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的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解释:式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初温,t表示吸热后的终温,“t-t0”表示温度的升高,有的时候,可用△t升=t-t0表示。这个时候吸热式可写成:Q吸=cm•△t升.
2.放热公式:Q放=cm(t0-t)
解释:式中c、m、t0、t的含义不变,“t0-t”表示温度的降低,有的时候,可用△t降=t0-t表示。这个时候放热公式可写成:Q放=cm•△t降。
3.热量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式:Q=cm△t
解释:△t表示温度的变化。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质量、物质比热容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的温度的高低无关。
热量计算公式
一、将
1
吨冷水从
15
℃加热到
55
℃所需的热量计算公式:
Q=1000
公斤×(
55
℃
-15
℃)×
1
千卡
/
公斤℃
=40000
千卡
二.各供热水器能耗费用明细
(
每吨热水能耗费用
)
1
、电热水器
A.
电热水器的电热转换率为
95%
,每度电出现的最大热量是
Q=860
千卡
/
度×
95%=817
千卡
/
度
吨热水的耗电量为
40000
千卡÷
817
千卡
/
度
=
度
C.
民用电价为元
/
度,则
每吨热水费用:元
/
度×度
=
元
2
、液化石油气
A.
液化石油气的热转换率为
百分之80
,每公斤最大热量是
Q=12000
千卡
/
公斤×
百分之80=9600
千卡
/
公斤
吨热水的耗液化气量为
40000
千卡÷
8400
千卡
/
公斤
=
公斤
C.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元
/
公斤,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元
/
公斤
=
元
公斤液化石油气基本上等同于立方汽化石油气
管道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元
/
立方,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立方
/
公斤×元
/
立方
=
元
3
、天然气
A.
天然气的热转换率为
百分之70
,每立方天然气的最大热量是
Q=8500
千卡
/
立方×
百分之70=5950
千卡
/
立方
吨热水的耗液化气量为
40000
千卡÷
5950
千卡
/
立方
=
立方
C.
民用天然气的价格为元
/
立方,则
每吨热水费用:立方×元
/
立方
=
元
4
、柴油
A.
柴油的热转换率为
百分之70
,每公斤柴油出现的最大热量是
10200
千卡
/
公斤
Q=10200
千卡
/
公斤×
百分之70=7140
千卡
/
公斤
吨热水所耗的柴油量为
40000
千卡÷
7140
千卡
/
公斤
=
公斤
#
柴油为元
/
公斤,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元
/
公斤
=
元
5
、太阳能热水器
A.
按长江流域全年平均
120
天无日照
(
阴天、下雨
)
,需电加热补充,则
每吨热水费用
:(
度×
120
天
)
÷
365
天
=
度×元
/
度
=
元
6
、空气能热水器
A.
空气热能热水器全年平均热效率是电热水器的
3
倍,
每度电出现的热量为
860
千卡
/
度×
95%
×
3=2451
千卡
/
度
吨热水的耗电量为
40000
千卡÷
2451
千卡
/
度
=
度
C.
民用电价为
元
/
度,则
每吨热水费用
度×元
/
度
=
元
7
、即热式电热水器
即热式电热水器是很节能的电热水器,没有保温损耗,但用电功率很大,冬
季出水量如要达到每分钟
6-8
升,
用电功率须
18
千瓦以上
(
1
小时
18
度电)
。
假设一个男人洗澡
10
分钟,则
耗电:
18
度÷
60
分钟×
10
分钟×元
/
度
=
元;
耗水:
10
分钟×
6
升
/
分钟
=60
升。
每吨热水费用
1000
升÷
60
升×元
/60
升
=
元
1)热量的计算公式: 吸热公式Q吸=cm(t-t0) 放热公式Q放=cm(t0-t)
公式中Q吸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Q放表示物体放出的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若用△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则上面说的两个公式可以表达为:Q=cm△t
(2)运用公式时须知:第一,单位要统一,都要用国际单位中的主单位。第二,审题时要注意“温度升高到......”和“温度升高了........”的区别,“温度升高到”是指物体的末温,“温度升高了........”是指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3)当出现热传递的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试题大多数情况下会交待“没有热量散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Q吸=Q放
热量的计算公式:Q=G·C·(tg-th),当供热系统向热用户提供一样的热量Q时,供回水温差Δt= tg-th与循环水量G成比例关系。
热量的单位是大卡。在提倡使用的热量单位“千焦耳”(1卡路里=4.19焦耳)被广泛理解和接受之前,将采取传统的热量单位。大卡,也被记做大写字母C,最常见于食品标注,基本上等同于将1000克水在1大气压下由摄氏14.5度提高到15.5度所需的热量,约等于4186焦耳
体积V=v*t 立方米质量m=Vp千克 吸收热量:Q=CmΔt=0.24*m*1000*Δt 卡./比热单位是:卡/克*度,故此,换成质量*1000,换算成 克 单位/假设用国际单位:Q=CmΔt=4.2*10^3*m*Δt 焦耳..这样算在工程只可以是个大约值,没有考虑气体膨胀吸热,当然膨胀吸热比较复杂,不好算.
1.热量定义:物体在热传递的途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热量是一个随热传递过程的出现而存在的物理量,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因为这个原因,不可以用“具有”、“含有”等词来描述热量。
2.热量的符号:Q
3.热量的单位:焦(符号:J)
4.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吸热:Q吸=cm(t-t0)
放热:Q放=cm(t0-t)
△t—变化的温度(升高的温度或降低的温度)
t0—初温
t—末温
5.对公式Q=cm△t的理解: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都拥有关系,c、m、△t与Q当中是多因一果的关系,而不是一因一果的关系。
是焦耳(J)。因为热量是指物体或系统中的热能,其单位是焦耳,表示为J。焦耳是一种能量单位,表示在物质中出现的能量,一般用来表示加热或加速物体所需的能量。热量是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衡量热传递的大小,它与物质的内能和温度有密切关系。在热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热量可以通过热传递的方法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在传递途中,热量的大小与物体的热容量、温度差等因素都拥有关系。热量的概念在科学研究及实质上生活中都拥有广泛应用,如热力学、能量转化、热交换等方面。
总热量计算公式: Q=mq (这当中Q表示热量,q表示热值,m表示质量) 热值也叫“发热量”是表示燃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
发动机发热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Q= (A×G×N×H)÷3600 (KJ/S)
说明:
1、A-热量占燃料热能的百分比 柴油机大多数情况下在0.18—0.25
我计算时取0.25
2、G-内燃机燃油消耗率(kg/kw.h)查资料是0.205
3、发动机功率 我计算时根据1880KW计算
4、H-燃料低热值 (KJ/Kg)
0号柴油的低热值是9600千卡,1千卡=4.18千焦耳
我计算依据:9600×4.18=40128(KJ)
5、最后计算:
Q=(0.25×0.205×1880×40128)÷3600
=1073.98(KJ/S)
≈1074(KJ/S)
以上就是本文热量的计算公式三种表达形式热量公式计算公式及单位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zhiyezige/202308262115556.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库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shehuigongzuozhe/kaoshitiku/)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热量的计算公式三种表达形式热量公式计算公式及单位和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库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热量的计算公式三种表达形式热量公式计算公式及单位和热能公式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热量的计算公式三种表达形式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
2023-08-26
本文主要针对均线多头排列的精髓和使用方法,通达信5日10日30日均线指标和均线多头排列公式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均线多头排列的精髓和使用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
2023-08-26
本文主要针对电子商务三级实操考试考什么,电子商务师三级怎么考试的和电子商务三级真题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电子商务三级实操考试考什么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
2023-08-25
本文主要针对武昌滨江商务区什么时候建成完工,杭州滨江区拖欠工资举报电话和滨江2022年社会工作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武昌滨江商务区什么时候建成完工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
2023-08-25
本文主要针对NET是什么,ip地址的网络号怎么看和.net判断方法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NET是什么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阅览本文做...
2023-08-25