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海是指古代官吏为满足朝廷对金银税收的需求,而无端抽取民间财物,以至于民不聊生的典故。这一典故由《诗经·小雅·革夏》中的“大庶几蹈海”而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官员们贪图财富,以至于不惜通过强占民间财物、抽取巨额银两等方法让百姓负担起沉重的税收,更有甚者,官吏们甚至不择手段地抢劫百姓,让民众很难挣扎,实在痛苦极了。“蹈海”一词,就是用来形容这样的情况的,表达出百姓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愤怒心情。
是齐国时期仲连蹈海的典故
鲁仲连是齐国的游士,他周游列国,替别人“排难解纷。”《战国策·赵策》载,战国末年,秦兵包围赵国的首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赵王害怕,准备拥戴秦王称帝。已经在邯郸的鲁仲连听到消息,马上去找赵相平原君,约他一起去向魏国派来的使者陈述“尊秦为帝”对各国的危害,并表示说:秦王假设“肆然为帝,过而遂正(同政)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后世遂用“仲连蹈海’来比喻投海死节。《后汉书·逸传论》:“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
鲁连蹈海,汉语成语,拼音是lǔ lián dǎo hǎi,意思是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经说过,,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出自《战国策》。成语出处明·许时泉《武陵春》:“弃礼义而尚有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
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出自陆游《杂感》之三。字面名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想要蹈海,还在耳边回荡,移山的志向依然没有消去。诗句中肯定是藏了两个典故: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以上就是本文蹈海是什么典故,蹈海的典故是哪一个人物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8302126999.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二年级下册语文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aoxueernian/yuwenxc/)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蹈海是什么典故,蹈海的典故是哪一个人物和二年级下册语文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蹈海是什么典故,蹈海的典故是哪一个人物和古代税收沉重的故事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蹈海是什么典故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
2023-08-30
本文主要针对菜根谭哪一版最好,如何评价菜根谭一书和儿童适合读菜根谭吗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菜根谭哪一版最好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
2023-08-29
本文主要针对蜗牛王国的故事,蜗牛城的故事视频和课件蜗牛城的故事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蜗牛王国的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
2023-08-29
本文主要针对罗浮宫谜案故事情节,幽默故事怎么写?和给指纹画编个故事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罗浮宫谜案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
2023-08-29
本文主要针对丹麦写过哪些童话,安徒生童话目录图片和童话故事安妮莉丝贝特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丹麦写过哪些童话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