]部首:纟五笔:XXXX释义:同“糸”。用作偏旁。俗称“绞丝旁”。冫读音:[bīng]部首:冫五笔:UYG释义:古同“冰”,用作部首。俗称“两点水”。刂读音:[dāo]部首:刂五笔:JHH释义:同“刀”,用作部首。也称“立刀旁”,简称“立刀”。
答:绞丝旁的笔画名称肯定是,撇折、撇折、提。绞丝旁一共有三笔写成,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带绞丝旁的字有不少,例如绞、红、绿、缴等等。
绞丝旁表达的笔顺名称是撇折撇折提。
纟是简化后的规范汉字的偏旁部首之一,在形声字中大多表示与织物相关。其表达时的笔画共3画,顺序是撇折→撇折→提。
绞丝旁儿(乱绞丝儿)共有三笔画组成,第一笔画撇折,第二笔画撇折,第三笔画提。
例字:红;组词:红军,红旗,红领巾。
纯;组词:纯棉,纯净,纯奶。
绞丝旁是汉字偏旁部首里这当中的一种,另外还有一种偏旁部首是汉字,它作为偏旁部首为的是方便记忆。
纟(读mì)是很用汉字。
传统部首作糹,按照草书简化而来作纟 。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束丝之形是纟之范式。
本义:细丝。用作偏旁
同糸(mì,sī),故俗称绞丝旁、绞丝边 。(请参考糸字词条)
纟部首有不少,有,红,继,续,给,绿,级,纯,线,纸,经,练,钱,纱,绝,约,绍,纹,纪,绮,缩,织,续,织,组,纷,绚,纺,编。绦,绛,终,缤,绒,纤,纲,纶,绳,缩,纽,纳。等不少字?
纟部首的字都拥有:维,丝,织,组,纫,细,纬,线,绦,绌,终,绵,纬,红,绑,纱,绅,约,纠,缠,结,续,绩,纸,纳,纹,纹,纪,纯,纷,辫,纵,缇,纺,纨,绔,绸,缎,练,绮,纣,等等。
1 纟部首是指汉字中由纟组成的部首。2 纟部首的字涵盖:红、纤、纪、纫、纱、纵、纷、纸、纹、纺、纽、线、练、组、细、织、终、绍、经、结、绝、绞、络、继、绩、绪、续、绮、绯、绰、绳、维、绵、绸、综、绽、绿、缀、缅、缆、缎、缓、缔、缕、编、缘、缚、缝、缠、缨、缩、缮、缴、缶、缸、缺、罐、网、罩、罪、置、署、罹、羁、翅、翌、翎、翔、翘、翠、翰、翱、翻、翼。3 纟部首的字与纺织、绳索、互联网、缝补等有关,内容延伸可以讲述纺织业的历史演变、绳索的用途和制作方式、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进步等。
纟部首的字有:细(细心)、约(约会)、红(红色)、线(直线)、给(给你)、结(结果)、组(组长)、纽(纽扣)、织(织布)、级(班级)、维(维修)、绿(绿色)、绝(拒绝)、纯(纯洁)、绳(绳子)
纟部首的字都拥有红、经、绝、纪、终、给、纷、纺、织、纵、纳、约、绚、绘、纶、绽、级、纠、结等。
纟 [sī]
汉字部首
纟(读mì、ㄇㄧˋ)是很用汉字。
传统部首作“糹”,按照草书简化而来作“纟” 。《 说文解字 》:“糸,细丝也。象 束丝 之形。 ”。束丝之形是纟之范式。
纟旁的字有:红、经、绝、纪、终、给、纷、纺、织、纵、纳、约、绚、绘、纶、绽、级、纠、结、纹、纱、绯、维、组、绍、绑、绳、络、绢、纬、绅、练、缅、纽。
1、经,汉字经常会用到字(一级字),读作jīng或jìng,形声字
,早出现在西周
晚期金文
。本义是“织布机上的纵线”。引申有治理,纺织,经营,上吊和遵守等意思。2、绝(拼音:jué)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经常会用到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以刀断丝,有的在“丝”中部加横画表示断丝。
3、纪,发音jì或jǐ,作为姓氏时发音为jǐ,汉语汉字,含义为:纪律;义同“记”。
4、终(拼音:zhō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
(经常会用到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两头打结的丝绳。本义指终端、末端,后词义抽象化,指终止,或指后、完成。由终止引申为人死,由结局引申为穷尽。
5、给:gěi,jǐ,gěi。偏旁“糸”简化为“纟”。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
:“相足也。从糸、合声。”。束丝之形是糸之范式。三口一样是合之范式。糸、合两范式叠加。彼不够此足之以相合是给之范式。
绞、纹、纨、绔、缊、绰、约、给、绤、纥、综、纤、细、维、
绞,普通话读音为jiǎo。“绞”的基本含义为用两股以上的细长条扭结成一根绳索,扭,拧,如绞带;引申含义为缠绕,如绞脚。
在平日使用中,“绞”也表示犹搅,如绞尽脑汁。
“绞”字初见于说文,后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绞”。
1 纟部首是指汉字中以纟为部首的字。2 纟部首来源自于绳索等纺织品,因为这个原因多与织、编、纺等有关。3 一部分常见的纟部首字涵盖:红、纸、细、织、绳、络、缺等。
绞丝旁有3画。纟-笔画,单一结构。
笔画数:3
笔顺名称:撇折、撇折、提
绞丝旁的汉字有:纠、绵、红、级、纪、绿、结、纡、缪、纣、缂、纤、绝、纥、练、约、绶、级、线、纨、绩、纩、细、纪、缱、纫、绳、纶、缆、绿、纹、纭、纱、续、纬、织、纯、绒、纰、绛、纵、纸、纺、缬、纽、绣、纾、绮等等。
繁体字的绞丝旁有6画:[糹] 发音:[sī]是一个很少用的汉字。
纟的笔顺:撇折,撇折,提
纟是上下结构,3画。
纟(读mì)是很用汉字。传统部首作糹,按照草书简化而来作纟 。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束丝之形是纟之范式。
本义:细丝。用作偏旁
同糸(mì,sī),故俗称绞丝旁、绞丝边 。(请参考糸字词条)
以上就是本文纟字怎么念,氹字读什么音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151844301.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写作手法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ezuoshoufa/)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纟字怎么念,氹字读什么音和写作手法的相关信息。
纟字怎么念? 纟的偏旁部首有纸、给、纯、练和续等。 一、纸[zhǐ] 1、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片状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成。 2、量词。用于计算文件、书信等的张数:一~电文。 二、给[gěi] [jǐ] 1、交付,送与:~...
2023-07-15
英语回答thanks有多少种方法? 1、Youre welcome./ Not at all. 不客气。 2、Its my pleasure./ My pleasure. 乐意效劳。 3、Thats all right. 不需要谢。4、No problem. No worries. “不要紧,没什么,不需要谢”。 5、You bet!当然的;不客气;不需要谢 6、A...
2023-07-15
米面之喜请帖怎么写? 开头是写上被邀请人的称呼,例如:送呈某某某先生(女士)台启,然后是说明时间、地址位置与事件,如:谨计划于某某年某月某一天,于某地举行吾儿米面之喜,到时候,恭请某某某光临。 后是写上...
2023-07-15
model plane中文怎么读? model plane英[ˈmɒdl pleɪn]美[ˈmɑːdl pleɪn] [词典]模型飞机; 飞机模型; 一架飞机模型; [例句]The tail is fixed on the model plane with nails, it cannot come off. 模型飞机的机尾是用钉子钉在飞机上的,不会掉下来。 Toy中文意思...
2023-07-15
担心的样子怎么写? 妈妈担心小红今天下雨回家晚,她清楚小红虽然带了伞在学校,但还是时不时在沙发上看看手表,琢磨着该到家了;时不时起身朝窗外看看,是否有小红的身影;时不时开一下门,怕小红淋湿了衣服。 上小学...
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