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出生于希腊繁荣的港口城市米利都,听别人说曾游历埃及,跟当地祭师学习,曾利用日影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准确地预测了一第二天蚀,数学上的泰勒斯定理以他命名。
1、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泰勒斯看到大家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时,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聪明的人,他不需要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因为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对应等级的马要好,故此,大多数情况下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们国内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处理问题的一个例子。
3、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动物学校举行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启动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可以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启动朗诵:“退位减法依然不会难,数位对齐才可以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各位考生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各位考生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导致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假设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样的情况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不管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情况和投出的点数也未必是一样的。Lorenz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出现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大多数情况下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日间,他只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可以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为这个原因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5、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假设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既然如此那,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产生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假设您想喝这杯奶就一定要回答对一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6、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都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该题目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设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质上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按照第一个条件,可以清楚苹果树是480棵。那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为这个原因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7、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阿基米德有不少故事,这当中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些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可以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些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情况,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不是一样,问题就处理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8、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时间处理一部分自己的私事,因为这个原因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试题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故此,老师认为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己也完全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瞬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故此,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老师考生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9、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各位考生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清楚八戒吃了哪些山桃?
10、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紧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可以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这之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为这个原因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假设这个顾客行骗成功,既然如此那,共骗得了多少钱?
11、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今天,我看一个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燕子对青蛙说:“大家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燕子说:”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
青蛙说:“你考我吧。”燕子说:“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吃了56只害虫”。燕子没说完,青蛙已经说了答案。燕子说:“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比前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1、3、5、7、9、11、13,加起来是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再用49+7=56。燕子赞青蛙真聪明。
12、趣味数学小故事-400字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们国内古代着名趣题之一。大概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清楚《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设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假设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为这个原因,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明显,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奇,比较受欢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处理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用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促使其转化,直到后把它归成某个已经处理的问题。
13、趣味数学小故事-500字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可以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不少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可以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可以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还是能够爬出去!”次日,蜗牛吃得饱饱的,启动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完全就能够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了解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
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启动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14、趣味数学小故事-500字
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么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需要付了。”小“3”困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假设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小“3”高兴地说:“谢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特别喜欢4。”“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计算比较简单方便,比如:25×87×4=25×4×87,这样计算不是又快又简单方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单方便,我也喜欢4。”原来是“29”。“25”忙问道:“咦,你怎么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清楚了,大多数情况下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唯有公近几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不过公近几年份是整百的,一定要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15、趣味数学小故事-500字
大概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清楚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哪些表示数的符号,根据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在这样的数字地运用里,不用“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很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式向各位考生做了讲解。过了不短的一个时期,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了解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很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越皇帝。教皇很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现目前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
于是,教皇就发布命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可以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不允许了。
但是虽然“0”被不允许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也还是秘密地使用“0”,也还是用“0”做出了不少数学上的奉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渐渐被淘汰了。
就这么多啦,期望能帮到你。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假设3个3个地数,数到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假设4个4个数,数到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假设5个5个数,数到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清楚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聪明的小男孩•
从前,一个国王常常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假设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假设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假设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已经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后面说:“我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这个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清楚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小朋友们,你清楚他是什么样回答的吗?
事实上国王出的是一道条件不够的问题。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下是没办法找出正确答案的。小男孩正好抓住这一重要。他是这样回答的:“这要看桶有多大:假设桶和池塘一样大,就是一桶水;假设桶唯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两桶水;假设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其实打破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详细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他的头脑多么聪明,多么灵活啊!
高僧下棋
在古代印度,一位高僧十分精通棋术,国王正好也喜欢下棋。
有一天,国王把这位高僧召到宫里,要与他对弈。
国王对他说:“听说你棋术十分高超,故此,把你请来与我下棋。你不要因为我是国王就不敢赢我,你要拿出真本事来。假设你赢了我,我可以答应你提出的任何条件。”
高僧说:“既然,陛下恩准,我就斗胆与陛下下上几盘。不过假设我赢了你,我唯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国王说:“刚才我说了,你可以提任何条件,我将满足你的要求。”
高僧说:“我的要求很简单,这棋盘上不是有64个格吗?我赢你一盘,你在第一个格给我一粒米,赢两盘,第二个格里给我两粒米,赢三盘,给我四粒米,四盘给我八粒米……每一盘都比前一盘多一倍,直到这第六十四格。”
国王一听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我们国内库里有的是米,这点米连九牛一毛也没有。”
高僧说:“陛下可不后悔。”
国王说:“一言为定。”
于是两人就下起棋来,结果高僧赢了30盘,你猜国王应该给高僧多少米?”
•郑板桥喝酒•
清朝书画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有一年春天,他提着一壶酒在街上边走边饮,又是吟诗,又是画画,正好遇上老朋友计山,计山说:“光你一个人喝酒,也不说请我喝呀?”
郑板桥说:“请倒是想请,只是你来晚了,我的酒已经喝完了。”
计山问道:“你一个人喝了多少酒呀?”
板桥“哈哈”一笑,吟出一首诗来:“我有一壶酒,提着街上走,吟诗添一倍,画画喝一斗。三作诗和画,喝光壶中酒。你说我壶中,原有多少酒?”
计山眨着眼 想了半天,说:“我算出来了,你的壶中原来一共有7/8斗酒。”
郑板桥说:“对,你很聪明。”
小朋友,你清楚是什么样计算出来的吗?
米兰芬算灯
李汝珍,清代人是个“学无所不窥”的才子,可能是学问钻研多了,故此,官场上却甚不可以意。他写了好几本书,《镜花缘》是流传广的一本。此书中描写了一位精通算学的才女“矶花仙子”名叫米兰芬。
米兰芬和众姐妹在宗伯府聚会,来到小鳌山楼上观灯。楼上的灯形状有两种,一种灯是上面3个大球,下面6个小球,一种灯是上面3个大球下面18个小球。楼下的灯也有两种,一种是1个大球和2个小球,一种是1个大球和4个小球。清楚楼上有大灯球396个,小灯球1440个,楼下有大灯球360个,小灯球1200个。
才女们要米兰芬计算,楼上楼下的四种灯各有多少盏?考生们,你能算出来吗?
阿基米德:叙拉古的亥厄洛国王委托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怀疑里面掺了银子,请阿基米德鉴定。虽然重量一样,但因体积不一样,排去的水也不相等。按照这一道理,可以判断皇冠是不是掺假。
2、华罗庚:小时候华罗庚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他一边帮父店,一边依然不忘学没时间,他养成了早起,擅长于利用零碎时间,擅长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没有纸没有笔,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3、高斯:数学家高斯在高中时,老师都会给他一两个很难的试题让他去练,但他差不多都可以很快处理,一天给了一个题,他用了一个晚上才做出来,后来到学校一问老师,那是个世界上的数学难题,已经困扰了数学家多年了。
1.拉格朗日年少时,想当个律师,但是,一去上学,就被数学迷住了。本来他根本不指望自己能当个数学家的,因为他家里是经商的,而他又是长子,以后肯定要继承家业,没有机会的。
1.一天,学生Tom考完数学试回家,做完家庭作业以后,父亲鼓励他继续学习,他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2.一个星期天,李老师在课堂上教授数学,学生把老师十分欢迎,持续性问不少有趣的数学问题。3.一天,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超级复杂的脑筋急转弯,全部学生都想出了处理方案。4.一天,藤原小学的数学老师Dave带着学生去一个博物馆,学生们持续性研究着博物馆里的各自不同的对象,发现数学和其他课程的联系。5.一天,学生去球场玩比赛,张老师跟他们讲授了数学概念,帮他们计算成绩,祝贺每个孩子的竞技精神。6.一个星期六早上,戴尔带着一部分学生去一个科学博物馆,孩子们可以看到各自不同的数学理论和模型,对数学有更多的感受和理解。7.一天,陈老师带孩子们去做一个有关数学趣题的活动,孩子们把四元数持续性的拼出新的方法,让他们可以学习数学技巧和经验。8.一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一个高科技公司,孩子们一边参观,一边听讲了数学概念,参观结束以后,学生对数学又有了新的理解。9.一天,学校举行的校赛中,孩子们通过运用数学概念处理赛题,还学会了协作分工,后一起取得了好奖励。10.一天,在数学课上,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距离问题,孩子们相互配合,持续性用数学证明来解答,获取好答案。
数学小故事一 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大家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不是能测量金字塔高度。
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一定要在场。
次日,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很多围观的老百姓。
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
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马上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
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
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各位考生介绍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其实就是常说的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以上就是本文古希腊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的,我需要10个二年级的数学小故事怎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211910840.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二年级下册语文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aoxueernian/yuwenxc/)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古希腊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的,我需要10个二年级的数学小故事怎和二年级下册语文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古希腊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的,我需要10个二年级的数学小故事怎么写和测量金字塔高度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古希腊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的有一个初步认识,...
2023-07-21
本文主要针对奶奶过生日给奶奶做什么样的手抄报视频,70周年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学生和生日手抄报怎么画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奶奶过生日给奶奶做什么样的手抄报视频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
2023-07-21
本文主要针对演讲稿曾国藩励志故事,关于动漫励志的演讲稿和名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范文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演讲稿曾国藩励志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
2023-07-21
本文主要针对关于勤奋的名人的事例,古人勤劳的故事有哪些名字和关于勤奋的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关于勤奋的名人的事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
2023-07-21
本文主要针对狮子和老鼠故事,伊索寓言狮子和报恩的老鼠道理是什么和大班小老鼠帮狮子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狮子和老鼠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