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àn táo
“窜”,普通话读音为cuàn。“窜”的基本含义为乱跑,逃走,如窜犯、窜扰;引申含义为放逐,如窜逐;更改文字,如窜改、窜定。
在平日使用中,“窜”也常做动词,表示躲藏,如逃窜。
窜 [cuàn]
〈动〉
(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同本义 。
如:窜迹(遁迹;隐迹);窜身(藏身)
奔逃
又如:逃窜(逃跑流窜);窜亡(逃亡;逃跑);窜走(逃跑;潜逃。奔走;乱跑)
放逐 。
如:窜投(放逐);窜死(贬逐而死);窜官(流放的官员)
读音:【cuàn 】【释义】:【造句】:
1、森林里突然传来老虎的吼叫,小动物们吓得四散逃窜。
2、小鹿看见狮子来了,吓得四处逃窜。
3、敌人被我军打得七零八落,狼狈逃窜。
4、英勇的解放军叔叔打得敌人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5、敌人顶不住我军的强大攻势,全线崩溃,狼狈逃窜。
6、敌人被我军打得闻风丧胆,狼狈逃窜。
7、敌人吃了败仗,如同惊弓之鸟、仓皇逃窜。
8、经过一场激战,敌军伤亡惨重,狼狈逃窜。
近义词:逃脱,逃窜
延伸造句
小狗因为害怕,听到刚才的响声后逃跑了。
那名小偷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后选择了逃跑。
近义词:逃脱,逃窜。
“逃”,普通话读音为táo。“逃”的基本含义为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如逃跑、逃敌;引申含义为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如逃避、逃难刵;逃汇。
在平日使用中,“逃”也常做动词,表示逃跑藏匿,如逃闪。
它的近义词有:逃窜, 逃遁 ,溜走 ,逸遁 ,溜烟和溜掉 逃跑的意思是,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比如:逃跑的罪犯被警察押解回到监狱。
是奔命。
奔命的拼音:bēn mìng
奔命的意思:1.应命奔赴,疲于奔命。
2.拼死拼活地忙碌。
迅速的跑。
例句:我和妈妈已经在小路上走着,忽然,一个小男孩迅速的跑了过去,妈妈小声说:跑既然如此那,快,奔命啊!
近义词:逃脱,逃窜
延伸造句
小狗因为害怕,听到刚才的响声后逃跑了。
那名小偷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后选择了逃跑。
答:逃命的近义词是逃生。在现代汉语中,逃命是一个动词,意指当一个人意识到周围环境对其构成生命危胁,便想方设法迅速的离开这个地方,其近义词为逃生。
逃命的近义词是“逃脱”。1. “逃脱”一般指从危险或险境中成功地逃离,因为这个原因也可用作逃命的近义词。2. “逃脱”和“逃命”都强调了从某种风险或威胁中取得自由的行径,因为这个原因可以将它们默认为同义词。3. 在平日交流中,“逃脱”和“逃命”有的时候,会用于类似的语境,比如:“那个人逃命了”与“那个人逃脱了”含义相近。
近义词是逃生,比如:
1.幸好我死里逃生,回到了我的家,不然,你可就再也见不到我了!故此,这地方危险的很,你还是别去了吧。
没有反义词。
“逃”的基本含义为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如逃跑、逃敌;引申含义为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如逃避、逃难刵;逃汇。
造句1、那个人一眨眼功夫就逃跑了。
2、在逃跑的途中,敌人扔掉了不少武器和装备。
3、敌人逃跑的企图,后没有得逞。
4、鬼子被我军打得狼狈地逃跑了。
5、他听了,像惊弓之鸟一样马上逃跑了。
6、他们一面开枪一面越狱逃跑。
读音:[táo]近义词:遁; 反义词:追部首:辶五笔:IQPV笔画:9释义:
1.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
2.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具体释义:
近义词:遁,
“逃”,初见于金文中,“逃”字本义为逃跑。是一个会意字。其字形左边很像路和脚;意思是逃走;这个字还引申为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如“逃税”。后来相继在楚系简帛、说文中发现,“逃”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逃跑的近义词:逃窜, 逃遁
逃跑的反义词:
逃跑的拼音:[ táo pǎo ]
逃跑的中文解释: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越狱~。
逃跑的近义词解释
逃窜:逃窜,汉语词汇。动词,拼音:táo cuàn指仓皇地逃走,早出于《列子·黄帝》中。
逃遁:逃遁,亦作“ 逃遯 ”。指逃跑;隐藏躲避起来。
逃跑的反义词解释
逃跑的例句
1、15岁的丹尼从地方当局的收容所逃跑了。
2、逃跑前,她留下一张便条解释原委。
3、坦迪逃跑的消息让他们全部人都无比震惊。
读音:[táo]
近义词:遁; 反义词:追
部首:辶
五笔:IQPV
笔画:9
释义:1.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 2.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
具体释义:
〈动〉
(形声。从辵( 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同本义
逃,亡也。-《说文》
许由逃之。-《庄子·外物》
恒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
处于逃。-《韩非子·内储说上》
逃没来得及远。-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脱身以逃。-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逃闪(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军(军队主将抛下军队自己独立逃走;逃兵)
逃避,回避
少则能逃之。-《孙子·谋攻》
今我逃楚, 楚必骄,骄则可与战矣。-《左传·襄公十年》
无所逃于天地间。-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逃税(逃避纳税);逃会;逃债;逃学;逃刑(逃避刑责)
藏,隐匿 。
如:逃禄(隐居不仕);逃世(避世。隐居不仕);逃形(藏身);逃身(逃命;藏身);逃官(隐居不仕);逃山(隐居)
离开
罢锄用又废,恋乡不忍逃。-唐· 司马札《锄草怨》
又如:逃席(宴会中途不辞而去);逃徙(离乡逃奔他处居住);逃酒(逃避饮酒,离席先去);逃伍(充军者逃离部伍)
叛,离,因为关系破裂而脱离
醉中时常爱逃禅。-杜甫《饮中八仙歌》
又如:逃禅(违背佛教戒律);逃墨(离弃墨子的学说)
近义词
逃窜 [ táo cuàn ]
惊慌乱逃(用于敌军或兽类)。
逃跑 [ táo pǎo ]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越狱~。
逃遁意思是:逃跑;隐藏躲避起来。
近义词有:
逃散 [ táo sàn ]逃亡失散。
潜逃 [ qián táo ]偷偷地逃跑。
逃逸 [ táo yì ]逃跑。
兔脱 [ tù tuō ]1.形容脱身快。 2.比喻逃走。
近义词
逃跑
逃遁
[ táo dùn ]
基本解释
指逃跑;隐藏躲避起来。
具体解释
亦作“逃遯 ”。逃走;逃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夫去位而避兄弟者,君子之所甚贵;获虏逃遁者,君子之所甚贱。”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西戎之首,北虏之渠,怛威愧德,失据狼狈,收其种落,逃遁远去。” 郭沫若 《蜩螗集·<题关山月画>跋》:“揆厥原由,盖因 明 清 之际,诸各位考生因宗社沦亡,河山之痛,沉亘于胸,故採取逃遯现实一涂以为烟幕耳。” 茅盾 《子夜》十八:“四小姐所欲不遂,当然逃遁到《太上感应篇》。”
逃遁的近义词:逃跑,逃窜,逃脱,
逃遁的基本解释:逃跑,隐藏躲避起来,逃遁的散兵。
逃窜的造句:1.敌人被打的四处逃窜。
2.森林的野兽碰见猎人,吓的四处逃跑。
答:逃脱。
具体解释:
拼音
táo tuō
释义
(1)逃跑;逃而脱离。(2)摆脱。
例句
监狱的周围架设着高压电线是为了防止人犯逃脱。
近义
逃走脱逃摆脱
反义
擒获落网绑架
近义词是逃跑。
造句
不要让自己一直逃遁的状态,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学会面对全部的事实。
假设你一门心思的逃遁到后,你的人生肯定是失魂落魄的。
逃遁的近义词: 逃跑
逃遁的意思:逃遁,亦作“逃遯”。指逃跑;隐藏躲避起来。
逃跑: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越狱逃跑。
逃遁造句
1、我们这些无所逃遁的人只得乖乖挨打,哭得死去活来。
2.转身逃遁,不敢再多看一眼。
3、我们习惯一事现目前,先为自己布下巧妙逃遁的理由
近义词:逃窜
词语解释:
逃窜táocuàn
(1) 逃跑流窜;溃散奔逃
英flee in disorder
引证解释:
⒈ 逃跑流窜。引
《列子·黄帝》:“﹝禽兽﹞隐伏逃窜,以避患害。”
《后汉书·窦武传》:“武孙辅,时年二岁,逃窜得全。”
明沉鲸《双珠记·辕门遇友》:“安禄山之乱,城郭丘墟,人民逃窜。”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又过了三天,战斗布署已定, 胡匪军才逃窜了下来。”
近义词:逃跑,
“逃”,普通话读音为táo,“逃”的基本含义为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如逃跑、逃敌;引申含义为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如逃避、逃难刵;逃汇。
在平日使用中,“逃”也常做动词,表示逃跑藏匿,如逃闪。
近义词有逃窜、逃跑等。
例句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逃窜:1.公安部门将逃窜在外的案犯缉捕归案。
2.敌人有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
逃跑:1.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敌人仓惶逃跑。
2.阴谋被我们识破后,他狼狈不堪地逃跑了。
不是成语,相近似的成语有“东逃西窜”。东逃西窜,汉语成语,拼音是dōng táo xī cuàn,意思是四处奔逃躲避。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示例,失魂者东逃西窜,象龙游浅水,虎入深林。 ★明·徐渭《英烈传》第六十六回
不是成语。
成语,语言词汇中的一些定性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成语有很大一些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时常不一样于现代汉语.成语主要有以下特点:
1:成语是一种现成,,跟习用语和谚语相近,但也略有区别.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而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交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基本上都是约定成俗的四字结构,字面不可以随意更改替换
2:成语大都拥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势》,“画蛇添足”出自《齐策》,“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等等,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等等,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3:成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等,其结构是各种多样的
4:成语在语言表达上生动简洁、形象鲜明.
cuàn
“窜”,普通话读音为cuàn,“窜”的基本含义为乱跑,逃走,如窜犯、窜扰;引申含义为放逐,如窜逐;更改文字,如窜改、窜定。
在平日使用中,“窜”也常做动词,表示躲藏,如逃窜。
“窜”,初见于《说文》时代,会意字,形声字,简体字从穴,有串通好后逃跑藏匿之意,本意是逃跑。“窜”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唯有一个读音为cuàn,
组词是流窜,窜改,窜逃
造句29、我正开着德国设计的美国别克,在韩国设计的雪佛兰伴随下,流窜于中国的街道.
唯有一个读音为cuàn,
组词是流窜,窜改,窜逃
造句22、司机监守自盗,或是司机内应外合开展作案,或是被流窜在广园东路一带的作案团伙抢劫。
23、夥同著翅膀拍击空气的震动频率在脑中流窜让人没办法小看。
窜 [cuàn]
〈动〉
(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同本义 。
如:窜迹(遁迹;隐迹);窜身(藏身)
奔逃
又如:逃窜(逃跑流窜);窜亡(逃亡;逃跑);窜走(逃跑;潜逃。奔走;乱跑)
放逐 。
如:窜投(放逐);窜死(贬逐而死);窜官(流放的官员)
删改 。
如:窜句(改易文字);窜削(犹删改);窜易(改动);窜附(改动和增益);窜益(改动和增益);窜寄(修改并混入)
唯有一个读音,那就是cuàn。
这个窜字有三种解释:1逃走,乱跑。可以组词为逃窜,东跑西窜,抱头鼠窜。2放逐,驱逐。3更改文字,可以组词为恶意修改,点窜。
窜字可以加上不一样的偏旁组成新字:加提手旁是撺cuān,撺掇。加足字旁是蹿cuān,蹿跳。加金字旁是镩,冰镩。
一、窜的读音有一个:cuàn 二、汉字释义: 1. 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 2. 放逐。 3. 更改文字。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穴 五、有关词组: 流窜、窜犯、点窜、窜改、奔窜
以上就是本文窜逃的读音,逃窜的窜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191893170.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六年级上册语文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aoxueliunian/yuwensc/)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窜逃的读音,逃窜的窜是什么意思和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相关信息。
窜逃的读音? cuàn táo “窜”,普通话读音为cuàn。“窜”的基本含义为乱跑,逃走,如窜犯、窜扰;引申含义为放逐,如窜逐;更改文字,如窜改、窜定。 在平日使用中,“窜”也常做动词,表示躲藏,如逃窜。 窜 [cuàn] 〈动〉...
2023-07-19
本文主要针对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文字版,小兔乖乖故事文字内容怎么写和乖乖小兔故事教案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文字版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
2023-07-19
本文主要针对失眠的句子精辟短句,就寝的说说和关于睡眠的语句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失眠的句子精辟短句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
2023-07-19
本文主要针对北京都有什么大学有播音主持系,北京有什么大学可以学编导或播音主持的和儿童北京播音与主持专业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北京都有什么大学有播音主持系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
2023-07-19
本文主要针对一年级下册语文怎么提高成绩,一年级语文下册主要任务和要求怎么写和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一年级下册语文怎么提高成绩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